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4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162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436篇
内科学   254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158篇
综合类   801篇
预防医学   420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41篇
  4篇
中国医学   269篇
肿瘤学   10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目的 分析拟诊小肠出血并行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检查患者的临床内镜特点及其小肠出血的病因。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拟诊小肠出血并首次行CE检查的全部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CE发现、临床诊断和病因等。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3例患者,1例(1.1%)患者发生CE滞留情况。患者年龄14~94岁,平均年龄(59.7±19.4)岁,男性58例(62.4%),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者37例(39.8%),住院患者87例(93.5%)。显性出血者较隐匿性出血者住院比例更高、血红蛋白浓度更低(P<0.05)。CE检出小肠炎性反应最多(53/93),小肠血管疾病次之(18/93)。74.2%(69/93)患者明确小肠出血原因,包括:NSAIDs相关性小肠病26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14例、克罗恩病 5例、不明原因小肠溃疡5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5例、门脉高压性小肠病4例、肠道寄生虫病4例、Meckel's憩室3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1例和小肠恶性血管球瘤1例。显性和隐匿性出血者分别有75.0%(51/68)和72.0%(18/25)患者明确了出血原因(P=0.769)。结论 CE对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小肠炎性反应特别是NSAIDs相关性小肠病是本中心引起小肠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结肠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6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TNBS组、辛伐他汀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造模后0~21 d,分别用辛伐他汀5mg/kg和20 mg/kg治疗)、治疗Ⅲ组和治疗Ⅳ组(造模后7~21 d,分别用辛伐他汀5mg/kg和20mg/kg治疗).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及疾病活动指数(DAI),对大鼠结肠行大体评分、组织学损伤及纤维化评分.RT-PCR检测Ⅰ型胶原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Ⅰ型胶原、CTGF和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1(p-MYPT-1)蛋白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NBS组大鼠结肠长度缩短,结肠质量增加,DAI评分、大体评分、组织学损伤及纤维化评分均显著升高,结肠组织中Ⅰ型胶原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辛伐他汀干预后,大鼠结肠长度和质量均有改善,DAI评分、大体评分、组织学损伤及纤维化评分、结肠组织中Ⅰ型胶原及CTGF的表达均比TNBS组降低,p-MYPT-1的表达在治疗Ⅰ组为0.68±0.22,治疗Ⅱ组为0.59±0.27,治疗Ⅲ组为0.71±0.20,治疗Ⅳ组为0.59±0.25,均低于TNBS组的0.97±0.30(F-5.169,P<0.05).4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有效防治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结肠纤维化,机制可能与抑制Rho激酶活化、下调CTGF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组织中嗜铬素A(CgA)和突触素( Sy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GEP-NET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CgA、Syn在GEP-NET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GEP-NET临床病理特征、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66例患者中Syn的阳性率为87.9%(58/66),高于CgA[71.3% (47/66),x2=5.63,P=0.02].64.6%(42/66)的患者同时表达CgA和Syn.GEP-NET组织中CgA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但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功能状态、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范围及远处转移均无关.Syn与上述所有参数均无关.CgA阴性组3年生存率为47%,明显低于阳性组(78%,x2=0.00,P=0.01).结论 Syn诊断GEP-NET的敏感度高于CgA,CgA对GEP-NET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分析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诊断的临床特点、分型的差异,以及FD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1600例消化科门诊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进行问卷调查,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诊断分型并归纳分析.结果 符合罗马Ⅱ标准的FD患者215例(13.44%),符合罗马Ⅲ标准249例(15.56%),两种标准对FD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76,P>0.05).罗马Ⅱ标准诊断的FD患者中71.16%(153/215)同时符合罗马Ⅲ标准;23.26%(50/215)患者有早饱、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中的至少一种,但不符合罗马Ⅲ标准.罗马Ⅲ标准诊断的FD中61.45%(153/249)同时符合罗马Ⅱ标准;28.92%(72/249)患者病程不符合罗马Ⅱ标准.按罗马Ⅱ标准分型,溃疡样型51例(23.72%),动力障碍型103例(47.91%),非特异型61例(28.37%).按罗马Ⅲ标准分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 190例(76.31%),上腹疼痛综合征(EPS)131例(52.61%),同时符合PDS和EPS诊断72例(28.92%).FD伴焦虑、抑郁者分别为17例(16.83%)和48例(47.52%).