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9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耳鼻咽喉   167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285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1014篇
内科学   501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328篇
特种医学   2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86篇
综合类   2471篇
预防医学   859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954篇
  14篇
中国医学   994篇
肿瘤学   21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目的通过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取胚术比较,观察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取胚后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5月,收治6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30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取胚后重建术(试验组),33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取胚术(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妊娠时间、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中及术后1个月行通液检查,术后2个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观察输卵管通畅度,记录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成功29例;1例因严重粘连无法施行重建术,排除统计学分析。术中通液检查示,试验组输卵管全程通畅26例,对照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6,P=0.00)。术后1个月通液检查示,试验组全程通畅25例、对照组2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P=0.63)。术后2个月HSG检查示,试验组全程通畅25例,对照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5,P=0.00)。术后24个月内试验组有25例(86.20%)宫内妊娠,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例(57.58%)(χ2=7.72,P=0.01)。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取胚后重建术显著提高了宫内妊娠率,疗效优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取胚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delta阿片受体(DOR)是否参与了低氧预处理(HPC)对心肺复苏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大鼠接受为期7d的HPC后,建立大鼠窒息性心肺复苏脑损伤模型,随机均分为五组:心跳停止(CA)组(A组)、HPC+CA组(B组)、Naltrindole(NTI,DOR特异性拮抗药)+CA组(C组)、HPC+人工脑脊液(ACSF)+CA组(D组)及HPC+NTI+CA组(E组)。A组仅建立心肺复苏模型;C组大鼠在窒息前30min经侧脑室注入含50nmolNTI的ACSF10μl;B、D、E组均接受连续7d的HPC,HPC结束后24h,B组大鼠接受气管插管、8min窒息以及心肺复苏;而D组和E组大鼠则在窒息前30min分别经侧脑室注入含0或50nmolNTI的ACSF10μl。观察复苏成功率并对存活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观察复苏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及凋亡情况。结果 HPC改善心肺复苏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抑制早期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增加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的数量,而DOR拮抗药Naltrindole明显消除了HPC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在HPC减轻心肺复苏大鼠脑损伤的过程中,DOR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椎体间纤维性融合后脊柱节段的稳定性,探讨椎体间纤维性融合在治疗脊柱节段失稳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8只6月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均摘除L4/5椎间盘髓核,A组在椎间植入环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oly L-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可吸收支架;B组单纯髓核摘除。于术前、术后4周、12周行X线检查,运用Image J软件测量椎间盘高度指数(DHI)并计算其百分数(%DHI),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处死3只动物,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1只动物死亡,17只实验动物术后存活至预期时间,未补充实验动物。12周时,侧位X线片示两组椎间高度较术前均有下降,两组椎间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屈伸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A组手术节段椎体无明显移位及反向成角,B组1只兔子出现前屈位腰椎后凸曲度增加,手术节段椎间隙变窄并邻近软骨终板钙化。细胞组织学观察:术后4周时A组见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生成,有少量类软骨细胞出现,未观察到PLGA支架结构;B组见较多纤维细胞生成。术后8周时,A组出现软骨细胞,纤维组织排列不规则,并见少量的胶原纤维及成纤维细胞;B组纤维组织进一步增生,形成瘢痕样组织。术后12周时,A组大量的胶原纤维、软骨组织交互长入,排列杂乱无序,此时的胶原纤维较8周时增多;B组仍为纤维细胞和瘢痕组织,且Ⅰ型胶原表达高于Ⅱ型胶原。结论:椎体间植入PLGA并利用其与椎体骨髓血的诱导成骨作用短期内可以形成椎间纤维融合;短期内观察椎间纤维融合能够维持一定的脊柱节段稳定性并保留部分生理活动功能,但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Ezrin和钙黏素E(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光/微波(LW/MW)-EliVisionTM法,检测10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等的关系.结果:Ezrin和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而E-cadherin蛋白在正常黏膜中的阳性表达高于结直肠癌组织(P<0.05).Ezrin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而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无关(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二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73,P<0.01).结论:Ezrin和E-cadhe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肝癌是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疾病,中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其每年新增病例数可以超过全球新增病例的一半以上。近年来肝癌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在手术治疗方面进步显著。据相关统计,肝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5年总生存率已能达到50%左右[1-4]。然而由于术后肿瘤在肝内外的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可高达38%至61.5%[1-3],而5年的无瘤生存率仅为16%至27.4%[1]。复发和转移已成为改善肝癌患者预后及生存的最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996.
载吲哚菁绿超声微泡造影剂活体近红外荧光显像兔淋巴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载吲哚菁绿的聚乳酸羟基乙酸(ICG-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并检测其特性,观察以之进行活体近红外荧光显像兔淋巴结的效果。方法用双乳化法制备ICG-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行光镜、扫描电镜、粒径检测检查,观察其形态及大小;用分光光度法绘制吲哚菁绿的标准曲线,计算造影剂中吲哚菁绿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对3只正常大白兔经足垫注射该造影剂,观察活体近红外荧光显像兔腘窝淋巴结的效果。结果 ICG-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为淡绿色乳液,光镜和电镜下形态规则,表面光滑,大小均匀;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能清晰显示兔腘窝淋巴结。结论 ICG-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具备荧光成像的特征,具有高敏感性,可作为荧光成像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对氧磷酶1基因(PON1)Gln192Arg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BSCO、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收集PON1基因Gln192Arg多态性与AD相关性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1年9月。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测基因型QR vsQQ、RR vs.QQ、QR+RR vs.QQ、和R vs Q在AD组与对照组中是否有差异。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共有AD患者1270例,健康对照1335例。对总体人群进行Meta分析,未发现等位基因R与AD相关[OR=1.09,95%CI(0.84,1.42),P=0.51;]基因型QR vs QQ、RR vs.QQ、QR+RR vs.QQ在AD组与对照组中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未鉴定出PON1基因Gln192Arg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AD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胶囊。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均为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MR灌注加权成像(P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常规MR增强序列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30例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DWI、增强扫描和PWI检查。比较异常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区的参数比值,包括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及ADC比值。结果30例患者最终经手术和随访证实有20例胶质瘤复发,10例放射性脑损伤。胶质瘤复发组rCBV、rCBF比值的M值分别为2.11(范围1.03~4.72)、1.895(范围0.8~4.56),明显高于放射性损伤组比值rCBV为0.53(范围0.24~1.10)、rCBF为0.515(范围0.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lt;0.05)。胶质瘤复发ADC比值略低于放射性脑损伤ADC比值,但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PWI技术可以较好的鉴别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损伤。DWI技术对二者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原发性皮肤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lympho-mas,PCLs)是一类具有独特生物学行为的结外淋巴瘤,其定义为病变发生并局限于皮肤,自诊断后至少6个月内无皮肤以外组织病变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