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①目的 观察围术期用羟乙基淀粉(6%万汶130/0.4,HES)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D)时的血流动力学、内稳态、氧耗氧供及动脉血乳酸浓度的变化.②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6例,麻醉诱导后在25分钟内输入HES(15mL/kg),使血容量增加约20%.术中出血以等量的HES补充,而其它液体的丢失用等量的乳酸林格液补充,当Hb小于90g/L输入同型异体血.所有患者术中连续监测HR、BP、CVP及心输出量(CO)与麻醉诱导后血液稀释(HD)前、HD后15分钟、开始输注异体血时及术毕,测定动、静脉血气及动脉血乳酸(LA),并计算心脏指数(CI)、氧耗(VO2)、氧供(DO2)及摄氧率(ER O2).③结果 CVP在各时点均高于HD前值,但在正常范围内;CI在HD后的各时点分别增加22.9%、17.0%及35.5%(P<0.05);Hct与Hb在HD后的各时点均降低(P<0.01或0.05)HD后15分钟的DO2比HD前增加11%(P<0.05),5例(31%)患者接受异体血,其DO2与VO2在开始输注异体血时比HD前显著减少,减少分别为21.7%及19.8%(P<0.05);ER O2在血稀后的各时点分别增加13.4%、34.9%及24.9%(P<0.05);HD后动脉血K+、Na+、Ca2+、PH、BE及LA均无明显变化(P>0.05).④结论 采用HES行AHHD能充分扩容、维持血流动力学及内稳态的稳定,且能通过CO与ERO2的增加来保证氧供氧耗,避免不必要的异体血输注.  相似文献   
72.
综述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通常指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病程的延长,形成DN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多。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国内,DN都已成为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73.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因"反应迟钝伴恶心呕吐8h"于2011年12月12日入院.查体:体温36.2C,脉搏110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70mmHg.神志清晰,反应差,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欠完整,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稍迟钝;心肺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未见明显减退,肌张力、腱反射正常,感觉正常,共济检查不能配合,病理征未引出.由于发病前患者及其妻子先后在家中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其子回家后发现家中仍有煤气味,有明确的一氧化碳接触史,因此"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是成立的.患者妻子稍感头晕,症状不重,一同人院.患者入院后头部CT检查,提示未见明显异常.头部MRI提示两侧苍白球对称性长T.、长T2信号,DWI弥散受限(见图1).患者妻子各项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74.
平山病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2岁,左利手,缝纫工,因"颈后痛半年余、左上肢无力伴肌肉萎缩3个月"于2011年6月20日入院.半年多前无诱因感颈后疼痛不适、左上肢发凉,3个月前出现左手小指无力,后波及其余4指,寒冷时加重,发现左手及前臂肌肉萎缩.病程中无感觉异常、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否认颈椎外伤、脊髓灰质炎、毒物接触史.曾在外院诊断"运动神经元病".生长发育史: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身高由158cm增至171cm.神经系统体检:脑神经无异常,左肘以下肌肉萎缩,以尺侧屈肌群明显,前臂呈现"斜坡"状,左大、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右骨间肌、小鱼际肌欠丰满,伸展双手见震颤,肱二、三头肌反射及桡反射均左(++)>右(±),双Hoffmann征、Babinski征未引出,左上肢肌力近端V级、远端Ⅱ~Ⅲ-级,余肢体肌力Ⅴ级,深、浅感觉正常.肌电图:双上肢神经源性损害(左C6~T1、右C8~T1脊髓前角或神经根受损).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上下肢神经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糖尿病患者(DM组)和22名年龄、身长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上肢正中神经和下肢胫神经F波检测,观察参数为F波出现率(Fpresent)、传导速度(Fcv)和平均潜伏期(Flme)。将DM组根椐有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根椐神经传导检测(NCD)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有症状组上肢Fpresent减少、Fcv减慢、下肢Fpresent减少、Flme延长(P0.05~P0.01),无症状组仅上肢Fpresent减少(P0.01)。与DM无症状组比较,有症状组上肢Fcv减慢、下肢Fpresent减少、Flme延长(P0.05~P0.01),而上肢Fprese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NCD异常组上肢Fpresent减少、Fcv减慢、下肢Fpresent减少、Flme延长(P0.05~P0.01),NCD正常组上肢Fpresent减少、Fcv减慢(P0.01和P0.05),而下肢Fpresent、Flm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D正常组比较,NCD异常组上肢Fcv减慢、下肢Fpresent减少、Flme延长(P0.05~P0.01),而上肢Fprese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F波(尤其Fpresent)可作为早期诊断DPN的敏感指标,并可发现亚临床病变,上肢近端神经损害早于远端;下肢F波参数变化与临床症状、NCD相一致,DPN中下肢远、近端神经同步受累。  相似文献   
76.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包括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GFR〈60ml/min)超过3个月。目前对CKD的终末期治疗主要是替代疗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但这些治疗费用昂贵,且不适用于CKD3、4期及5期没有明显尿毒症症状的患者。  相似文献   
77.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膀胱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用八正散加减并配合西药膀胱冲洗治疗.结果:治疗2~3个疗程(12天为一疗程)治愈12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膀胱炎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8.
