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大黄-柴胡药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采用Excel、 GraphPad Prism软件分析相关方剂基本信息,IBM SPSS Modeler、VOSviewer、Cytoscape软件对配伍中药性能、功效、关联规则、方剂主治等进行数据挖掘,并从高频的方剂、高频归经、药物用量及比例3个维度考察组方用药规律。结果 共得到646首方剂,甘草、黄芩、赤芍、当归、栀子等99味中药的配伍频次≥20次,性味以寒性,苦、辛、甘味为主,大多归肺、肝、胃经,功效以清热、解表、补虚为主,主治应用包括虚劳、目赤肿痛、骨蒸、黄疸等。黄芩-栀子-赤芍-甘草关联度最高,是组方核心药物。归肺经中药以柴胡主药,配伍甘草、黄芩等;归肝经中药以大黄、柴胡为主药,配伍赤芍、当归、鳖甲等;归胃经中药以大黄为主药,配伍甘草、枳壳、黄连等。大黄、柴胡用量均主要在3~15 g范围内,比例以1∶1最多,相关方剂组成以黄芩、栀子、赤芍等中药为主,主要治疗目赤肿痛、闭经等。相关方剂在防治肝系疾病方面的应用最多。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大黄-柴胡药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可为科学指导其临床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当归与糖皮质激素及其合用对哮喘小鼠肺组织HMGB1 的表达及阴虚症状的影响。方法:小鼠随 机分为6 组(n =12),采用卵蛋白致敏、激发来复制哮喘模型、利用氢化可的松来复制阴虚模型,观测受试药缓解阴虚症状(进 食及饮水量、体重、自主活动)与平喘(哮喘行为学、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学)等作用,同时探讨当归与激素及其合用治疗哮喘的 机制(细胞因子、HMGB1)。结果:8 g/ kg 当归与0.05 g/ kg 氢化可的松及其合用可明显缓解哮喘发作及其症状,提高肺功能, 抑制炎性细胞浸润、改善肺组织病理学,降低BALF 中TNF-α、IL-1β及IL-6 水平,当归与氢化可的松合用后可抑制肺组织 HMGB1 的高表达。同时,当归与氢化可的松合用后可缓解糖皮质激素所致小鼠进食及饮水量增加、体重下降、自主活动增多 等阴虚症状。结论:当归与激素及其合用具有明显的平喘作用,抑制HMGB1 通路是当归与激素合用后的平喘机制之一;同时 当归与激素合用后可缓解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阴虚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含羌活治疗目疾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 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筛选相关方剂,建立临证方药数据库,分别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0、Origin Pro2021、Tableau 2022.2软件从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用量规律等方面分析用药特点。结果 共得到344首方剂,主要出自唐、宋、明、清代,其中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共138味,常与防风、甘草、川芎、当归、菊花、荆芥配伍,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归经频次依次为肝经、肺经、脾经、肾经,功效以清热、解表、补虚为主。通过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组合,涉及主治病症256种,包括目翳、目赤、目痛等54种眼部疾病;羌活治疗目翳的用药剂量比治疗目赤和目痛的更高,而川芎、当归的更低,并且均主要分布在3~15 g内。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含羌活治疗目疾方剂的用药特点,可为相关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祖师麻干浸膏粉及不同萃取部位的皮肤刺激性,并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刺激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观察连续给药7 d和停药后3 d皮肤状况。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查询祖师麻刺激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等数据库收集疾病靶点。运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将核心靶点与祖师麻刺激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祖师麻干浸膏粉低、中剂量组对破损皮肤有轻微红斑、水肿反应;祖师麻干浸膏粉高剂量组、石油醚部位和二氯甲烷部位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有轻微红斑、水肿反应;乙酸乙酯部位和水层部位均无红斑、水肿反应。2)从祖师麻活性成分中筛选出7种刺激性成分,通路富集的主要通路为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增殖的肉瘤基因(Ras)信号通路、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端粒结合蛋白(Rap1)信号通路和松弛素(Relaxin)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育阴软肝颗粒剂对大鼠肝纤维化及其阴虚证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多因素复制肝纤维化动物造模,通过观测大鼠肝纤维化指标(ALT、AST、肝指数、肝组织病理学、羟脯氨酸及胶原蛋白等)与阴虚指标(进食与饮水量、自主活动、体重、cAMP、cGMP等),研究育阴软肝颗粒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防治作用。结果 6.2~24.8g·kg-1 剂量范围内的育阴软肝颗粒剂能降低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及肝指数,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及胶原蛋白的含量,缓解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学变化;同时,育阴软肝颗粒剂能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饮水量,增加体重,减少活动次数与站立次数,降低cAMP及cAMP/cGMP,缓解阴虚症状。结论 多因素复制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有一定的阴虚症状;育阴软肝颗粒剂对肝纤维化及其阴虚证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鳖血柴胡炮制前后“物质-效应”变化,阐释炮制对其“清肝退热”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中药非靶标代谢组学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阐释物质基础变化与“清肝退热”作用相关性;通过2,4-二硝基苯酚致发热大鼠模型及肝脏代谢组学评价鳖血柴胡的解热作用,阐释效应变化与“清肝退热”作用相关性。结果 鳖血柴胡炮制前后的物质基础变化,在中医证候学上更侧重影响肝经,与风热、火热、湿热、血热等热证呈现证素相关性。解热药效学显示鳖血柴胡具有与生柴胡相似的解热作用,并对发热过程中的肝脏代谢物的影响较显著,具有肝脏损伤保护的优势。结论 “物质-效应”的代谢组学变化显示,炮制可促进鳖血柴胡“清肝退热”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UHPLC-Q-TOF-MS分析鳖血柴胡炮制前后药效物质的变化,结合生物信息分析阐释鳖血柴胡炮制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 采用UHPLC-Q-TOF-MS技术和多元变量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对鳖血柴胡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PubChem、STITCH、SwissTargetPrediction、SEA、Metascape和SymMap数据库对鳖血柴胡炮制前后的"差异成分-靶点-功效-中医证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鳖血柴胡炮制后松脂素、山奈酚素、鸟嘌呤核苷、淫羊藿苷F2、柴胡皂苷BK1、柴胡皂苷D、异土木香内酯等37种成分发生了明显改变,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差异成分相关靶点主要富集定位在肝脏、骨髓、小肠、脾脏等组织,靶点功效主要与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质磷酸化、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激素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相关,与肝气郁滞、风热、火热、肝肾亏虚、阴虚阳亢、肝风等中医"肝阴虚"类证候呈现相关性,显示其主入肝经,侧重于疏肝解郁、疏散肝经风热、清肝泻火、滋补肝肾、滋阴潜阳、平肝息风等功效。结论 鳖血柴胡炮制前后药效物质及药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变化与"肝阴虚"相关证候有明显的关联性,提示基于"柴胡劫肝阴"理论的鳖血柴胡炮制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