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女性患者,26岁,发现肝脏肿大及血糖升高6年余,四肢麻木、乏力4年,月经异常半年余,于2006年11月8日入院,患者1999年体检发现肝脏肿大及血精增高.曾予肝穿刺提示肝细胞脂肪变性,眼科裂隙灯检查未见K-F环,予胰岛素治疗后因血糖控制尚可自行停药,4年前出现四肢麻木、乏力,有手套袜子样感觉障碍在外院诊断为POEMS综合征,予地塞米松及营养神经等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42.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方法应用专业量表对350例脑卒中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估及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障碍、睡眠结构紊乱、日间过度睡眠、发作性睡病等;女性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女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总体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障碍、睡眠结构紊乱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日间过度睡眠、发作性睡病及其他类型的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估尿流动力学检查对神经源性下尿路功熊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34例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资料,按临床症状分储尿期症状组、排尿期症状组及储尿期与排尿期症状混合组,分析总结各组患者的尿动力特点.结果 以储尿期症状为主的患者全部都有膀胱感觉过敏及逼尿肌过度活动;以排尿期症状为主的患者90%(18例)逼尿肌无自主收缩,60%(12例)膀胱感觉减退;同时有储尿期及排尿期症状的患者55.5%(5例)逼尿肌无自主收缩,33.3%(3例)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33.3%(3例)膀胱感觉过敏,33.3%(3例)膀胱顺应性降低.结论 尿流动力学检查能明确神经损害后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模式,尤其是能够检查出膀胱顺应性是否降低,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更好地保护上尿路功能.尿流动力学检查在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中是可靠及必要的.  相似文献   
44.
病人 男,31岁.发现心脏杂音2年,间歇性发热伴胸闷2个月.查体:体温37.8℃,心界扩大,可闻及心尖部3/Ⅵ级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3肋间轻度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相似文献   
45.
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2002年1月~2008年6月间收治连续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127例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VAP与否将其分为VAP组及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并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VAP总发病率5.1%,发生VAP患者死亡率为28.1%.单因素分析显示:VAP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围手术期血液制品用量、术后CSICU入住天数(P<0.001)、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率、气管切开率(P<0.01),大动脉手术率、术后死亡率(P<0.05)均高于对照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氧合指数(PaO2/FiO2)低于对照组(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120 min(OR=6.352,P=0.000)、术后PaO2/FiO2低于300 mm Hg(OR=3.642,P=0.017)、血液制品用量≥1500 mL(OR=5.083,P=0.039)、机械通气时间≥5 d(OR=9.074,P=0.047)、气管切开(OR=19.899,P=0.021)与VAP的发生明显相关.64例VAP患者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60.8%),革兰阳性菌19株(18.6%);真菌21株(20.6%).结论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时间长、术后低氧血症、大量血液制品应用,长时间机械通气和气管切开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6.
李宇春即将于年底发行的首张精选集《N+1》,其中收录了多首李宇春精心挑选出来的歌曲,并进行了重新编配。而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全新未发表作品《一开始就知道》,众多歌迷都对这首新歌翘首期盼,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这首歌并不是一首“新歌”.而是在一年前就已录好的“老”歌。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医用X射线诊断对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健康的影响。方法根据GB4792-84、GB8279-87监测和评价。结果2000~2002年X射线诊断机超标台数分别为66、59、74台,超标率分别为27.27%、32.20%、50.00%;2000~2002年防护区超标率省级医院分别为:6.34%、13.45%、21.36%,市县级分别为:15.22%、16.67%、31.58%,乡镇级分别为32.61%,11.90%,31.34%;X射线诊断机辐射剂量监测中,候诊门的辐射剂量水平最高,若按每天曝光1h计算(工作量最高限),候诊门的年累积剂量2000~2002年分别为:4.28±14.66、3.56±13.95、4.91±17.02mSv,邻室和走廊的年累积剂量分别为:1.75±4.08、3.07±12.86、1.24±2.10mSv,传片箱2002年为2.26±5.16mSv,均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公众年剂量限值1mSv。结论应补充医用X射线诊断机机房面积和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基础资料;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射线装置的防护监测,从而更好的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人群的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含有泊洛沙姆的自制鞘液在Sysmex UF-100尿液沉渣分析仪上的应用情况。方法:含有泊洛沙姆的自制鞘液与原装进口鞘液对新鲜尿液标本及进口配套质控物作对比实验。结果:自制鞘液与原装进口鞘液的各项检测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制鞘液替代原装进口鞘液在UF-100尿液沉渣分析仪上使用可达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麻痹性斜视引起的复视进行棱镜光学矫正,探讨棱镜矫治复视的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我院对24例麻痹性斜视所引起复视病例进行棱镜矫正处理的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21例能接受棱镜矫正,在配戴棱镜后恢复稳定双眼视觉功能,消除复视的症状;17例患者配戴棱镜一年后出现“棱镜适应”反应。结论科学运用棱镜矫正部分麻痹性斜视引起的复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同时要注意“棱镜适应”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托品酰胺滴眼液对眼睫状肌麻痹效果的客观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客观观察托品酰胺滴眼液的睫状肌麻痹效果.尝试对临床上如何更科学地使用托品酰胺滴眼液进行验光检查作出客观评价和指导。方法利用移近法、负镜法、“shin-Nippon Auto-Refractor”三种主客观方法测量21例(42眼)受试者在滴用托品酰胺后的调节幅度变化情况,分析托品酰胺的睫状肌麻痹效果和药效动力学。结果使用客观测量方法评价托品酰胺的药效动力学时.最佳睫状肌麻痹效果在第一次滴药后第45分钟出现残余调节M=(0.40±0.26)D,在同一时间用移近法所得的平均残余调节M=(1.80±0.60)D,负镜法所得的平均残余调节M=(1.62±0.42)D,三种方法测量残余调节的结果显示主观与客观测量方法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5%托品酰胺滴眼液是一种有效的睫状肌麻痹剂,适合正常人群(含轻度近视)眼科屈光检查时使用,同时应注意主观调节检查的缺陷,尽量使用客观检查结果作为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