扶正固本法治疗哮喘发作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法治疗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寒喘和热中层得117例,其中寒中喘患者41例,热喘患者76例,寒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1例,治疗组20例,热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寒喘治疗组服用自拟的补肺定喘汤,对照组服用小青龙汤;热喘治疗组服用自拟清补肾汤,对照组服用定喘汤,均以14d为1个疗程。结果:2个标本兼治的治疗组显效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治疗后2个治疗组较治疗前变化显著(P均<0.05)。结论:扶正固本法对缓解哮喘作发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比较健康人不同睡眠时相心率变异性(HRV)的差异。方法试验数据取自Sleep Heart Rate and Stroke Volume Data Bank,包含45例健康人睡眠期窦性心率RR间期序列(RRI)和睡眠时相数据。RRI序列从采样率为500 Hz的心电数据中提取,睡眠时相数据分为醒觉期(WAKE)、快速动眼期(REM)及非快速动眼期(NREM)3个睡眠时相。将每一位受试者睡眠期RRI序列分成以5 min为单位的时间片,计算各单位时间片的HRV指标,其中频域法指标包括极低频能量(VLF)、低频能量(LF)、高频能量(HF)、总能量(TP)及低频与高频能量比(LF/HF);时域法指标包括5 min平均心率(HR)、正常-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数(pNN50)及RR间期变化率(RRIV)。将睡眠时相数据序列分成同步的单位时间片,并标记各单位时间片内包含的睡眠时相数。结果研究对象共包含3 952个单位时间片,共纳入符合条件的单位时间片1 477个,其中,WAKE期240个(16.2%),REM期233个(15.8%),NREM期1 004个(68.0%)。不同睡眠时相频域法HRV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REM期VLF、LF、TP、LF/HF与WAKE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REM期VLF、LF、HF、TP、LF/HF与REM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期HF与WAKE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睡眠时相时域法HRV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REM期HR、SDNN、RRIV与WAKE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REM期HR、SDNN、RRIV、RMSSD、pNN50与REM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期RMSSD、pNN50与WAKE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MSSD、pNN50与HF呈正相关(rs=0.95、0.94,P<0.001);RRIV与LF呈正相关(rs=0.79,P<0.001);SDNN与TP呈正相关(rs=0.98,P<0.001);RMSSD与pNN50呈正相关(rs=0.98,P<0.001)。结论 NREM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高,REM期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主导,时域法和频域法指标均能反映不同睡眠时相HRV的差异。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连续入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临床特征及可能影响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因素,随访发病后3个月时的应用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8例患者住院期间有67.9%(250/368)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在高危、极高危Ⅱ及极高危I的指南符合率分别为28.1%(18/64)、44.1%(30/68)和72.3%(136/18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与颈动脉易损斑块(OR=5.308,P=0.000)及糖尿病病史相关(OR=1.789,P=0.032)。3个月时他汀类药物总体应用率为22.6%(82/363),出院医嘱规范者用药依从性高。结论他汀类药物应用与指南存在差距,标准出院医嘱能够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