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越鞠保和丸对实验动物胃粘膜损伤及急、慢性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法、幽门结扎法及利血平法制备实验动物胃溃疡模型,观察越鞠保和丸的抗溃疡作用;采用角叉菜胶及无菌棉球制备急、慢性炎症动物模型,观察越鞠保和丸的抗炎作用.结果越鞠保和丸十二指肠给药可明显抑制大鼠水浸束缚应激型溃疡及幽门结扎型溃疡的发生,连续灌胃给药可明显抑制小鼠利血平型溃疡的发生;灌胃给药可显著减轻大鼠致炎后2 h的炎症反应,使足跖肿胀率显著降低;连续灌胃给药可显著抑制肉芽组织的形成,使棉球的干重及湿重明显降低.结论越鞠保和丸具有抗溃疡和抗急、慢性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小檗碱对2肾1夹致心肌肥厚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2肾1夹模型大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外基质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2肾1夹法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4周后根据动物收缩压水平将手术动物均匀分为:模型组,小檗碱5、10、20 mg/kg组,卡托普利45 mg/kg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6周.实验结束时,测定心重指数、左心室肌组织胶原含量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小檗碱连续给药6周使2肾1夹模型大鼠心重和心重指数降低,左心室组织胶原含量显著下降,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也有所减少,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而改善心室重构,其作用与对AngII等神经内分泌因素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3.
引言 任何大手术都存在对止血系统的挑战,一些失血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围手术期大出血仍是外科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对血液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担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节约地使用血液制品,以减少异体血液的接触,从而减少输血传播的疾病。因此围手术期出血的处理需要迅速评估,有条理地诊断,以及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围手术期出血存在两个主要原冈。第一是手术出血,由于在手术部位不能手术控制出血的血管直接造成的。外科手术出血通常以单部位出血为特点,仪局限于手术部位。精细的技术,耐心认真  相似文献   
24.
通常认为异体血液采集的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和损伤的发生率低,但自体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则自相矛盾,单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预测献血者反应的因素还知之甚少。 本文分析了作者输血中心1998年1月到2001年6月记录的血液和单采献血者的所有不良反应。作者对发生不良反应与未报告任何不良反应的献血者之间的人口统计学和身体特征进行比较,以便确定不良反应预测因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越鞠保和丸对实验动物胃肠运动、胃分泌的影响。方法利用吗啡和阿托品造成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障碍,利用新斯的明造成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亢进;观察越鞠保和丸对正常及胃肠障碍模型动物胃肠运动的影响。观察越鞠保和丸对正常及水浸应激大鼠胃液分泌、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及胃壁结合黏液量的影响。结果①越鞠保和丸灌胃给药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均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胃肠运动紊乱模型动物的胃肠运动功能,表现为可显著改善吗啡及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推进障碍,并对胃排空有一定的抑制趋势;可显著对抗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推进亢进,而对胃排空则无显著影响。②越鞠保和丸十二指肠给药可显著降低正常大鼠及水浸应激大鼠的胃液量、总酸排出量及胃壁结合黏液量。结论越鞠保和丸具有调节胃分泌、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和研究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实验性糖尿病心肌病(DC)模型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热量饮食加小剂量链脲左菌素(STZ)建立实验性DC 大鼠模型,二甲双胍(140 mg·kg-1)和罗格列酮(2 mg·kg-1)灌胃给药6 周,观察动物一般状态、饮食量、血糖、血脂、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肌组织脂肪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均可显著改善DC 大鼠心肌损伤,降低CK值(P<0.01);二甲双胍可明显提高DC 大鼠心输出量(P<0.01),罗格列酮可明显改善模型动物左心室最大收缩/舒张变化速率(P<0.05)。(2)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均可显著降低DC 大鼠心室间隔厚度(P<0.01)。(3)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DC 大鼠一般状态、抑制体质量减轻,减少饮水量(P<0.05)。(4)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DC 大鼠血糖(FBG、GSP、HbA1c 和FMN)水平(P<0.05 或P<0.01),并可显著降低TG 含量(P<0.01);罗格列酮可明显降低FBG 和HbA1c 含量(P<0.05),同时可显著降低TG 和LDL 含量,并且明显增加心肌组织FA-β-oxidase 含量(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罗格列酮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DC 大鼠心脏功能紊乱和心肌损伤,二甲双胍在改善DC 大鼠饮食、体质量上显示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7.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1].1859年Willks首次描述,1903年Willks及Bosa将其命名为UC,1960年Morson从病理学特征上将它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加以区分并将其界定为独立的疾病,1973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医学科学组织国际组织委员会正式命名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2].  相似文献   
28.
尽管目前趋于逐渐降低输血阅值,并开发技术避免输注异体血液,但异体红细胞输注仍是罹患疾病和贫血的新生儿重症监护患者一个重要的支持和挽救生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ABO不相容输注错误仍是主要危险之一,来自英国输血严重风险(SHOT)的血液预警计划累积的资料显示,超过70%的严重危险来自错误血液的输注.ABO通用血液的供应将简化后勤、降低安全保障成本和消除由ABO不相容引起的输血错误.  相似文献   
30.
尽管目前逐渐降低了输血阈值,但由于避免异基因接触技术的发展,异基因红细胞输注仍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贫血患儿的一个重要支持和挽救生命的措施.然而,一些实验室的观察性研究表明长期贮存的红细胞可能影响其氧运输至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