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250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39篇
  1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江波  倪海峰  周珍  李勇  黄光武 《浙江医学》2016,38(10):684-687
目的探讨Parkin基因甲基化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对5个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TW03、HONE1、C666)和1个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54例鼻咽癌组织和16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的Park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并分析鼻咽癌组织中Parkin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应用RT-PCR检测加入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后CNE1、CNE2中Parkin基因转录表达,分析去甲基化对Parkin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1个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和16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arkin基因甲基化;5个鼻咽癌细胞株和54例鼻咽癌组织中Parkin基因甲基化频率分别为60.00%和62.96%;54例鼻咽癌患者中Parkin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临床因素均无关(均P>0.05)。经过5-氮-2-脱氧胞苷处理后,Parkin基因在CNE1、CNE2中转录表达增加,分别从0提高至3.65和2.15。结论鼻咽癌中Parkin基因甲基化与转录表达密切相关,是基因表达调节的一种重要方式;可能成为鼻咽癌早期分子生物学辅助诊断的标志物和去甲基化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2.
重型颅脑外伤后心血管系统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伴发心血管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 11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常伴发心血管异常 ,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同心电图异常改变具有相关性 ,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可提示病情的转归。结论 及时正确的诊断及处理可影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3.
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文东  黄力  江波 《华西医学》2003,18(1):70-71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视力有损害但仍在0.1以上时,其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特征。方法:对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视力在0.1以上可以进行P-VEP检查者16眼,进行P-VEP检测。结果:P100波形正常但延迟出现者2眼:波形延迟且畸形者2眼;波形正常但振幅明显降低者4眼;波形平坦者8眼。结论: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当视力仍在0.1以上时,P-VEP已表现为功能消失,P-VEP比视力检查更能反映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对黄斑的损害程序。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放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临床),减少临床一线护士从事非专业性、技术性工作的时间[1],临床支持中心或临床配送中心在许多三级医院纷纷成立[2,3]。按医院要求,晚上临床用药由临床支持中心送到各个病区,这个流程为:临床支持中心确定需要取药的病区→药房打单取药→药房药品核对人员及临床支持中心护士共同核对签字→临床支持中心将药品送到病区护士站→值班护士核对签字,整个取药流程方算完成。由于取药环节及药品经手人较多,这样工作时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5.
江波 《家庭医学》2014,(4):48-48
2013年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因长期肺部感染而去世,享年95岁。很多人感到不解,这位德高望重的“巨人”自2011年以来,就一直在严密的医疗监护下生活,而且对于现代医学来说,抗感染似乎也不是特别疑难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巨人”轰然倒地,我们又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  相似文献   
46.
韦超料  江波  廖曦 《广西医学》2012,34(2):215-217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对4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症状以气促、心悸、胸闷为常见,主要体征有心脏扩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41例患者中,治疗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8%;治疗后心率明显减慢,LVEF明显提高,LVDd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C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7.
江波  许运  顾露芳  周希萍  王晓岚 《护理研究》2009,23(26):2388-2389
[目的]减轻病人静脉输注刺五加注射液局部疼痛,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方法]将90例静脉输注刺五加注射液出现局部疼痛病人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用自制中药敷料局部外敷,B组、C组分别采用 50%硫酸钱溶液和生理盐水湿敷.[结果]3组总有效率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中药外敷可明显减轻刺五加注射液输注过程中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48.
摘 要:目的 寻找高活性的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 根据已上市的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celecoxib的构效关系以及分子模拟研究的结果,设计了两类1,5-二芳基取代-1,2,4-三唑类衍生物,以1-(4-取代苯基)-3-硫代氨基脲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用小鼠二甲苯致炎模型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炎活性测试。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MS谱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I3、I9、I12、I15、II2、II3、II6、II7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P<0.01),其中化合物II2、 II3、 II6的抗炎活性最强。构效关系分析发现,在三唑环1位芳基的对位引入F、Cl、Br吸电子基团以及3位引入磺酰基和甲硫基,对抗炎活性有重要的意义;在三唑环5位芳基的对位引入氨磺酰基,对抗炎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肺良性病变与肺癌组织中的差异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NSCLC生长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手术切除的60份肺癌组织与30份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癌组织中VEGF阳性率(63 %,38/60)和MVD(45.13±10.27)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27 %,8/30,33±6.49)(P<0.05,P<0.01);VEGF表达、MVD计数分别与NSCLC有无淋巴结转移(P<0.05,P<0.01)、TNM分期(P<0.05,P<0.01)密切相关;与VEGF阴性相比,VEGF阳性者NSCLC组织中MVD显著增高(P<0.05);生存分析显示:VEGF阳性表达与生存期呈明显负相关(P<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VEGF表达可作为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P<0.01)。结论 VEGF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密切相关,是促进肺癌生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联合化学性粒子中人氟安治疗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56例淋巴结转移瘤患者实施放射性125I联合化学性粒子中人氟安组织间植入,先利用TPS制定计划,然后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及中人氟安,植入后即行CT扫描观察粒子在淋巴结内的分布情况,之后每个月进行CT复查分析其疗效。结果56例行粒子植入术后粒子在瘤内分布满意,短期有效率98.2%(55/56),其中CR 96.4%(54/56),PR 1.8%(1/56),NC1.8%(1/56),PD 0%(0/56)。结论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化学性粒子中人氟安是治疗淋巴结转移瘤的效果可靠、操作安全、副作用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