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67篇
  3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水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人体70%以上是水组成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空气不仅对人类生存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人们维持生活所必须的.因此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富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阐释《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修订版(以下合而简称“新版国标”)内寓的“病证理法相贯”法则及其逻辑关系,以促使当代中医临床再铸神魂,重新回归中医学术本体及其临床路径。方法 采用中医学、术语学、标准学文献的回顾性研究及计算机本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方法,通过对标准的源起,标准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中医疾病分类体系的溯源,“病”“证”“理”“法”等概念的梳理,以及“治病求本”“辨病本、守病机”等相关学术理念的剖析,并借助于“中医国家标准应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标准平台”),呈现新版国标“病证理法相贯”的内在逻辑关系。结果 新版国标界定了中医“病”“证”“理”“法”等术语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治病求本,病证相贯,理法相契,方药以贯”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将之作为中医临床思维和诊疗规范的“根”与“魂”,贯穿于中医国家标准修订的全过程,并将“病证理法相贯”理念与法则纳入了新版国标的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结论 新版国标内寓“病证理法相贯”的诊疗法则,可通过标准平台得以充分展示及应用,并能够引领中医临床按照自身的学术与临床轨迹开展医疗活动,规范其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外源性雌激素苯甲酸雌二醇(EB)对诱导雄性不育小鼠中生精细胞增殖紊乱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肌肉注射150μl玉米油,EB处理组注射浓度分别为5、10 mg/kg的EB,隔天1次,持续4周。实验结束后取睾丸称其质量并计算睾丸指数;睾丸、附睾尾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附睾尾制备精子悬液进行精子计数;免疫组化检测睾丸PCNA表达;qRT-PCR分析睾丸细胞周期蛋白A1、细胞周期蛋白B1、VASA、p53的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p53及磷酸化p5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B处理组小鼠睾丸指数显著下降[(0.56±0.09)%vs(0.43±0.08)%、(0.38±0.10)%,P0.05],精子悬液镜下观察未见精子,HE染色附睾管内未见精子;生精小管中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及支持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B处理组生精小管中细胞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0.05)。qRTPCR结果表明EB处理组PCNA、细胞周期蛋白A1、细胞周期蛋白B1、VASA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p53表达随EB剂量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B处理组p53及磷酸化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10 mg/kg组显著高于5 mg/kg组(P0.05)。结论:EB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下调细胞周期相关因子表达抑制生精细胞的增殖,是导致雄性不育小鼠睾丸中生精细胞增殖紊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有效预防及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上海某3级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3 433例,调查并分析其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类型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多,病原菌培养以真菌感染居多,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以及是否实施过侵袭性操作有关,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病死率与医院感染有关。结论医院感染与年龄增长、住院时间延长、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应根据相关因素制定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45.
石榴多酚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石榴多酚对小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石榴多酚(200、400、600mg/kg)对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和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石榴多酚能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并可使肝脏中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各实验组小鼠的肝体比值均低于肝损伤模型组。结论石榴多酚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6.
安惠霞  杨丽娜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70-1270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我科应用r—HuEPO治疗59例贫血的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性肠套叠(肿瘤性肠套叠)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12例经手术确诊的成人肠套叠声像图进行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12例肠套叠,均具有典型声像图表现即:横断面呈"同心圆征"、纵断面呈"套管征",特异性为100%。9例肿瘤引起的肠套叠,超声术明确诊断7例(78%)。其中,同心圆或套筒征内肿瘤2例,变现为同心圆结构偏心性突然改变、套筒征中相平行的强弱回声先直接分离或抬高;肠套叠顶(远心)端肿瘤5例,表现为肠套叠顶(远心)端实性回声;4例实性肿块内呈现相对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3例实性肿块内呈现彩色血流信号缺失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成人肿瘤性肠套叠病因筛查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8.
循证护理(EBN)为护士提供更加个性化,更加有效,最新型的护理。循证护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而出现的,循证护理通过正确、合适的应用临床医学经验和医学科研成果,使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运用更好的护理技术及方法,获得更好的护理结果。循证临床实践(EBP)是循证护理(EBN)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临床应用实践,是指整合病人主、客观资料与科学研究证据为最佳状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足,进一步完善循证研究。二是指证据研究实践,即系统评价的过程,是在全面搜集所有相关临床试验研究基础上,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统计学处理,形成较单个研究更可靠的分析结果,最后把结果以严谨、简明的形式予以公布,用于指导临床的过程。  相似文献   
49.
为考察肝素寡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相关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采用cell-based ELISA法、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内PKC-α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c-jun、c-myc和c-fos等3种原癌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肝素寡糖可以抑制新生牛血清诱导的PKC-α和原癌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肝素寡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流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肝素寡糖能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从而阻断细胞周期进程。综上所述,肝素寡糖可能通过抑制PKC-α表达,进而抑制原癌基因的表达,阻断细胞G1/S期转换,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脂多糖(LPS)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维生素D受体(VD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从而为1,25(OH)2D3在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腹膜间皮细胞、传代、经鉴定后分组:(1)正常对照组;(2)脂多糖组:不同浓度的脂多糖(1、10、100 mg/L)分别作用6 h;10 mg/L脂多糖分别作用2、6、12 h;(3)1,25(OH)2D3作用组:10 mg/L脂多糖预孵育2 h后,加1,25(OH)2D3(10-8 mol/L、10-7 mol/L、10-6 mol/L)再作用6 h。RT-PCR法检测VDR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VDR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TGF-β1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RPMC VD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均P < 0.05)。与LPS组相比,1,25(OH)2D3组VD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 < 0.01)。LPS组上清液中TNF-α、TGF-β1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1);1,25(OH)2D3组上清液中TNF-α、TGF-β1浓度均显著低于LPS组(均P < 0.01)。 结论 LPS能下调RPMC V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TNF-α、TGF-β1表达。1,25(OH)2D3可逆转LPS的作用,上调RPMC V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下调TNF-α、TGF-β1表达。VDR对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具有抑制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