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1.
加强住院医师培训做好与专科医师培训衔接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是提高临床医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作者分析并总结了江苏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和取得的经验,并对做好江苏省住院医师培训与专科医师培训衔接工作,进一步加强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高风险行为评价工具.方法 本研究组首先开发HCV感染高风险行为评价工具,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14日利用社交软件平台,通过在线调查收集目标人群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两年开展的社会化招收专科医师培训生工作情况的介绍,分析了培训生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培训生通往合格医生的道路上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4.
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构建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果:在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培训基地、培训标准、培训过程管理是关键影响因素,组织管理体系、领导重视程度、培训师资、培训考核制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培训学员素质、培训支撑条件是一般影响因素.结论: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由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培训考核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信息反馈与激励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该院在加强政策宣传、完善奖惩机制,拓宽学习途径、提高学习成效,加强项目督查、严格审核学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6.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继教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如何保证继教质量尤为重要。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综合医院在继续教育项目管理中,如何通过项目申报严格把关、加强过程监管、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经费管理、实施品牌化策略、进行分类管理等方式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并提出了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代谢综合征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形式,严重危害心脑血管系统。中药夏枯草能调节高脂小鼠脂代谢紊乱状态,有效抑制肝损伤代谢紊乱,针对夏枯草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及代谢机制进行分析,试图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潜在的安全药物。方法 采用果糖诱导复制大鼠代谢综合征模型,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的方法探讨夏枯草提取物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的作用及可能的代谢机制。结果 夏枯草提取物可显著降低代谢综合征大鼠体质量,降低血脂水平,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炎症因子的释放,保护肝脏维护其正常功能运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代谢综合征大鼠血清中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夏枯草处理可显著改善其变化。与正常组比较,代谢综合征大鼠中发现11个差异代谢标志物;与模型组比较,夏枯草组中有8个显著差异代谢标志物,其中,磷酸盐、丙酮酸和琥珀酸为共有的标志物。通路分析显示,夏枯草的调节作用主要与三羧酸循环、糖酵解和糖异生、丝氨酸/苏氨酸和甘氨酸代谢途径有关。结论 夏枯草可作为治疗代谢综合征潜在的天然药物来源,其可通过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途径调节果糖诱导的代谢综合征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不同受众,逐步形成金陵临床医学高层论坛、医院管理学校、管理沙龙、英语临床病例讨论四种品牌教育形式.始终坚持“履行公益责任、培育医学人才”的品牌发展方向,建立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机制,转变职能管理部门思维,依靠新媒体宣传,扩大国内外交流.通过以上途径,继续提升医院继续教育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几种中西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控制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检查项目.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不同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各控制菌的检查,必须按照经过验证的方法进行.一些中西药制剂由于药品本身的理化性质及抑菌活性,干扰药品污染的微生物计数测定和控制菌的检出,带来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克霉唑口腔药膜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采用薄膜过滤法用冲洗液冲洗300ml,每次60ml;控制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检查验证试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结果:采用1∶400供试液薄膜过滤法能有效的去除克霉唑抑菌活性,各试验菌计数回收均可达到90%以上。控制菌用200ml增菌培养基,各菌检查方法均能达到要求。结论:本法达到中国药典对方法验证的要求。建立的方法可有效的控制药品质量,作为克霉唑口腔药膜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