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63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9篇
  1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及胎膜早破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足月妊娠者及96例胎膜早破者随机分成米非司酮引产组(A组)和催产素引产组(B组);A组首先口服米非司酮50mg,间隔11小时再服25mg,总剂量可达150mg;B组用催产素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8滴/min开始,以后根据宫缩情况调节速度。结果米非司酮组与催产素组两组产程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P〈0.001),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胎儿宫内窘迫率有显著差异,两组引产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但A组成功率较高。结论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及胎膜早破引产成功率高,能明显缩短产程,方法简便,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2.
青少年睾丸微石症3例超声表现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少年睾丸微石症 (TM)的超声表现与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检查 ,同时确定有无其它阴囊疾病 ,追踪病史。结果 青少年TM超声表现与成人相同 ,都表现为双侧睾丸内弥漫、散在、对称的直径在 2mm左右的无声影小光点。睾丸大小与正常者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病理改变为曲细精管内脱落的上皮细胞、糖蛋白、沉积的胶原纤维形成的钙化碎屑。结论 青少年TM无特异症状和体征 ,超声检查能确诊。定期随访可预测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3.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2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颈动脉体瘤二维超声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处见实质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边缘规则或呈分叶状。肿瘤较小时,多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使颈内、外动脉间距增大,形状多较规则;肿瘤较大时,常围绕血管生长。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所有肿瘤内均可见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以动脉血流为主,能清晰地显示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颈动脉体瘤具有无创、安全、特异性强等特点,有利于同颈部其他性质包块的鉴别诊断,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描述骨折或骨转移所致单椎体塌陷性病变的MRI表现,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单椎体塌陷性病变行MR检查,其中29例临床证实,4例穿刺活检证实,良性13例,恶性20例,分析其MRI表现.结果与良性病变相比,恶性者常伴瘤周水肿,边界模糊,受累椎体鲜有残存骨髓影,受侵附件多呈膨胀性改变,常伴椎旁软组织影,强化欠均匀,追随观察病灶增大变多或无明显改变.结论 MRI能较好鉴别单椎体塌陷性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后支架管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随访的TIPSS术后患者行X线门脉造影,并根据造影情况作支架管球囊成形术或重新置管。门脉造影前或后2周内行常规彩色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45例患者X线门脉造影证实有17例支架管功能障碍(15例狭窄,2例闭塞)。常规彩色超声检出20例支架管功能障碍(15例狭窄,5例闭塞),其敏感性为65%,特异性为67%,阳性预测值为55%,阴性预测值为76%。超声造影检出16例支架管功能障碍(14例狭窄,2例闭塞),其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89%,阳性预测值为81%,阴性预测值为86%。结论超声造影较常规彩色超声能显著提高判定支架管功能障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6.
朱峻岭  梁燕  谷晓林  亓勤德 《新医学》2003,34(10):635-636
1病历摘要见本刊2003年第7期451页。2临床讨论2.1本病例临床特点该患者的临床特点为:①青年男性,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抽搐1年,近半年逐渐出现记忆力下降;②构音不清,双上肢静止性震颤,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障碍;③低血钙、低血镁,高血磷,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明显增高,血铜及血清铜蓝蛋白正常;④X线示部分胸椎椎体骨质疏松,脑电图示左颞、顶、枕叶棘慢波,CT无异常,未见基底节钙化;⑤抗癫癆药物治疗2.5个月,症状控制不良。2.2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本病例的临床特点,主要考虑以下几种疾病。肝豆状核变性该病是遗传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究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50例,活动期31例,非活动期19例,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的患者均给予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进行检查,观察所有患者之间的检查结果。结果活动期的患者,IgG和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检查结果中C3和C4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非活动期的患者,检查报告中IgG和Ig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之间免疫性各项指标阳性检测对比,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给予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不仅能够有效的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且对预后有一定的检测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护士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上海市8个区抽取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社区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33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上海市社区护士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总均分为(96.61±22.93)分;职称、对老年护理工作喜爱度、目前工作胜任度以及是否有过二三级医院或站点工作经历、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是社区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上海市社区护士具备一定的为社区老年人服务的护理能力,但仍存在不足,需要开展针对性培训并结合激励政策加以提升。  相似文献   
69.
高频超声乳腺回声紊乱中良性增生性病灶的识别与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腺回声紊乱中良性增生性病灶的高频超声图像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探讨超声对乳腺良性增生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高频超声检测的228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并与其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归纳228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分为5类:增生性斑块形成137例、导管扩张或/和增生性囊肿形成4l例、乳腺弥漫性回声异常27例、增生性结节或包块形成17例、乳腺囊实性混合回声异常6例。超声诊断结论以图像特征分类结合相应病理改变分为: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组织增生;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乳腺囊实混合性增生。诊断符合率83.3%。结论 本组乳腺良性增生病灶的超声特征分类与其病理结构相关,超声对乳腺性增生病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超声显像对枪弹伤失活组织区域判定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显像技术判定枪弹伤失活组织区域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二维超声和能量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猪后肢软组织枪弹伤创伤弹道及其周围组织成像特点,并结合病理检查分析其声学基础。结果:(1)枪弹伤失活组织区之一的原发伤道伛在二维超声下有显著的特点,呈一走行清晰,内径不一,内部回声随时间延长而呈动态变化的管道状回声。(2)伤道周围组织超声显像特点与距伤道远近密切相关。距伤道较近区域(挫伤区,为失活组织)二维超声下组织纹理明显紊乱,能量多普勒模式下血流信号稀少,而距伤道较远区域(震荡区,为变性组织)血流信号丰富,表现为血管内径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并多以静脉信号为主,结论:综合应用超声显像技术可对枪弹伤失活组织区域俾一基本判定,促进枪弹伤救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