符合罗马Ⅲ标准FD患者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症状总积分最高(x2=49.637,P<0.05).结论 罗马Ⅲ标准更易理解和运用.FD患者常合并精神心理异常,可能加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评价普芦卡必利(2 mg,每日1次)对中国慢性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进行Ⅲ期临床研究,慢性便秘患者连续12周每日口服1次普芦卡必利(2 mg)或安慰剂.主要疗效指标为12周治疗期间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的受试者比例.关键次要疗效指标为治疗前4周内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的受试者比例.其他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每周平均SCBM次数、首次服药后出现第1次SCBM所需的时间、平均每周使用比沙可啶成灌肠剂的天数,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PAC-SYM评分及PAC-QOL评分的变化评价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及心血管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共筛选受试者446例,其中313例患者接受治疗,295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12周时,普芦卡必利组平均每周SCBM≥3次者的比例为39.4%,明显高于安慰剂组(12.7%,x2=29.50,P<0.01).治疗4周时,普芦卡必利组平均每周SCBM≥3次者的比例为40.0%,明显高于安慰剂组(13.3%,x2=28.58,P<0.01).患者总体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普芦卡必利组优于安慰剂组.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腹痛及头痛,基本为轻至中度,持续数天后即缓解.结论 普芦卡必利能显著且持续改善肠道功能,有效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的相关症状,用以治疗中国慢性便秘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6.
宋玉磊  林征  林琳 《胃肠病学》2012,17(2):79-82
大便失禁(FI)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以排便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肠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随着对FI病因和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临床诊治亦出现了新的进展。本文即从临床角度出发,参考近期国际上的FI诊治指南或共识意见,就本病的临床诊治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nesfatin-1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胃黏膜酸分泌的影响,探讨nesfatin-1对H+/K+-ATP酶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酶解法分离大鼠胃黏膜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法鉴定细胞.用不同浓度的nesfatin-1(10-4-10-1μmol/L)对胃黏膜细胞进行处理0、1、2、3、4h,设立空白对照组,以14C-氨基比林摄取为酸分泌指标,检测nesfatin-1对大鼠离体的胃黏膜细胞酸分泌的影响.用RT-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nesfatin-1对胃黏膜细胞H+/K+-ATP酶alpha(α)亚基和beta(β)亚基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Nesfatin-1在10-1μmol/L浓度下,在1、2h能够抑制离体培养的大鼠胃黏膜细胞的酸分泌.Nesfatin-1(10-1μmol/L)在1、2、3h均能够抑制H+/K+-ATP酶α亚基mRNA表达水平;在1、2h能够抑制H+/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esfatin-1(10-4-10-1μmol/L)作用胃黏膜细胞2h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α亚基和β亚基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esfatin-1(10-1μmol/L)在1、2、3h能够抑制α亚基蛋白表达水平;在2、3h能够抑制β亚基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esfatin-1(10-3-10-1μmol/L)作用胃黏膜细胞2h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α亚基和β亚基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Nesfatin-1能抑制离体培养的大鼠胃黏膜细胞的酸分泌,有可能是通过下调H+/K+-ATP酶α亚基和β亚基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水平影响酸分泌.  相似文献   
108.
食管癌的非手术治疗手段目前有放疗、化疗、中医药治疗.放疗及化疗都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化疗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消化系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使部分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甚至造成化疗疗程中断,影响治疗效果.中医药能明显减轻放化疗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就近年来放化疗结合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体外电场热疗对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对4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5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行体外电场热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5例患者中显效57例(60%),有效27例(28.4%),无效11例(11.6%)。总有效率为88.4%。结论体外电场热疗有助于改善Ⅲ型前列腺炎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严重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以提高TURP的安全性,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5—2013-12间1 668例实施TURP手术术后发生11例严重出血而再次手术止血的病例资料。结果 11例再出血患者经二次手术清除膀胱内血块,修整创面后均顺利恢复,随访3~6个月,均未再出现明显尿血。结论 TURP术后严重出血是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手术止血的重要原因,规范做好围手术期各项操作是减少或避免二次手术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