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2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70篇
临床医学   292篇
内科学   20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670篇
预防医学   275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282篇
中国医学   307篇
肿瘤学   19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SMARCB1(INI1)缺失的鼻腔鼻窦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6至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手术切除SMARCB1(INI1)缺失的鼻腔鼻窦癌标本/活检病例6例,观察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37~75岁(平均约56岁)。1例患者属于T2期,5例患者属于T4期,CT及MRI示鼻腔鼻窦占位伴骨质破坏。镜下观察:肿瘤境界不清,基底样细胞型4例,肿瘤细胞形态较单一,高核质比,细胞质稀少,呈巢状或片状分布于间质中;横纹肌样细胞型2例,肿瘤细胞呈巢状或条索状排列,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偏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6/6 INI1完全缺失,6/6弥漫强阳性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6/6均不表达S-100蛋白,6/6 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原位杂交阴性,4/6部分表达p63,1/5部分表达突触素,1/5部分表达p16,Ki-67阳性指数范围30%~70%。5例患者随访1~26个月,其中1例因广泛转移死亡,1例复发,2例淋巴结转移,1例无复发和转移。1例失访。结论SMARCB1(INI1)缺失的鼻腔鼻窦癌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快,预后差,组织形态主要为基底样细胞型和横纹肌样细胞型,细胞核INI1完全缺失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加减葶苈清肺汤治疗肝火犯肺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疗效及对肺功能、血清SAA、KL-6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24例肝火犯肺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对照组按照递增用量服用吡非尼酮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服加减葶苈泻肺汤,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评价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自主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肺总量(TLC)改变情况,比较血清SAA、KL-6和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6.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血清SAA、KL-6和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减葶苈泻肺汤对治疗肝火犯肺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有较好的疗效,且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分析技术,探讨加味归脾汤治疗阴火失眠伴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加味归脾汤的主要化合物成分和药物靶基因;通过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OMIM)建立失眠和焦虑的靶基因集;通过STRING 11.0软件分析交集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Cytoscape_3.6.1软件分析和马修斯相关系数(MCC)算法筛选核心基因。基于网络分析结果,将4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配为空白组,模型组,右佐匹克隆片组(0.2 mg·kg-1·d-1),加味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0.31,1.25,5 g·kg-1·d-1)。采用氯苯丙氨酸(PCPA)腹腔注射方法,建立失眠伴焦虑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 d;然后进行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大鼠活动的次数、时间和路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结果:从TCMSP数据库中共筛选出228个化合物活性成分;经与GeneCards和OMIM综合数据库比对,共获取181个疾病与药物的交集基因;STRING软件和MCC算法共获得MAPK3,MAPK8,Akt1,IL-6等9个关键基因。动物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归脾汤高、中剂量组的活动次数、时间和路程显著减少(P0.01),海马组织中MAPK3,MAPK8,Akt1,IL-6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归脾汤治疗阴火失眠伴焦虑作用机制,可能与对MAPK3,MAPK8,Akt1,IL-6基因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彝药益元化腐汤调控T细胞亚群介导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应机制,为益元化腐汤临床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科学基础。方法 32只C57BL/6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元化腐汤中剂量(4.05 g·kg-1)和高剂量组(8.1 g·kg-1),每组8只。除正常组,其余以自由饮水的方式给予3%葡聚糖硫酸钠(sodium dextran sulfate,DSS)诱导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每2 d更换1次饮用水,自饮用DSS第1天起,各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8 d;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s activity index,DAI)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分别评价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及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相关因子转录的相对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检测T细胞亚群中辅助性T细胞1(T-helper 1 cell, Th1)、辅助性T细胞17(T-helper 17 cell,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病理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结肠质量显著下降、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5或P<0.01);与病理模型组比较,益元化腐汤组显著增加小鼠体质量、结肠质量及其长度(P<0.05或P<0.01),改善结肠病理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益元化腐汤药物干预显著下调γδTCR表达(P<0.05),且抑制Th1细胞(CD4+ IFN-γ+ T细胞)、Th17细胞(CD4+ IL-17+ T细胞)绝对数量和比例(P<0.01),然而对Treg细胞(CD4+ Foxp3+ 调节性T细胞)表达无明显影响。qPCR检测结果显示,益元化腐汤显著下调UC小鼠Th17细胞因子IL-17A和转录因子RORγτ mRNA表达(P<0.01)。结论 彝药益元化腐汤可能通过抑制Th17细胞诱导的炎症反应介导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6.
7.
总结江苏省名中医徐进康教授治疗脾胃病之"调气除湿"法的学术思想,徐教授认为脾胃病调气法不外乎补气、行气、降气及升阳举陷四法,除湿法又因内湿外湿化寒化热之不同及湿邪特点而有淡渗利湿、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清热除湿等不同。调气与除湿须并用,调气有助于湿邪的祛除,化湿亦可令中焦气机条达,升降有序。调气除湿合用,可使脾胃运化正常,气机调畅,脾胃病以此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和FISH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自愿参与NIPT检测孕妇4807例,对NIPT检测结果高风险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分析对NIPT结果进行验证,对NIPT检测结果低风险者进行常规随访。结果 4787例孕妇共检出65例(1.34%)染色体数目异常高风险胎儿,包括1例13-三体、8例18-三体、18例21-三体,38例性染色体异常。59例孕妇接受进一步的羊膜腔穿刺术及产前诊断,穿刺率为1.23%(60/4787)。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1例13-三体、6例18-三体、16例21-三体和13例性染色体异常胎儿,阳性预测值分别是:100%、85.7%、88.9%和39.4%。NIPT检测结果提示2例21-三体嵌合体和1例18-三体嵌合体,利用FISH技术检测均证实为低比例嵌合体。其中345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NIPT检测出6例高风险孕妇经产前诊断确诊,其余为低风险孕妇通过常规随访得到验证。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特异性,联合FISH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确诊染色体非整倍体,值得临床应用推广,降低先天性缺陷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热疗体外抑制人大肠癌细胞增殖的效果,以确定联合方案是否具有协同效应。方法: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ar)法测定单独或联合应用伊立替康与热疗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方案对LOVO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根据Veleriote法判断热化疗联合的作用效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伊立替康化疗或单纯热疗作用相比.伊立替康与43℃热疗联合后对LOVO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24h时流式细胞仪检测LOVO细胞的凋亡情况发现,热疗组、化疗组和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伊立替康与热疗联合对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这可能与细胞凋亡的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静脉瘘(coronary artery fitsula,CAF)是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某一心腔或血管腔之间存在异常通道,临床罕见报道。我院采用电解脱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封堵术成功治愈2例伴心绞痛症状的CAF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