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5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中药肉桂(Cinmamomum cassia Pres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解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别鉴定为1):(-)开环异落叶松脂醇,2):(-)异落叶松脂素,3):Erythro-1-C-syringylglycerol,4):2-甲基-3,5-羟基色酮,5):浙贝素,6):松柏醛,7):肉桂酸。结论:其中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2.
王静  姚长良  张建青  李佳媛  姚帅  果德安 《中草药》2022,53(11):3286-3294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人参配方颗粒标准汤剂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表征,阐明人参配方颗粒的化学物质基础,并建立指纹图谱方法对人参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人参配方颗粒标准汤剂的质谱数据,通过MS DIAL软件辅助解析、数据库检索和对照品比对等方法快速分析人参配方颗粒标准汤剂化学成分。并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乙腈-0.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建立人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方法。结果 从人参配方颗粒标准汤剂中共鉴定出57个化合物,包括皂苷25个、氨基酸及其衍生物12个、碱基及核苷5个、其他类成分15个。建立的人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分别为人参皂苷Rg1、Re、Rf、Rc、Ro、Rb1、Rb2、Rd。指纹图谱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不同厂家不同批次人参配方颗粒的成分基本相同,仅含量上存在一...  相似文献   
53.
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的发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中药和天然药物进行活性成分研究是新药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开展的针对脑功能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真菌病等重大疾病的中药和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发现的最新成果,包括肉苁蓉、远志、龙血竭、黄芪、观光木、土槿皮酸、紫杉烷类衍生物、黄烷类衍生物等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优化人参多糖提取、水解和衍生化工艺,探讨人参及近缘种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抗氧化应激活性。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水解及衍生化条件,并进行单糖组成分析;构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评价人参属多糖抗氧化应激活性。结果提取工艺优选为100℃,4h,料液比1∶15,乙醇浓度85%;6种人参属药材中总多糖含量为14.59%-35.58%。水解:TFA浓度2 mol·L-1,110℃水解5 h;衍生化:PMP浓度0.3 mol·L-1,70℃反应30 min;主要单糖组成: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经红参和珠子参多糖处理后的细胞活性及GSH-Px、SOD相对含量回升,丙二醛相对含量减少。结论 人参及其近缘种的单糖类型基本一致,但其含量具有一定差异。红参和珠子参多糖具有减缓H9c2细胞中由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的潜力。研究结果为人参属药材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5.
四川红景天属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四川产红景天属Rhodiola 22种植物和它们的分布、生境及药用情况,其中有一新种,并编制了这些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6.
阐述了如何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发挥作用等若干问题;细胞工程在生产资源匮乏的贵重中药有效成分方面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生产中药中蛋白和多肽类有效成分、中药作用机理研究、道地药材的道地性研究,抗病虫害植物的研制等方面的应用;生物转化、药物代谢在中药研究中的作用;发酵工程技术在菌类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综述了近10年来菊科植物皂苷类成分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8.
窄叶大黄蒽醌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窄叶大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通过化学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蒽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chrysophanol,Ⅰ)、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大黄素(emodin,Ⅲ)、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Ⅳ)、芦荟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aloe-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Ⅴ)和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Ⅵ).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窄叶大黄中分得.  相似文献   
59.
华东蓝刺头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华东蓝刺头为菊科蓝刺头属植物,其原植物学名为Echinops grijisii Hance.<中国药典>2000版将其作为中药禹州漏芦的原植物之一收录.其药用部位为根.  相似文献   
60.
中药注射剂优质标准的建立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品质,通过建立整体质量控制方法,能够反映中药注射剂的内在品质。该文采用一标多测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中间体和制剂中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的多成分定量控制方法,以评价产品品质。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以0.1%磷酸-乙腈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20℃,检测波长286 nm,以丹酚酸B为内参物,建立其与迷迭香酸、紫草酸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fs/i)。在建立的QAMS方法中,丹酚酸B与迷迭香酸、紫草酸的fs/i分别为0.58和0.94。采用该方法涵盖分析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中约80%~85%的药效物质;通过分析连续4年15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中间体和18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制剂中丹酚酸类成分含量,发现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中间体和制剂的丹酚酸B质量分数分别为77.1%~81.5%,70.5%~80.1%,迷迭香酸和紫草酸二者总质量分数约为6%;其中迷迭香酸与紫草酸的比例分别为(3.4∶1~10∶1)和(2.5∶1~5∶1),制剂中二者比例稳定性明显优于中间体。通过建立一标多测方法,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品质评价提供了的切实可行的整体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