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BB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的效果。方法:以BB教学平台为研究平台,以针灸涉外英语班(对照组)和针灸涉及日语班(实验组)为研究对象,以《中医妇科针灸治疗学》课程为依托,开展网络化教学方法和内容的研究。结果:理论考试和病例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平台的功能很好,教学效果好,乐于接受。结论:BB教学平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2.
朱文报道颈部肿块20例,采用CT扫描与B型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其毗邻关系等,为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也有助于判断颈廓清术后肿块有无复发。  相似文献   
43.
中药疗法和针灸疗法皆以藏象和经络理论为核心,按照中医治则治法等理论治病疗疾。但中药疗法以证候特征为中心,借助药物的偏性直接调节脏腑寒热,重于定性,兼以定位。其处方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指导下,针对不同证型的病因病机,将不同药性、一定剂量的药物按照配伍规律进行组合,调控方剂功效和效力大小,纠正机体气血阴阳偏盛偏衰。针灸疗法包括九针、艾灸、拔罐、刮痧、推拿等,通过激发自身经气,畅达全身气机,赖于自身的良性调节,诊疗重于定位,兼以定性。其处方以"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陷下则灸之"为指导,以力的不同形式和性质为调气的关键。在临床与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对病证表现特征及定位把握的水平,并以推拿为基培养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别制备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全菌(SS1株)和尿素酶I和尿素酶B的重组蛋白(r IB)的特异性卵黄抗体(Ig Y),纯化后研究其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分别以超声破碎SS1菌液和r IB为抗原免疫来杭鸡,用水稀释法和硫酸铵沉淀法纯化获得相应特异性Ig Y(SS1-Ig Y、IB-Ig Y)。将特异性Ig Y与SS1混合作用后共培养检测其抑菌效果,快速脲酶试验检测其抗尿素酶作用。结果成功制备2种特异性Ig Y:SS1-Ig Y和IB-Ig Y,效价超过1∶12 800,纯度超过80%。SS1-Ig Y和IB-Ig Y均有体外抗尿素酶活性和抑菌作用。结论 SS1-Ig Y和IB-Ig Y均具有在体外抑制H.pylori尿素酶活性和抑制H.pylori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三都县农村水族18~96岁居民听力损失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9年6月 - 2020年5月对47 837名三都县农村水族18~96岁居民,采用自行编制的《三都县农村水族居民听力损失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依据WHO推荐的《听力损失评分标准》进行诊断。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结果 47 837名三都县农村水族18~96岁居民中,检出患听力损失人数9 553例,患病率为19.97%(男性16.81%,女性23.53%)。女性听力损失患病率高于男性(χ2 = 337.372,P<0.01)。 听力损失患病率随年龄增大逐渐升高(χ2趋势 = 367.287,P<0.01)。9 553例听力损失病因类型现患率排前5位的分别是非感染性疾病(56.64%)、病因不明(44.16%)、老年性聋(35.88%)、中耳炎(32.97%)、遗传性聋(15.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0~96岁、家族史、既往史、噪声暴露史、吸烟、饮酒、环境重金属污染、经常挖耳朵、FBS、TG、TC升高和高血压等是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家庭人均年收入>8 000元、海拔高度<500 m是患听力损失的保护因素。结论 三都县农村水族18~96岁居民听力损失患病率较高,应针对该地区农村18~96岁居民听力损失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疗法治疗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现代文献证据;通过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潮热的古代文献证据;通过制定发放《针灸干预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调查问卷》,收集临床专家经验。整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推荐方案。结果:共检索到现代文献205篇,其中中文文献60篇,英文文献145篇,通过对文献进行纳排,最终纳入13篇现代文献,古代医籍文献与之相关的条目共6项,临床专家问卷共收回52份。综合3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针灸治疗肿瘤患者潮热常用电针、针刺、耳穴按压等疗法;针刺推荐使用穴位:三阴交、太溪、太冲、风池、足三里、关元、肾俞、阴郄、神门、大椎;耳穴贴压推荐使用穴位:肾、肝、脾、心、神门、身心点。结论:综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强烈推荐使用针刺、电针疗法,弱推荐使用耳穴按压疗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患者用药教育(patient medication education,PME)的知晓和参与情况,为患者用药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云南省临沧市9家医院对2668例患者进行PME基本状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患者调查问卷2668份,回收有效问卷1547份,有效回收率为58.0%。结果表明,患者对用药教育的知晓率较低(31.5%);用药教育大部分由医疗机构提供(87.7%),主体为医院药师(70.1%)、医师(67.9%)、护士(62.7%);面对面的用药教育、开展用药教育宣传讲座和播放用药教育宣传片是患者最容易接受的用药教育形式,分别占54.2%、33.7%和29.0%;患者最希望得到药品适应证、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和药物使用注意事项、配伍禁忌的用药教育内容,分别占53.3%、50.3%和33.7%;57.1%的患者愿意接受医师、护士提供的用药教育,48.3%的患者愿意接受药师提供的用药教育。结论:患者对用药教育的知晓率及接受率较低,但患者参与用药教育的意愿强烈,医疗机构是患者用药教育的保障单位。  相似文献   
48.
玉竹提取物B诱导人结肠癌CL-187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中药玉竹提取物B(EB—PAOA)诱导人结肠癌CL—187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CL—187细胞与不同浓度的EB—PAOA共育,通过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活细胞及固定染色后的细胞进行了观察,确认有无凋亡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了CL—187细胞周期的变化和凋亡率。结果 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可见到大量具有典型特征的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出现了凋亡峰,凋亡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结论 EB-PAOA能够诱导人结肠癌CL—187细胞凋亡,这可能是EB—PAOA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9.
例1,男,67岁。因鼻出血1天于93年10月12日入院。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腔出血,量约500ml。当地医院处理后,仍有少量出血转我院。患高血压病2年。查体:血压26/16kPa右侧鼻腔已行前后鼻孔填塞,口咽部右侧有血下流,全身检查无异常。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处理:更换后鼻孔栓子,静滴青霉素钠及止血敏,口服复方降压片。出血停止,血压20/12kPa,24小时入量1000ml,出量1500ml。72小时后取出栓子。93年10月16日8pm患者突然大汗淋漓,脉搏108次/分,血压12/8kPa,给予静点低分子右旋糖酐,多巴胺停降压药。20分  相似文献   
50.
Facial pain,also called“Mian Feng Tong”(面风 痛) or“Mian Jia Tong”(面颊痛) in traditional Chi- nese medicine ,is a kind of radiating, burning and twitching pain and would start in the temple and progress inthrobbing wavesintothe eye socket ,then the ear canal ,the upperjawandteeth.Thenit would fade and start over fromthe temple to the eye ,ear and into the jaw. Over and over again for 30 ~40 minutes ,then disappear .It is seen mostlyin patients above 40 years of age ,and more frequen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