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相同的血液透析方式,治疗组在血液透析同时给予金水宝胶囊治疗3个月。2组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2、IL-6。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及IL-2均较治疗前升高,CD8+、IL-6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金水宝胶囊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相同的血液透析方式,治疗组在血液透析同时给予金水宝胶囊治疗3个月。2组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2、IL-6。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及IL-2均较治疗前升高,CD8+、IL-6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金水宝胶囊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滤过(sustained low-efficiency diafiltration,SLEDF)对蜂蜇伤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蜂蜇伤后AKIⅢ期患者临床资料,分为SLEDF组17例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hemofiltration,CVVH)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死亡率、进入多尿期的时间、血肌酐(Scr)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后第3d和第7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Scr水平、SLEDF和CVVH相关不良反应以及血液净化治疗的费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SLEDF组和CVVH组的死亡率(11.7%比7.1%)、进入多尿期的时间[(22.2±3.2)d比(20.2±4.1)d]、Scr恢复正常的时间[(39.3±7.9)d比(34.1±7.7)d]以及SLEDF和CVVH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治疗第3d和治疗第7d,SLEDF组和CVVH组的APACHEⅡ以及S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DF组血液净化治疗费用低于CVVH组(P<0.01)。结论 SLEDF在改善蜂蜇伤后AKIⅢ期患者的预后、促进肾功能恢复以及缓解早期病情等方面与CVVH疗效相当,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医疗费用较CVVH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原因和特点,并评价棓丙酯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痛患者内皮功能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设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并建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梧丙酯治疗前后应用血管彩超检测各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应用相关试剂盒检测患者氧化应激指标、一氧化氮、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和尿白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减退,棓丙酯治疗后内皮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不论是微量白蛋白尿组还是大量白蛋白尿组,总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总体一氧化氮水平升高.桔丙酯可以减轻这两个时期患者的氧化应激程度,并达到显著降低白蛋白尿的作用,但对总体一氧化氮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梧丙酯能够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并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奉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6只SD人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复苏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建立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复苏后24 h检测血清尿素(SU)和肌酐(Scr),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并检测肾组织hax和bcl-2的mRNA表达.结果 依达拉奉组SU[(11.52±2.67)比(17.70±3.36)mmol/L]、Scr[(72.36±6.78)比(92.58±10.47)μmol/L]、凋亡细胞数(7.32±0.97比8.91±1.41)和bax mRNA(4.59±0.73比8.43±0.72)均低于复苏对照组;bcl-2 mRNA(8.35±0.72比5.83±0.61)较复苏对照组增强.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保护心肺复苏后大鼠肾功能,其机制与调节bcl-2和bax基因表达从而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利用导丝经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置入涤纶环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2例次利用导丝经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置入涤纶环导管(A组)和24例次新穿刺右颈内静脉留置涤纶环导管(B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A组和B组导管中位使用寿命分别为19、21个月,导管使用寿命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82)。A组和B组插管处皮肤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O.13±0.01)、(0.15±0.02)次/100导管日,导管引起的全身感染发生率分别为(O.31±0.03)、(0.32±0.02)次/100导管日,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插管时局部出血或血肿发生率[40.91%(9/22)比45.83%(11/24)]、使用导管透析时血流量[(230.53±28.27)ml/min比(238.71±25.94)ml/min]和导管血栓形成率[31.82%(7/22)比33.33%(8/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纤维鞘形成和颈内静脉狭窄发生。结论利用导丝经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置入涤纶环导管可避免再次穿刺颈内静脉,同时不增加导管相关并发症,可作为留置涤纶环导管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血液透析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中的作用 ,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资料与方法 :治疗组 2 5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性1 6例 ,女性 9例 ,年龄 8~ 72岁 ,单纯肾功能衰竭 1 0例 ,2个或 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 1 5例 ,血肌酐 (Scr) 5 6 3.0~ 1 5 93.5μmol/L ,尿素氮(BUN) 2 1 .6~ 5 4.5 mmol/L。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加内科常规药物治疗 ,1 1例采用直接动静脉穿刺 ,8例采用颈内静脉、6例采用股静脉内留置双留置双腔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 ,血流量 1 5 0~ 2 5 0 ml/min,首次肝素用量 0 .2~ 0 .5mg/kg,每小时追加量 4.0~ 8.0 mg…  相似文献   
18.
肾脏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肾脏病学界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均有较大进展 ,但仍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当代中医肾病学者在继承祖国医学精髓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条件 ,在肾脏疾病诊治策略方面 ,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取得可喜的成就 ,同时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本文就此加以探讨。   1 辨病与辨证结合已成为共识肾脏疾病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水肿、尿血、虚劳、关格等“病”的范畴 ,但因主客观多种因素 ,传统中医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等现代意义“病”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深入的认识 ,而是在阴阳五…  相似文献   
19.
肾炎康复片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肾炎康复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间质纤维化组(UUO组)及肾炎康复片组(SKT组),观察大鼠UUO术后14d梗阻侧肾脏的组织学变化、纤维连接蛋白(F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l)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显著增加(P<0.01),FN及TIMP-1表达均有显著增高(P<0.01);与UUO组相比,SKT组大鼠肾间质纤维组织面积减少,FN及TIMP-1表达减弱(P<0.01);UUO组和SKT组大鼠FN及TIMP-1与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成正相关(P<0.01)。结果:肾炎康复片可下调FN和TIMP-1在UUO大鼠肾间质中的表达,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