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8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330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6篇
  1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43.
李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91-92
临床实习是护理实习生进入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神经外科专业性强、风险性大、技术难度高的特点,我科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法,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合理为护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她们在短暂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把握护理技术,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现将近年本人带教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全血标本冷藏保存1周对血清乙肝病毒DNA(HBV DNA)复检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乙肝患者外周全血150例,及时2~8℃保存,分别于采血后第1天和第7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 150例全血标本第1天、第7天时血清HBV DNA载量分别为:5.50±1.46、5.64±1.53,结果呈小幅升高趋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1天结果为基准,第7天时结果偏倚绝对值为(4.26±0.03)%,其中15例偏倚大于±7.5%.结论 以分析中质量控制为前提,全血标本冷藏保存l周对血清HBV DNA复测结果的影响符合ISO 15189室内质控要求,能满足临床追加检测或复查申请;操作误差和FQ-PCR方法学的不足仍是造成复测较大偏差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在社区居民徒手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招募2个社区各30名居民,按照社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时间相同方法的现场心肺复苏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定期远程培训,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技能。[结果]经第2次、第3次现场培训后观察组居民心肺复苏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未行现场培训直接进行考核对比,观察组(第4次)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建和使用能提高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技能,同时能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意识。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成都某三甲医院孕前健康体检的现状,探讨孕前保健的服务模式,为提高孕前保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分层随机抽取2008年9月~2013年8月首次于该三甲医院行孕前检查的16 038名妇女中的375名妇女的相关体检数据资料,重点调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血脂、血糖、血型、地贫筛查、妇科超声、乙肝、梅毒和HIV筛查等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进而采用SPSS 17.0完成统计分析。结果:受检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TORCH 66.13%、妇科超声56.53%、宫颈癌细胞筛查44.00%、白带常规41.33%和甲状腺功能20.53%,尿常规、地贫筛查、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心电图和胸片的受检率均低于5.00%;血及白带常规、妇科超声、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脂、甲状腺功能、宫颈癌细胞筛查和HPV病毒分型以及乙肝、梅毒筛查因就诊科室不同而受检率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白带常规、TORCH感染和宫颈癌细胞筛查的阳性率分别为22.31%、16.20%和10.74%,而乙肝、梅毒和HIV的阳性率分别为4.54%、3.70%和0.00%,不同就诊科室间相关检查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干预、加强优生健康教育的宣传、设置规范的孕前保健门诊服务模式、婚检与孕前检查相结合、建立孕前保健信息化服务平台等手段可提高孕前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7.
1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学生,四川省德阳市人。因反复不规则发热4个月,脾脏切除术后1个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自行服用3~4 d感冒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在当地市级医院按“感冒”输液治疗后有所缓解。数天后再次发热,不伴咳嗽、咳痰等症状。抗感冒  相似文献   
48.
潘碧筠  李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3):1899-1903,1907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有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颈动脉斑块、核因子κB(NF-κB)、金属蛋白酶(MMP)-7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2019年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入院后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联合有氧康复训练.观察治疗后两组的疗效及其治疗前后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AM),Barthel指数(BI),Asworth评分,R-R间期(NNI),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比值(PNN50),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总积分,以及NF-κB、MMP-7和s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9.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8.6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874,P<0.05).两组治疗前上、下肢FAM,BI,Asworth评分,NNI,SDNN,RMSSD,PNN50,IMT,斑块面积,斑块总积分,NF-κB,MMP-7和sICAM-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下肢FAM,BI,NNI,SDNN,RMSSD和PNN5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水平升高更明显(P<0.01),而Asworth评分、IMT、斑块面积、斑块总积分、NF-κB、MMP-7和s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高压氧联合有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上下肢肌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可能与缓解机体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9.
童佳  李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3):3399-3403
目的 探讨川芎龙蛭汤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机体血清趋化素样因子1(CKLF1)、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和不规则趋化因子(FK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川芎龙蛭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两组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平均血流量(Qm)、平均血流流速(Vm)、血管阻力指数(RI)、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RO2)、CKLF1、CXCL16和FKN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χ2=5.038,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VD评分、NIHSS评分、RI、SjvO2、CKLF1、CXCL16和FK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ADL评分、Qm、Vm、SaO2和CER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川芎龙蛭汤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脑部血液供应和氧供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参考标准,探讨多层CT血管成像(MDCTA)在无创诊断老年肾动脉狭窄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经DSA证实的老年肾动脉狭窄相关疾病患者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1±5岁),于DSA术前行MDCTA前瞻性对照研究,观察MDCTA显示肾动脉狭窄的程度、位置、形态和数目等情况,并对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肾动脉狭窄进行CT影像分析。结果:48例肾动脉狭窄相关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42例、大动脉炎1例、先天性肾动脉发育不良1例、肾动脉纤维性肌性结构不良1例、肾动脉瘤1例、自发性肾动脉夹层1例和腹膜后肿瘤压迫1例。DSA证实狭窄肾动脉60支,均为主肾动脉,其中双侧26例,左侧5例,右侧3例。起始部狭窄48支,中部狭窄3支,全程狭窄9支。MDCTA显示血管狭窄65例,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7.8%,准确度为95.1%,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100%。狭窄程度MDCTA分级:0级36支,Ⅰ级20支,Ⅱ级29支,Ⅲ级11支,Ⅳ级5支;DSA分级:0级41支,Ⅰ级19支,Ⅱ级27支,Ⅲ级10支,Ⅳ级4支,两种检查方法评价肾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0.5805,P=0.965)。结论:MDCTA能清晰显示肾动脉狭窄的位置、数目和形态,并精确评价其狭窄程度和鉴别肾动脉狭窄相关性疾病的病因,可作为老年肾动脉相关性疾病无创性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