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7篇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2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妊娠时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对孕妇及新生儿出生后近期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武汉地区COVID-19孕产妇及新生儿在后期的随访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收集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4月30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共25例,总结早期(5例)、中期(5例)、晚期妊娠(15例)患者感染SRAS-CoV-2的临床特征、治疗、妊娠结局以及母婴随访等。结果5例早期妊娠合并COVID-19患者中,4例治愈出院后选择放弃妊娠,1例住院期间生化妊娠。5例中期妊娠合并COVID-19的患者中,活产儿4例,引产1例(胎儿心脏多发异常,双肾多发囊性病变,鼻骨偏短,羊水少)。新生儿出生后首次SRAS-CoV-2核酸鼻咽拭纸检测阴性。2020年10月随访结果显示,新生儿身长、体重及神经系统发育未见明显异常,1例患儿溶血性黄疸,1例患儿心脏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二尖瓣反流,拟近期手术。15例晚期妊娠合并COVID-19患者中,早产3例,足月产12例。新生儿出生后首次SRAS-CoV-2核酸鼻咽拭纸检测阴性,2020年10月随访结果显示,新生儿身长、体重未见异常,1例小肠坏死伴高胆红素血症,4例细菌性肺炎,2例患儿肌张力过高。选取6例患者的胎盘行SARS-CoV-2检测均为阴性,病理检查中有1例胎盘胎膜未见明显异常,1例胎盘局灶可见散在的中性粒细胞,4例胎盘表现为急性绒毛膜炎(母体反应1级)。结论早期妊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治愈后均选择终止妊娠。中、晚孕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近期随访身长、体重未发现明显异常,但仍有流产、胎儿畸形、绒毛膜炎、新生儿细菌性肺炎、肌张力增高等。因此,孕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不良围产期结局,这有待更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证实。  相似文献   
522.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性平,味甘、苦、辛,归肺、胃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等功效。桔梗的功用主要是"开提肺气",既能宣发肺气,又可肃降肺气而通调水道,无患下饮之聚。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除着眼于肾脏本身外,还应重视控制咽部病变。余承惠教授认为,肺受百脉之朝会而联系全身各个经脉、脏腑,在用补气、补血、补阴之药时,加入开宣肺气之品,使精微之气通过肺脉布散到全身,才能补而不滞,滋而不腻,达到提升白细胞、恢复月经的治疗目的。余承惠教授结合桔梗性味、功效、归经和药理研究结果,在肾病治疗中发挥其清利咽喉、提壶揭盖、助肺朝百脉等作用,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523.
体外实验表明,薯蓣提取物(DE)、三七皂甙(PNS)和灯盏素(EBF)3种物质中,除了DE与EBF的伍对复钙时间和TT有明显的延长作用外(P<0.05),所有的单用和两两伍用对2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三者合用对这两指标均产生显著的延长(P<0.05,P<0.01);单用、两两伍用和三者合用均能延长PT、APTT,且各药呈剂量依赖关系,三者的合用产生增值效应;正交实验表明,三者的最适配伍为:PNS:EBF:DE=0.75:0.75:0.25,对PT影响最大的因素是EBF,而APTT的是PNS。薯蓣提取物(Dioscoreaceae extract,DE)、三七皂甙(Panaxnotoginseng sanponin,PNS)和灯盏花素(Erigeron breviscapus flavonoids,EBF)都是从我国特有中草药中提取的制剂,后二者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显著疗效,已应用临床多年。某些薯蓣具有活血化淤和止血疗伤的作用,^[1]在民间的偏方中已用于治疗出血症和心悸气短等疾病。我们已证明,DE的主要成分为甙物质,那么它是否也像三七皂甙那样具有抗凝作用呢?这三种药物对某些凝血指标有何影响,它们的伍用作用和剂量配比如何,这就是本文拟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4.
江燕 《淮海医药》2006,24(6):527-52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以大肠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症为特点的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临床表现多样化,症状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525.
2003年2月~2006年4月,笔者采用腹膜透析配合中药治疗肾功能不全伴大量腹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6.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艾滋病自1981年在美国首次报告以来,已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随着AIDS  相似文献   
527.
乳癌手术病人心理干预模型的构建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心理干预模型(下称模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乳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应用模型实施心理干预,即根据病人心理成熟度的不同进行心理干预。于病人出院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对其应对方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模型的应用能减轻病人抑郁、焦虑程度,有效地缓解其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28.
目的 通过分析扁桃斑鸠菊挥发性化学成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扁桃斑鸠菊中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其化学成分,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 经计算机检索标准谱图库,共鉴定了59种化合物.结论 扁桃斑鸠菊挥发性化学成分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4(14),11-桉叶二烯(20.90%);石竹烯(18.53%);百里酚(15.07%);1(10),11-雅槛兰烯(7.78%);β-紫罗兰酮(3.70%);γ-依兰油烯(2.34%);1-三十七醇(2.32%);3,7-二甲基-1,3,7-辛三烯(2.80%);2,6,10,14-四甲基十五烷(2.27%).  相似文献   
529.
目的 探讨FOXP3表达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感染性肠炎及孤立性直肠黏膜溃疡综合征(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 SRU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64例UC、24例感染性肠炎和14例SRUS。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FOXP3在UC、感染性肠炎和SRUS淋巴细胞中的表达,计数10个高倍镜视野(high power field, HPF)下阳性淋巴细胞数目,取平均值;评估三组病变中4项病理组织学特征:黏膜腺体结构改变、固有层慢性炎细胞增多、黏膜基底部淋巴浆细胞增多和隐窝炎、隐窝脓肿。结果 UC组中FOXP3阳性淋巴细胞数(52.60个/HPF)明显高于感染性肠炎组(11.30个/HPF)和SRUS组(9.30个/H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特征:与感染性肠炎组相比,UC组具有明显的黏膜腺体结构改变(UC组:61/64;感染性肠炎组:5/24)和黏膜基底部淋巴浆细胞增多(UC组:55/64;感染性肠炎组:5/24),而在固有层慢性炎细胞增多(UC组:64/64;感染性...  相似文献   
530.
江燕 《新中医》2012,(10):152-153
江苏省中医院省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余承惠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研究40余年,医术精湛,曾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贡献奖”。笔者作为首批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跟师侍诊,耳濡目染,收获顿丰,现将其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飧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