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了解广东省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7—12月在东莞和中山共7家医院招募性病就诊者,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史、性病实验室检测等信息,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 056名女性就诊者中,有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93人(8.8%)。≤25岁者感染率(12.5%)明显高于26~40岁(9.7%)和41岁以上者(1.8%)(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0.214)、月收入(OR=0.415)、近半年安全套使用(OR=0.292)、近一年性病症状(OR=15.495)、本次就诊检测梅毒(OR=0.109)可能与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存在关联。结论广东省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较高,应根据不同就诊者的人群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2.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人群特征孕妇孕期抑郁与早产的关联性,为实现更有针对性的孕期抑郁心理保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于孕中期(13~27周)使用抑郁自评表(PHQ-9)进行孕期抑郁症状的评估, 评分≥5分为抑郁诊断标准。通过深圳市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和妊娠结局。采用 Cox风险比例 模型分析孕期抑郁与早产的关联性。进一步按产妇年龄、户籍类型、教育程度和胎儿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共纳入 7626名孕妇,孕期抑郁检出率为4.50%,早产发生率为5.3%,其中抑郁组孕妇早产发生率(7.6%)高于正常组(5.2%)。 多因素 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孕期抑郁显著增加早产的发生风险(HR=1.58,95%CI:1.06~2.36)。在亚组分析中, 相比其他亚组,<35岁人群、深圳户籍、大学及以上学历和胎儿为女性的孕妇,其孕期抑郁与早产的关联性更加显著。 结论 孕期抑郁显著增加早产的风险,<35岁人群、深圳本地户籍、大学及以上学历和胎儿为女性的孕妇中由于孕期抑 郁导致早产的可能性更大,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群孕期抑郁的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脑瘫合并智力障碍的效果。方法:将90例脑瘫合并智力低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头针组、常规治疗+头针+耳穴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常规+头针治疗、常规+头针+耳穴治疗。比较治疗后1、3个月三组Gesell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评分,用智力发育指数(DQ)表示。结果:治疗后1个月,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头针组患儿DQ分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头针+耳穴组患儿DQ分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3个月,三组患儿DQ分值显著提高。其中,常规治疗+头针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头针+耳穴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头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针或加用头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加用头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加用头针治疗。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究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痛觉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新生期给予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刺激建立IBS大鼠模型,检测腹外斜肌对结直肠扩张的放电幅值来评估大鼠是否出现内脏痛觉敏化。观察鞘内注射SB203580后大鼠内脏痛觉敏感性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鞘内注射SB203580后大鼠脊髓胸腰段和腰骶段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大鼠相比,新生期伤害性刺激可致成年IBS大鼠内脏痛觉敏感性显著增高(P0.05);IBS大鼠腹外斜肌对40与60 mm Hg结直肠扩张压力的放电反应在鞘内注射10μg SB203580后较注药前显著降低(P0.05);然而正常对照大鼠鞘内注射等量SB203580前后在相同压力下腹外斜肌放电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与溶媒组相比,鞘内注射10μg SB203580后IBS大鼠脊髓胸腰段及腰骶段BDNF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可以缓解IBS大鼠的内脏痛觉敏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脊髓胸腰段及腰骶段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价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的连续7例急性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改良溶栓治疗脑梗死(mTICI)血流分级评估术后血管再通情况,改良Ran...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急性小脑、小脑脚梗死的MRI分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5例小脑、小脑脚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分析,并对MRI表现按动脉支配区进行分型。结果 小脑下后动脉(PICA)区梗死23例,小脑下前动脉(AICA)区梗死13例,小脑上动脉(SCA)区硬死9例;小脑脚型16例,小脑脚小脑型17例,小脑型12例;各类型的临床表现均有其特点。结论 MRI分型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基于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信号通路观察膜肾颗粒对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挑选15只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利用改良Border法建立膜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组和膜肾颗粒低、高剂量(1.85、7.38 g/kg)组。观察大鼠一般状态,采用双缩脲比色法检测大鼠造模前、造模后、给药结束后24 h尿蛋白定量(urinary protein quantity,UTP);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电针对肥胖胰岛素抵抗(OIR)大鼠下丘脑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抑制剂α(IκBα)/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OIR的机制.方法:从42只Wistar雄性大鼠中随机挑选8只作为正常组,剩余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OIR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59.
总结杨洪涛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皮肤瘙痒的经验,提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风、湿、毒、瘀为标,主张急则治标缓则兼顾,治疗上巧用经方麻桂合剂以发汗散邪,调和营卫,内外并治,卓有成效。并附验案二则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