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探讨儿童麻醉诱导期间丙泊酚导致严重支气管痉挛的好发因素、临床特点、处理及预后。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小儿麻醉诱导期间3例丙泊酚致严重支气管痉挛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气管痉挛发生率为0.57%。3例小儿麻醉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为高气道反应患儿;3例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1例哮喘病史;临床表现为重度支气管痉挛及双肺内哮鸣音、紫绀、SpO2下降至80%~90%,Paw>30cmH2O,HR明显增快,BP下降,颈胸部皮肤潮红,为丙泊酚类过敏反应;静脉注射多索茶碱+地塞米松+长托宁,气管导管喷入沙丁胺醇气雾剂,肌注异丙嗪疗效较明显。结论:高气道反应小儿全身麻醉丙泊酚诱导时应警惕严重支气管痉挛的发生,应及时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口服降糖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武汉市ADR/ADE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库中10种口服降糖药ADR/ADE报告,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报告信息、患者人口学特征、用药情况和累及系统-器官分布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口服降糖药ADR/ADE报告953例,涉及1 405例次,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程度以“一般”为主(88.67%),“严重”占11.33%;以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代谢与营养障碍最为多见,频次排序前3位的药物类别为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和双胍联合噻唑烷二酮复方制剂。不同类别药物所致ADR/ADE的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各具特点,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以尿路损害和生殖器瘙痒为主,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以皮肤及皮肤附件疾病损害为主,格列奈类所致低血糖居多,其他类别最常见胃肠道不适,基本与药品说明书相符。结论 口服降糖药的ADR/ADE涉及系统广泛,且呈逐年增多趋势,特别需关注新型口服降糖药,通过多方位药学服务,提升患者自我管...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采用专项处方点评模式干预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效果。方法: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和专家共识,以卫健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为依据,制定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点评标准,借助行政干预等措施,建立专项处方点评模式。根据手术种类分层抽样,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内镜中心248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实施干预的256例手术患者为干预组,比较2组患者每月度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以及住院指标。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内镜中心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点评不合理率显著下降(78.2%vs. 17.6%,P<0.05),且人均住院时间、人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人均住院费用、人均药品费用以及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围术期频繁使用头孢米诺或拉氧头孢联合甲硝唑预防感染;干预后,围术期预防感染抗菌药物以头孢唑林或头孢呋辛为主,且内镜中心每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在规定范围,较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极大...  相似文献   
84.
我县卫生Ⅷ项目1998年11月正式启动.通城乡是第一批项目启动乡.为了探索评估乡镇卫生院在项目实施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选择一个卫生院进行案例分析,以探索方法和积累经验。为今后开展这方面的评估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5.
江莹  蒋蓉 《中国药房》2023,(21):2583-2588
目的 从新型网络销售特点及中药材自身特性的角度,为中药材网络销售监管提供可行的规制路径。方法 通过对电商平台中药材销售形式的调研以及中药材网络纠纷案件的检索,分析中药材在新型网络销售模式下监管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 厘清中药材与中药饮片、食用农产品、食品的概念边界是规范中药材网售的重要因素。以中药材是否流入药用渠道判断是否属于药品管理的监管准则,并未考虑中药材网络销售渠道的多样性、中药材自身安全性以及变相销售中药饮片的问题。应该树立中药材分级管理理念,严格限制直播中对中药材的功能主治类宣传及销售中药饮片的行为,完善中药材虚假宣传的界定路径,落实直播营销主体及平台的责任与义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