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赵红喜  柳杨 《安徽医药》2021,25(11):2154-2159
目的 探讨亚甲蓝对小鼠机械性脑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SPF级C56BL/6雄性小鼠,体质量范围为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机械性脑损伤组(SWI组,n=10)、亚甲蓝组(MB组,n=10)、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组(PDTC组,n=10)、亚甲蓝联合NF-κB抑制剂组(MB+PDTC组,n=10).利用针刺伤建立小鼠机械性脑损伤模型,MB组腹腔注射亚甲蓝1 mg/kg治疗.时间损伤严重程度(NSS)评分评价小鼠神经功能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检测脑内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Iba-1)、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脑内NF-κB p65,Iκ-α及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WI组相比,MB组小鼠神经功能明显改善;MB能够明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MB能减轻病理损伤;MB组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小鼠脑组织Iba-1、GFAP蛋白明显减少;同时,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降低,IκB-α蛋白表达升高;但是给予NF-κB抑制剂后,MB的治疗作用被抑制.结论 亚甲蓝能有效改善针刺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2.
近日,笔者到朋友老张家拜访,见老张一家五口人都在拉肚子。“倒霉透了,中午吃了点饺子后,全家人都感到肚子不舒服,还拉稀……”老张跟我说着话时,还用手捂着肚子。“肉是否新鲜?”笔者问。“绝对新鲜!”老张说道,“我买了这么多年的肉,这点经验还是有的……”“您想想看,这次包饺子跟过去包饺子在手工上是否有差别?”笔者再次追问。“没有啊……”老张想了想,自言自语道,“过去肉馅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不同针刺强度对类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弱刺激组及强刺激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注射法建立类痛经模型.空白组与模型组仅抓取固定,强刺激组采用粗针、深刺、施手法,弱刺激组采用细针、浅刺、不施手法,两组均刺...  相似文献   
34.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的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下面就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5.
目前,微板法筛查Rh血型因其简便、高效、可追溯等特点,满足了血站快速、准确、自动化检测大批量标本的要求,已在血站系统普遍应用.但笔者在应用微板法筛查Rh血型试验中遇到Rh(D)阴性被误判为Rh(D)阳性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老年人是大肠疾病尤其是大肠肿瘤的高发人群,结肠镜检查是检出大肠疾病的有效手段。我们对 272名老年人结肠镜检查随访分析,表明结肠镜检查在老年人大肠疾病的诊治中的重要作用。   1.资料和方法:对象为 272名在 3~ 10年前曾做过至少一次结肠镜检查的老年人,做结肠镜复查;男 181名 ,女 91名;年龄 60~ 84岁,平均 67. 2岁。随访时间 3~ 10年,平均 5. 1年;接受检查次数 2~ 5次,平均 2. 7次。同时对 45名无下消化道症状、从未做过结肠镜检查的老年人(平均 65. 6岁)首次结肠镜检查的结果作为对照。   2.结肠镜检出的疾…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Embase、Scopus、中国知网(CNKI)、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收载的替格瑞洛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检索时间为2011年1月-2019年7月。结果: 检索到14篇共15例关于替格瑞洛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个案报道,以男性为主(10例,66.67%),年龄50岁及以上患者12例(80%)。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的是负荷剂量1 h后;最长为用药后2个月。其中10例(66.67%)患者在用药后10 h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后有3例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1例患者在出院前植入永久性双腔起搏器,其他11例患者分别通过停药、继续用药、换用其他药物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结论: 替格瑞洛可能通过抑制红细胞对腺苷的摄取,升高细胞外液腺苷的浓度,而引起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对于传导系统已经受损的患者,临床上在联合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临床合理使用替格瑞洛的同时,应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调查我院小儿肿瘤科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小儿肿瘤科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的住院患儿300例,依据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文献,分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300例患儿共计医嘱625 9条,涉及药品228种。300例患儿中,超说明书用药的患儿188例(62.67%),超说明书用药医嘱1 007条(16.09%),超说明书用药涉及药品49种。结论:我院小儿肿瘤科普遍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给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呼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管,关注儿童用药,杜绝不必要的超说明书用药。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褪黑素联合γ射线照射对体外和体内人结肠癌HCT 116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褪黑素在人结肠癌HCT 116细胞辐射敏感性中的作用。 方法 将人结肠癌HCT 116细胞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褪黑素组(给予褪黑素,给药浓度为1 mmol/L,给药时间为2 h)、照射组(接受6 Gy γ射线照射)及褪黑素+照射组(在照射前2 h给予褪黑素,给药浓度为1 mmol/L,然后接受6 Gy γ射线照射)。体外实验:人结肠癌HCT 116细胞分别进行2、4、6、8 Gy照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人结肠癌HCT 116细胞进行6 Gy照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 h后细胞周期以及24 h和48 h后细胞的凋亡;采用彗星实验检测2 h后细胞DNA的损伤。体内实验:将人结肠癌HCT 116细胞接种于裸鼠体内建立肿瘤模型,检测结肠癌瘤体体积和瘤体质量的变化并计算抑瘤率。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①体外实验:照射前给予褪黑素处理的人结肠癌HCT 116 细胞的克隆形成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05);褪黑素+照射组停留在G2期的人结肠癌HCT 116细胞比例显著增加(53.04%±4.67%),与照射组(42.83%±7.10%)和褪黑素组(12.95%±0.9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20.66,P=0.017、P<0.01);褪黑素+照射组在处理后24 h和 48 h大量人结肠癌HCT 116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达到(12.15±0.41)%和(30.57±1.91)%,与照射组(9.00%±0.70%、8.69%±0.71%)和褪黑素组(3.03%±0.42%、12.56%±0.8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6、17.75、29.12、14.80,均P<0.01);褪黑素+照射组HCT 116细胞的尾部DNA含量、尾长、尾矩和Olive尾矩均明显高于照射组(t=4.72、4.16、4.74、4.50,均P<0.01)和褪黑素组(t=20.27、22.80、13.81、18.85,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体内实验:褪黑素+照射组结肠癌生长速度减慢,到处理后的第15天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照射组和褪黑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2.72, P=0.006、P=0.021);褪黑素+照射组抑瘤率最高(54.7%±8.0%),远远高于照射组和褪黑素组(t=7.50、4.12,均P<0.01)。 结论 褪黑素联合辐射对人结肠癌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提高了细胞对γ射线辐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抗凝血酶Ⅲ、CD5抗原样蛋白、补体C3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抗凝血酶Ⅲ、CD5抗原样蛋白及补体C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抗凝血酶Ⅲ(401.21±21.21)mg/L和补体C3(101.09±12.50)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2.52±25.45)、(115.21±21.01)mg/L,CD5抗原样蛋白(196.13±43.2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8.21±31.12)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清学指标、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