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度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模型大鼠肺组织中蛋白C(protein C,PC)及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含量的影响.方法:对27只体质量为200~250 g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联合0.9%氯化钠溶液灌洗法制作重度脓毒症诱导的ALI/ARDS大鼠模型,以PaO2/FiO2≤300作为ALI/ARDS模型大鼠纳入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司他丁5万U/kg组、乌司他丁10万U/kg组,每组9只.各组均在造模成功后立即予乌司他丁或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乌司他丁5万U/kg组予乌司他丁5万U/kg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万U/kg组予乌司他丁10万U/kg静脉注射,对照组予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持续时间为10 min.造模后1、2、3h分批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制备组织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其PC及APC含量.结果:(1)乌司他丁10万U/kg组大鼠造模后1、2、3h肺组织PC的含量分别为(5196±981)ng/mL、(6156±1256) ng/mL、(6481±1141) ng/mL,均高于乌司他丁5万U/kg组[(3691±812) ng/mL、(4367±1547)ng/mL、(5313±1356)ng/mL]和对照组[(3676±579)ng/mL、(3248±851)ng/mL、(3188±1808) n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乌司他丁10万U/kg组大鼠造模后1、2、3h肺组织APC含量分别为(2798±380)ng/mL、(2964±731)ng/mL、(3156±805)ng/mL,均高于乌司他丁5万U/kg组[(1596±516)ng/mL、(1994±196) ng/mL、(1712±456)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1459±395)ng/mL、(1300±348)ng/mL、(1141±318)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PC和APC含量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有助于提高重度脓毒症诱导的ALI/ARDS模型大鼠肺组织PC和APC的含量,并呈剂量依赖趋势,它可能对脓毒症诱导的ALI/ARDS大鼠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肾康颗粒中延胡索乙素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乙腈- 1%醋酸铵缓冲液(pH 5.0±0.02) (12:28:6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3 nm.结果延胡索乙素在0.077 76~1.555 20 μg线性良好(r=0.999 9),样品平均加样回收率和RSD值分别为99.6%、1.91%.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肾康颗粒中延胡索乙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5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的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糖肽类抗菌药)的浓度.方法 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VP-ODS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 3.2)=6.5:8.5:85,流量0.8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36 nm;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为内标.结果 血清万古霉素在1-100 mg·L-1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Y=24.09x-0.08(n=7,y=0.9993),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10%.结论 该测定方法可靠,可用于临床血清万古霉素的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54.
55.
三腔管压迫止血是抢救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紧急措施之一.三腔管压迫止血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但导致食管气管瘘却极少见,现将我院1984年以来所遇到的2例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例1 患者男,40岁.1984年2月19日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第三次入我院治疗.住院后经脑垂体后叶素静点、去甲基肾上腺素口服、输血、补液等项治疗后,病人仍呕血、黑便.于入院后10小时行三腔管压迫止血.下管过程顺利.胃气囊充气250ml.压力为8.0kpa,食道囊充气100ml,压力的5.3kPa.牵引锤重300g;牵引角度为45度.每24小时放气、解除牵拉一次,间歇半小时后继续充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介绍一款新颖的便携式光电比色计。它可以仅仅使用电池支持来工作。具有节约电能,便于携带,不需预热,快速检测等特点。该机的用途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去氢木香内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去氢木香内酯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采用瑞特-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情况及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4和CD11b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JAK-STAT通路、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4.0、6.0、8.0、10.0、12.0μmol/L)去氢木香内酯作用24h均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510,P<0.05)。5.0、10.0μmol/L去氢木香内酯作用24h后,K56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1±3.8)%、(29.6±4.3)%,较对照组的(3.1±0.5)%升高(F=83.255,P<0.05)。5.0、10.0μmol/L去氢木香内酯作用24h后,K562细胞的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7.0±3.2)%、(28.8±3.9)%,较对照组的(9.1±2.3)%升高(F=161.598,P<0.05);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8.1±3.9)%、(61.0±5.4)%,较对照组的(39.6±3.6)%升高(F=192.356,P<0.05)。2.5、5.0μmol/L去氢木香内酯作用72h后,K562细胞的CD14表达率分别为(28.6±3.9)%、(41.1±4.4)%,较对照组的(3.1±0.5)%升高(F=132.811,P<0.05);K562细胞的CD11b表达率分别为(42.4±5.0)%、(61.2±5.7)%,较对照组的(4.2±1.1)%升高(F=179.553,P<0.05)。去氢木香内酯能够降低JAK2、STAT5、cyclinE、CDK2、cyclinA、CDC25C、cyclinB1、CDK1及bcl-2蛋白表达,上调p21及bax蛋白的表达。结论去氢木香内酯能够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可能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凋亡及分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针刺与口服中药方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失眠患者145例,取镇静安神组穴(四神聪,神门(双),三阴交(双))针刺,并口服镇静安神口服液,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改善情况.结果:针药并用治疗后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PSQI因子分数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镇静安神针法与镇静安神口服液并用治疗失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筛窦进路利用自体鼻中隔软骨修复因外伤而致的眶纸板缺损的适应症和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眶壁骨折患者,其中单纯眶纸板骨折28例,眶纸板骨折缺损+鼻骨骨折8例。全麻下经鼻内镜暴露眶内侧纸板缺损区域,根据纸板缺损的面积取自体鼻中隔软骨修复。并总结分析其疗效。结果:36例有眼球运动障碍患者,32例恢复正常,4例仍有不同程度复视;29例并发眼球内陷者,25例得到充分矫正,4例较术前明显改善。8例鼻骨骨折同时复位,手术均工期修复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伴有眼球内陷大于3mm的眼球运动障碍的击出性眶壁骨折应在伤后1~4周内手术,内镜下术区暴露充分,自体鼻中隔软骨的修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影响中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主动性学习因素的调查,探讨喜欢专业程度、学习动机、教师讲课方式、课前预习、上课时的掩饰性、作业完成情况厦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