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1.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患者视力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近年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80例92只眼,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随访1年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40例45只眼挑选为年龄低于75岁,生物测量准确,手术质量较高,术前散光小,无其他眼部及全身疾病。B组40例47只眼为随机挑选的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结果两组术后1、3、6、12个月术眼的裸眼视力的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视力明显高于B组。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与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多方面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文题释义:去势大鼠:即通过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该模型建造方法主要有3种:去势法、维甲酸灌胃法和糖皮质激素肌注法,而去势法是目前最常用、最成熟的造模方法,主要是通过去除大鼠双侧卵巢至少3个月,构建骨量少、骨显微结构退化而引起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发生率升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即骨质疏松疾病模型。 TUNEL细胞凋亡检测:用于检测细胞在凋亡过程中细胞核DNA的断裂情况,其原理是生物素标记的dUTP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的作用下,可以连接到凋亡细胞中断裂DNA的3’-OH末端,并可与连接辣根过氧化酶的链霉亲和素特异结合,在显色剂DAB的存在下,产生很强的颜色反应(呈深棕色),特异准确定位正在凋亡的细胞。 背景:目前唑来膦酸虽能有效地预防绝经后妇女的骨丢失,但其对下颌骨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去势大鼠经低剂量唑来膦酸作用后下颌骨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RANKL/RANK/OPG信号系统在唑来膦酸抑制骨吸收过程中的调控效应与机制。 方法:取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后2组大鼠行两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去除同等质量卵巢周围的脂肪。去卵巢3个月后,治疗组皮下一次性注射唑来膦酸20 μ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皮下注射相应剂量的盐水;用药1周后拔除大鼠左侧下颌磨牙,拔牙后4周麻醉动物取出拔牙侧下颌骨组织。通过影像学X 射线大致观察大鼠拔牙窝剩余牙槽骨状况,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下颌骨皮质和骨松质的病理结构改变,TUNEL凋亡实验检测凋亡的成骨细胞数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下颌牙槽骨内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骨保护素、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情况,最后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细胞核转录因子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拔牙4周后,治疗组相较模型组牙槽骨骨吸收减少,拔牙窝底有新骨形成;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模型组的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结构变细,甚至出现断裂,大量骨吸收陷窝,成骨细胞较少;治疗组骨皮质增厚,骨小梁结构正常,只有少量骨吸收陷窝,成骨细胞增多;③治疗组的成骨细胞凋亡数目显著低于模型组(P < 0.001);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治疗组RANKL蛋白、NF-KB p65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 < 0.001,P < 0.002),骨保护素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 < 0.001);⑤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的RANKL、NF-κB蛋白高表达,治疗组其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 < 0.001);⑥结果说明,唑来膦酸可通过下调细胞核转录因子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同时调控成骨细胞的凋亡。 ORCID: 0000-0002-0300-0460(程余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社会和当今医学生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笔者对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进行改革。以教授医学词汇、专业词汇为前提;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目标。将课堂教学按词汇、听说、阅读、写译五个模块,基础和高阶两个阶段进行连贯式、渐进式教学。教学内容以视听多媒体的资料为基础,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将传统的单纯的重视提高阅读能力,向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方向转化,从而建立新型医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漏斗胸是小儿最常见的前胸壁畸形,我院2006—2007年采用钢板胸骨悬吊术治疗幼儿先天性漏斗胸16例,方法简单、创伤小、矫形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吴骏  曹辛  洪伟  白强  海波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4):144-145
目的探讨小儿漏斗胸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1月采用胸骨上举术、胸骨后钢针固定术治疗中、重度小儿先天性漏斗胸63例,微创漏斗胸矫正术(Nuss术)治疗漏斗胸11例。结果74例患儿均顺利手术,畸形矫正满意。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诊,克氏针及钢板留置时间均为2-3年,现已有45例拔出克氏针,仍保持满意的矫形效果。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儿童口腔门诊治疗手机的污染状况和消毒效果。方法中对比临床使用的对治疗手机进行消毒四种方法。结果 2%戊二醛的消毒效果为98.9%,75%的乙醇消毒效果为91.6%,2%的碘伏消毒效果为84.7%,1%o苯扎溴铵的消毒效果仅为61.2%。结论 在化学消毒基础上高压蒸汽消毒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失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膈膨升临床较少见,我院自1999年5月~2005年5月共收治先天性膈膨升患儿8例,均行膈肌折叠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洪伟 《江西中医药》2006,37(8):44-44
上世纪80年代始,欧美逐渐将肌筋膜组织源性疼痛的病症归结于肌筋膜触发点(trigger point)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这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骨骼肌内张力带形成触发点,继而造成肌肉长期的肌力不平衡,而导致一系列的肌筋膜痛性综合征。笔者近两年将此概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治疗56例此类病人,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健康教育学教学内容与效果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促进医学生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在考试结束后立即发放问卷,应答率99.0%。结果学生对健康教育学这门课认识正确,绝大多数学生(74.l%)认为它对将来工作有用。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认为很好与较好的比例合计占84.2%。性别是影响学生对教学效果、教学方式、双语教学态度评价的主要因素。男生对教育效果、教学方式的评价优于女生。大多数学生(65.2%)对增加双语教学内容持赞同态度。结论学生对本课程总体反映教学效果、教学方式优良。课堂教学达到了课程计划的要求和预期的教学效果。改进建议主要有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增加案例教学;适当增加课时数,深入探索双语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进修医师的教学质量和医疗水平,我们在2006届进修医师教学工作中加强和细化了进修医师接诊前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实施接诊前培训对于提高进修医师的医疗水平和自信心,实施规范化操作,克服诊疗中的盲目性,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进而提高进修医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和借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