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4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538篇
预防医学   24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37篇
  1篇
中国医学   295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目的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标准剂量替格瑞洛治疗不耐受(表现为非严重出血或呼吸困难),探讨减半剂量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使用标准剂量替格瑞洛(90 mg,2/d)不耐受的PCI后ACS患者70例,予以半量替格瑞洛(45 mg,2/d)治疗至PCI后12个月。检测应用半量替格瑞洛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记录呼吸困难、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及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减半剂量治疗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有所升高[(10.0±9.5)%vs.(16.6±10.0)%,P<0.05];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共23例,其中显效1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缓解率达87.0%;出血事件明显减少(82.9%vs.24.3%,P<0.05);未记录到MACE。结论PCI后ACS患者予标准剂量替格瑞洛治疗不耐受时,减半剂量治疗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和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而未增加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胸背部急性带状疱疹伴肋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及按需口服镇痛药物治疗,B组(试验组)同时接受在B超引导下选择性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7、14及30天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辅助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及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辅助镇痛药物用量、PHN发生率B组亦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抗毒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安全有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并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易患心房颤动(AF)的可能发生机制之一。采集左室功能减退组患者(n=18例)和左室功能正常组患者(n=18例)的右心耳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以3磷酸甘油醛脱氧酶(GAPDH)为内参照,测定心房肌KV4.3α的mRNA表达水平,反应心房肌短暂外向钾电流(Ito1)的变化。结果:与左室功能正常组相比,左室功能减退组心房肌KV4.3α的mRNA表达减低46.20%(0.83±0.07vs0.45±0.09,P<0.01)。结论:左室功能减退患者心房肌KV4.3αmRNA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应用便携式治疗车在防止操作中交叉感染环节临床效果,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12年5月起对同一组护理人员分别使用便携式治疗车(40次)和治疗盘(40次)的临床应用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护理人员分别使用自行设计便携式治疗车和治疗盘进行操作时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废物分类执行、节力度、方便度、护士的满意度等,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护理人员使用自行设计便携式治疗车在节力度、操作方便度、出入处置室次数、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护士的满意度得分为(2.92±0.28)、(2.69±0.63)、(2.77±0.60)、(2.85±0.38)、(2.88±0.35)、(2.92±0.28)分,明显高于治疗盘使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行设计便携式治疗车的使用,在临床治疗密集的时间段,为能够及时规范的完成治疗项目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通过家兔自体血栓回输的方法建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模型,比较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融合显像与心脏彩超三维成像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30只日系大白兔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方法建立急性肺栓塞模型,栓塞后4小时后分别行SPECT/CT融合显像与心脏彩超三维成像,并与病理解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肺组织病例学检查:分别于栓塞显像后处死实验动物,观察栓子的分布情况.统计学采用x2检验.结果 成功建立28只兔肺栓塞模型,栓塞后4小时,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肺栓塞阳性率为92.9% (26/28),其中,显示肺段及支受累11例,亚段受累15例,以肺下叶外侧段及后基底段以下亚段分支受累较多.心脏彩超三维成像阳性率为67.9%(19/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与心脏彩超三维成像诊断肺栓塞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PECT/CT融合显像敏感性高于心脏彩超三维成像,二者互补可提高临床肺栓塞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Toll样受体(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与早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新生儿120例分为足月新生儿4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40例,特发性早产儿40例。均在出生30 min内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新生儿血清TLR-4、TNF-α和IL-6水平。结果胎膜早破早产儿、特发性早产儿的血清TLR-4、TNF-α、IL-6水平均高于足月儿(P均0.05)。两组早产儿的TLR-4均分别与该组TNF-α和IL-6水平呈正相关性;而TNF-α和IL-6水平之间也呈正相关性(P均0.01)。结论 TLR-4、TNF-α、IL-6水平的改变可能与早产相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评估改良Wells评分对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的肺癌患者145例,评价Wells评分、血浆D 二聚体水平对肺癌合并VTE的诊断价值。结果 血浆D 二聚体诊断肺癌合并VTE的最佳截断值为2.51 mg/L,Wells评分诊断肺癌合并VTE的AUC为0.703[95%CI(0.621,0.776)],Youden指数为0.407,最佳截断值为2分,其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4%;改良Wells评分诊断肺癌合并VTE的AUC为0.855[95%CI(0.787,0.908)],Youden指数为0.543,最佳截断值为2分,其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61%。改良Wells评分与Wells评分在诊断肺癌合并VTE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12,95%CI(0.088,0.215),P<0.05]。结论 改良Wells评分对肺癌合并VTE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8.
紫外线消毒登记内容多、重复、琐碎,记录过程也较复杂,快速、准确、清晰地体现消毒信息,规范紫外线消毒记录是护理工作和医院感染监督的重要内容。我院在原有的紫外线消毒登记本基础上设计紫外线消毒记录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9.
胸外按压是抢救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的有效治疗措施,持续胸外按压能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1].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过程中,人们始终把关注点集中在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及脑功能的恢复上,而对自主循环未恢复情况下自主呼吸首先恢复的现象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90.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占妇科门诊就诊量的60%左右[1]。长期持续存在宫颈糜烂又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研究表明:宫颈糜烂约占育龄妇女的23%~49%,癌变率为2.5%,较非宫颈糜烂高6倍[1]。宫颈糜烂属中医"带下病"范畴,临床表现除宫颈局部病变外常伴有带下量多,黄带或赤带、脓带有臭味,腰骶部酸痛,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宫颈糜烂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