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STEMI)患者在不同导联(下壁、前壁、侧壁)出现J波对短期内发生心室颤动(室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ASTEMI并出现J波者588例,根据是否发生室颤,分为室颤组(38例)和非室颤组(550例)。比较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及心肌标志物(CK、CKMB、肌钙蛋白)水平;再将室颤组患者按照J波出现导联的不同,分为下壁、前壁及侧壁三组,并分析不同部位缺血性J波与室颤出现的相关性。结果 (1)室颤组和非室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及心肌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室颤组,J波出现在下壁导联的有23例(60.53%),前壁10例(26.32%),侧壁5例(13.16%),其中,在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16例合并右室梗死(42.11%)。ROC曲线表明,不同导联出现J波时,室颤发生率依次为下壁前壁侧壁,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波出现在不同梗死部位时,室颤的发生率依次为下壁前壁侧壁;若J波出现在下壁及右室,则短时间内室颤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出现在不同导联的J波可作为室颤及猝死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记忆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选取的73 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患者组)和相匹配的73 名正常被试(对照组)分别进行韦氏记忆量表第四版(WMS-Ⅳ)中文版的施测。结果患者组WMS-Ⅳ的各分测验、合成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WMS-Ⅳ各合成分数间均呈正相关(r 为0.38~0.90,均P<0.01),对照组的WMS-Ⅳ各合成分数间均呈正相关(r 为0.31~0.94,P<0.01)。患者组年龄和文化程度与记忆各合成分数(除视觉工作记忆外)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记忆功能全面受损,即时记忆损害最严重,记忆功能与年龄和文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3.
江雪  柏晓玲  逄锦  杨曾桢  韦清 《重庆医学》2022,51(5):769-773,778
目的 筛选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梗或复发的初始预测变量条目,为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提供预测因子.方法 通过检索文献,初步筛选AMI患者PCI术后再梗或复发的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变量,课题组讨论后初步拟定变量条目.采用德尔菲法筛选预测变量条目,最终确立初始变量.结果 经文献检索、课题组讨...  相似文献   
124.
江雪  方显明 《中医药研究》2010,(12):1472-1474
目的探讨安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及心肌JAK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卡托普利组(C组)、安心颗粒小剂量组(D组)、安心颗粒中剂量组(E组)、安心颗粒大剂量组(F组)。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造模。同时,各用药组分别灌胃给药,每周1次,连续6周。6周后测定各组心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及心肌JAK1蛋白表达。结果 B组NO、NOS水平与心肌JAK1蛋白表达活性均高于A组(P〈0.01);C组、D组、E组、F组NO、NOS水平和心肌JAK1蛋白表达活性均低于B组(P〈0.05或P〈0.01)。结论安心颗粒可抑制JAK活性,降低血清NO、NOS浓度,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报告国内首例女性X-连锁网状色素异常症(XLRPD),并初步研究其遗传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抽外周血提取DNA,PCR扩增POLA1基因的第13内含子后测序,检测其突变情况。取患者典型皮损行HE、刚果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角蛋白(CK)、CK5/6、高分子细胞角蛋白(CK-H)、低分子细胞角蛋白(CK-L)、λ轻链、κ轻链。结果:POLA1基因第13内含子目标碱基(NC_000023.10:g.24744696)未见突变。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乳头层见明显淀粉样物质,刚果红染色阳性,免疫组化示CK(-)、CK5/6(-)、CK-H(+)、CK-L(-)、λ轻链(+)、κ轻链(+)。结论:除POLA1基因(NC_000023.10:g.24744696AG)突变外,XLRPD还存在其他突变位点,具有遗传异质性。XLRPD中淀粉样物质具有角蛋白属性,免疫球蛋白介导的免疫调理作用参与了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6.
西红花为鸢尾科番红花属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主产于伊朗、印度、希腊和摩洛哥等国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西红花不仅具有抗惊厥、抗抑郁、抗炎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近年来其抗肿瘤活性也逐渐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西红花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为西红花苷、西红花酸、西红花醛和西红花苦素,对乳腺癌、肺癌、肝癌、白血病、皮肤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增加化疗药敏感度及抑制肿瘤转移等。本文将从西红花的资源分布、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为西红花未来在抗肿瘤方面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128.
目的观察6种中医治法对豚鼠亚急性-慢性湿疹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中医治疗湿疹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1-chlorobenzene,DNCB)诱导豚鼠耳廓亚急性-慢性湿疹模型,以祛风止痒-清热燥湿解毒法(A)、清热解毒法(B)、祛风止痒法(C)、清热燥湿法(D)、清热燥湿解毒法(E)、收敛解毒法(F)6种治法的中药制剂皮肤给药2次/d,连续2周,并与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对照。结果与NS组比A组减轻豚鼠耳廓肿胀最为明显,C组最低;A组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与NS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各组组织切片真皮炎性细胞计数,与NS组相比均降低(P0.05),其中以E组最低,A组其次。结论祛风止痒、清热燥湿解毒法(A)能明显减轻豚鼠湿疹模型耳廓炎症肿胀、减少真皮炎细胞浸润、降低免疫器官比重系数,该治法可作为临床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的基本治法;其机制可能与抗迟发型变态反应、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9.
患者,男,32岁,因咽部不适、阻挡感10余天就诊。当地医院纤维喉镜提示下咽肿物,充血,色紫红,未予活检,给予抗炎治疗后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复查电子喉镜示下咽部披裂或食管入口处可见一隆起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检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其受俸3(CXCR3)的表这情况,并探索复方中药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清中CXCL10及CXCR3水平.结果 服用复方中药1个月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CD3+ CD8+T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外周血清中CXCL10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外周血清中CXCR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CXCL10、CXCR3表达水平及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可能与白癜风的发病相关,本研究所用的复方中药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CXCL10及CXCR3的表达水平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