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培养雪莲总黄酮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TNF-α、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及细胞 C57BL6J小鼠,雄性,体重16~18g,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L929细胞,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甄永苏教授惠赠.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随机均分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组(观察组)或血液透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测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IL-1、IL-6、TNF-α和CRP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IL-1、IL-6、TNF-α和CRP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34.
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泻下、解热、抗炎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泻下、解热、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炭末排出时间测定法和排便频度试验观察不同采收期、不同炮制方法的铨水大黄泻下作用,以干酵母致大鼠发热试验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解热作用的影响,用角叉菜胶致足肿胀法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抗炎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采收期、不同炮制方法的铨水大黄,首次排出黑便时间明显缩短,排黑便个数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1,2年生铨水大黄组与3年生铨水大黄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酒蒸,酒炒大黄组与3年生铨水大黄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生大黄组1~10 h均明显抑制体温升高,酒蒸大黄组0.5~8 h明显抑制体温升高,酒炒大黄组1~8 h明显抑制体温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生大黄组、酒炒大黄组致炎后0.5~4 h、酒蒸大黄组致炎后0.5~1 h大鼠足肿胀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不同采摘期、不同炮制的铨水大黄均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3年生作用强于1,2年生,铨水大黄经炮制后泻下作用有所减弱;不同炮制的铨水大黄均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5.
青鹏膏剂对豚鼠瘙痒及湿疹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青鹏膏剂对豚鼠瘙痒及湿疹模型的影响。方法:豚鼠用磷酸组织胺致痒,观察青鹏膏剂0.48,0.24,0.12 g.kg-1经皮给药3 d后的豚鼠各给药组的致痒阈;造成豚鼠湿疹模型,青鹏膏剂0.48,0.24,0.12 g.kg-1经皮给药10 d后观察综合评分,测定血清中IL-2,IL-4,TNF-α,IFN-γ水平,取背部皮片做病理组织学观察和真皮炎性细胞计数。结果:青鹏膏剂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延长豚鼠舔足时间,提高豚鼠的组胺致痒阈,对湿疹模型豚鼠,青鹏膏剂各给药组红斑缩小或消退,评分较模型组有所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对血清中IL-2,TNF-α,IFN-γ水平无明显影响;青鹏膏剂高、低剂量组IL-4值较模型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青鹏膏剂各给药组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表皮角化、棘细胞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等病理表现,真皮内炎性细胞计数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青鹏膏剂具有止痒作用,可有效治疗湿疹红斑水肿等症状,其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调节相关致炎、抑炎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36.
“肝者,罢极之本”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者,罢极之本”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唐·王冰[1]未能道明其含义,明、清以来,各注家对这一问题倍加关注,成为探讨的课题。1 历代注家总括之我见  综括历代注家争议的中心是对“罢极”二字音义的注释,大致概括如下:1.1 “罢”音P姫,疲劳,劳困之义;“极”极限,过...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培养雪莲总黄酮对炎性介质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分泌以及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酶-2(COX-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用Griess法测定培养雪莲总黄酮对Raw264.7细胞NO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雪莲总黄酮对Raw264.7细胞PGE2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Raw264.7细胞iNOS,COX-2mRNA表达情况。结果:培养雪莲总黄酮可明显降低Raw264.7细胞上清中NO,PGE2含量,同时,降低iNOS,COX-2 mRNA表达。结论:培养雪莲总黄酮的抗炎作用与抑制炎性介质NO,PGE2分泌有关,抑制iNOS,COX-2 mRNA表达从而降低炎性介质NO,PGE2分泌可能是培养雪莲总黄酮的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黄芩汤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CAC)小鼠模型的药效,并探究黄芩汤在CAC中调节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异常增殖,延缓或抑制CAC形成的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黄芩汤高、低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均给予2次腹腔注射10 mg·kg-1氧化偶氮甲烷(AOM),1.5%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7 d,正常饮水2周,“DSS-饮水”重复2个循环。在给予DSS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纯水等剂量灌胃;美沙拉嗪组小鼠给予150 mg·kg-1·d(-1)美沙拉嗪混悬液灌胃;黄芩汤高、低剂量组小鼠分别给予黄芩汤18、9 g·kg-1·d(-1)灌胃;各组均每日给药1次,直至3个循环结束。干预结束后,测量各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记录小鼠结肠肿瘤数目,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4、IL-10及胃肠道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黄芩汤不同时间点的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Caco-2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方法:参照《伤寒论》组方及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煎煮、过滤、浓缩制成黄芩汤提取物,按照20 g/kg的剂量一次性给予大鼠黄芩汤,分别于给药后0、0.5、1、2、3、4、6、8、10、12、24 h眼眶取血,分离血清,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黄芩汤含药血清对Caco-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TNF-α诱导细胞炎症损伤模型,10%的含药血清给药18 h后,采用Griess法观察黄芩汤含药血清对其NO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IL-1β、PGE2和TNF-α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5%、10%、20%的黄芩汤含药血清作用Caco-2后,均有促进其增殖的作用,尤以10%黄芩汤含药血清的效果最佳;10 ng/mL的TNF-α致炎效果最佳;不同时间点的10%黄芩汤含药血清可降低炎症细胞内NO的含量,降低细胞内IL-1β、TNF-α和PGE2的浓度。结论:黄芩汤不同时间点的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Caco-2细胞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IL-1β...  相似文献   
40.
重度抑郁症(MDD)目前高度流行,以高级神经障碍为主要病理表现。大脑灰质作为高级神经活动的生理功能承载者,成为MDD治疗的重点。但近年来文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白质与灰质彼此相对独立,功能整合联动。MDD除灰质损伤外,白质损伤同样是疾病进展的核心驱动事件,决定了疾病转归。治疗层面,目前MDD的药物治疗主要以灰质修复为主要焦点之一,而忽略了白质完整性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成为目前MDD治疗的短板。中医药在白质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能。该文从以下3点展开论述:(1)总结梳理白质损伤在MD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以小胶质细胞的微环境调节为切入点,阐述MDD中白质修复的关键环节;(3)分析中医药在MDD中白质修复的应用价值。该综述旨在凸显白质完整性在MDD治疗中的重要性,有望从白质修复的角度拓展相关中药在MDD中的活性认识维度,解析其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