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探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脑卒中发生的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有针对地开展脑卒中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5所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为研究对象,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其中的确诊脑卒中病例226例,正常对照组272例进行分析,了解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高血压、高血糖、肥胖、高脂血症、高盐饮食、吸烟、Hp感染、脂肪肝、心电图异常均有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肥胖、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盐饮食。结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罹患脑卒中的危险性较高,而脑卒中是一种多因素危险性疾病,有针对性地制定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策略,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为临床医师进行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PCR-微孔板杂交法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取临床标本268份分别进行抗酸染色、培养、PCR扩增产物电泳、PCR微孔板杂交四种方法的比较.结果:在216份临床高度怀疑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标本中,PCR-微孔板杂交法检出阳性为98例,其检出率高于PCR-电泳法(91/218)、培养法(81/218)和抗酸染色法(56/218).50份临床证实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病人标本,四种方法均未能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结论:PCR-微孔板杂交法是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  相似文献   
33.
自由基氧化致线粒体DNA损伤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凋亡与自由基氧化密切相关,自由基氧化可致线粒体DNA损伤而发生突变,引起细胞裹老甚至死亡;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和调亡,线粒体DNA损伤突变与细胞凋亡间有无关系?本文就此对自由基氧化、线粒体DNA损伤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其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性病患者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现状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杂交梳方法对820例性病患者标本进行三种病原体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淋球菌检出率为21.3%,居首位,三种病原体感染情况均以男性高于女性,这与两年前调查结果略有不同,当时淋球菌感染率为女性高于男性。两次调查均以年轻者感染率较高。结论 所查三种病原菌是该地区引起性病的主要致病菌,其感染有年轻化真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拉咪呋啶在治疗乙型肝炎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与耐药的关系。方法 选择 1 4 9例服用拉咪呋啶用药 1年后 ,且 HBV DNA含量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或 DNA含量有反跳现象的乙型肝炎患者 ,留取服药前和服药 1年后的两份血清 ,分别作 YVDD、YIDD、HBV M的检测 ,同时设置 2 0例未服用拉咪呋啶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在实验组 1 4 9例中有 70 % YVDD或 YIDD阳性 ,对照组无 1例阳性。HBV M,在 1 4 9例中有 1 2 %发生了三种模式的转化。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 P基因 C区 YMDD的突变与耐拉咪呋啶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6.
微孔杂交技术诊断肺外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三种技术有机结合,从分子水平检测结核杆菌,为临床诊断肺外结核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使用生物素标记的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核杆菌(TB)DNA,带有生物素的产物与包被在微孔板内的靶基因杂交,加入酶标链毒亲和素与生物素结合,最后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显色,2MH2SO4终止反应。根据酶标仪检测各孔吸光度判断结果。结果通过对临床高度怀疑为肺外结核的408份标本的检测,PCR微孔板杂交法的检出率为43.6%,培养法的检出率为25.9%直接涂片抗酸染色为6.4%。结论 PCR杂交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有助于临床准确、快速诊断肺外结核。  相似文献   
37.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内外科急症。近20年来,其总死亡率已经降至5%-20%。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率仍高达30%。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与病毒载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PCR-ELIS法分别检测89例CHB患者血中IL-18和病毒载量.结果①54例病毒载量大于1×104(677.4±1559.1×104)考贝/ml的CHB患者IL-18为240.9±110.0Pg/ml,与对照组(185.5±84.0 Pg/m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35例病毒载量小于1×104考贝/ml的CHB患者IL-18为180.0±90.7 Pg/ml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8与CHB的疾病过程相关,可作为CHB患者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9.
过敏性紫癜患者sVCAM-1、TNFα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sVCAM 1、TNFα在过敏性紫癜 (HSP)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 (ELISA)法检测 6 2例HSP患者血浆sVCAM 1、TNFα含量。结果 HSP急性期患者血浆sVCAM 1、TNFα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 ,而HSP缓解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sVCAM 1与TNFα呈正相关。结论 sVCAM 1、TNFα可能参与HSP血管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血浆sVCAM 1、TNFα检测有助于对HSP病情发展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9S"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定"9S"管理活动计划、实施方案、考核标准,并对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等进行评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差异性.结果 实施"9S"管理活动的病区环境、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