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58例胃癌及相对应的癌旁标本中PDGF-D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DCF-D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98.2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7.93%)(P<0.05),胃癌组织中PDGF-D表达水平(0.703±0.33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465±0.208)(P<0.05).PDGF-D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复发及无瘤生存期长短有关(P<0.05),与其它临床特征无关(P>0.05).结论:PDGF-D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PDGF-D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和复发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观察慢病毒介导的siRNA沉默Med19基因对人乳腺癌裸鼠成瘤的影响.探讨Med19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前期已稳定感染Med19-siRNA慢病毒载体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ed19蛋白的沉默效果.稳定感染Med19-siRNA慢病毒栽体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背侧皮下,观察裸鼠成瘤情况和移植瘤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以慢病毒空载体感染组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所构建的Med19-siRNA慢病毒载体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Med19蛋白的表达,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了62%,Med19基因沉默组较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组瘤体生长速度慢(t值分别为4.843、6.291、5-317,均p<0.01),肿瘤终体积分别为(620.08±263.07)mm3和(1 406.77±351.14)mill3,终重量分别为(0.20±0.18)g和(0.67±0.2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99、3.615,均P<0.01).结论:Med19基因沉默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裸鼠成瘤和移植瘤生长,表明 Med19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03.
李莉华  高琪  华东  茆勇  王娟华  郭子健 《江苏医药》2012,38(17):2007-2009
目的构建人miR-378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酶切法从已构建的质粒获得pri-miR-378,克隆于含绿色荧光蛋白(GFP)编码基因的PGCSIL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产生重组慢病毒质粒PGCSIL-miR-378,并进行PCR及测序鉴定。将PGCSIL-miR-378、pHelper 1.0和pHelper 2.0三种质粒DNA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以293T细胞GFP蛋白的表达水平用逐孔稀释滴度法测定病毒滴度。结果成功构建miR-378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测序证实所插入基因序列完全正确。荧光显微镜检测证实PGCSIL-miR-378携有正确的miR-378基因,并能在293T细胞中表达。检测病毒滴度为8×108 TU/ml。结论成功建立了miR-378慢病毒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s)家族在原发性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原发性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8例原发性胃腺癌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PDGF-A、B、C、D mRNA的表达情况,明确PDGF家族在mRNA水平的表达谱;免疫组织化...  相似文献   
105.
李莉华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9):1430-143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1例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在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于手术前后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自我放松训练等心理护理,对照组3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较手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在手术前后的评分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评分在手术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住院内科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人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年龄平均(43.3±10.6)岁,男女之比1.4:1,诱因以感染为首位,临床表现为0sserman分型的Ⅰ—Ⅳ型,并发胸腺瘤41.7%,危象发生率16.7%,采用内科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多样,内科规范治疗均有效,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有利于防止复发和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高效价血型抗体孕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12月于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妇产科就诊的ABO抗体效价≥256的70例孕妇,按自愿原则分成治疗Ⅰ组25例、治疗Ⅱ组26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维生素C 3 g,维生素E 100 mg、1/d,吸氧2/d,每次20~30 min,每月治疗20 d;治疗Ⅰ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茵栀黄口服液20 ml/次,3/d,治疗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同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每隔10 d 1次,每月检测抗体效价、血生化及B超监测胎儿发育情况,直至分娩,观察3组抗体效价平均下降幅度和时间、产后新生儿的情况。结果治疗Ⅰ、Ⅱ组总有效率和抗体下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Ⅰ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Ⅱ组,抗体效价降低时间长于治疗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Ⅱ组新生儿溶血率降低、黄疸症状减轻。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血浆置换用于孕期降低血型抗体效价,早期干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对孕妇和胎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从人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中高效扩增CD56+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方法:以干细胞生长培养基(SCGM)为基础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抗CD3单抗、IL-2的培养条件,从CBMC中诱导扩增CD56+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用四甲基氮唑蓝(MTI)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株K562和Raji的杀伤活性,并与抗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进行比较.结果:在以SCGM为基础培养基时,CBMC经500ng/ml抗CD3单抗、500U/ml IL-2作用获得大量增殖,在12天时扩增(14.7±4.0)倍,(56.4±2.8)%为CD56+细胞,其中CD3-CD56+NK细胞和CD3+CD56+T细胞分别占细胞总数的(24.9±5.3)%和(30.0±4.7)%:在效/靶比10:1时,对K562和Raii的杀伤率分别为80.5%和55.3%,均显著高于CD3AK和CIK细胞.结论:在抗CD3单抗和IL-2作用下可使用SCGM,获得以CD56+淋巴细胞为主的强细胞毒性免疫效应细胞,为进行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扩增脐血CD56+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ABX M ICROS-60型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测定参数多,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性能相对稳定等优点。但在细胞分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我科几年来使用中的体会综合如下,供同行参考。1分类系统存在问题该分析仪是从细胞体积,细胞核特征,颗粒等性能方面综合分析进行细胞分类,在此分类系统中,造成白细胞不分类或分类异常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1试剂温度说明书中要求18℃~22℃,但实践证明最佳温度20℃左右,由于此温度下溶血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与细胞膜脂质作用,破坏膜的双层脂质结构,使两层脂质之间距离加大,结构疏松,肿胀,脂质层断裂,在细…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RT-PCR法检测42例肝细胞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UM2-PK mRNA的表达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联系。结果:TUM2-PK mRNA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35/42)和57.14%(24/42),表达量为0.7230±0.6744和0.2594±0.2835,肝癌组织中TUM2-PK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TUM2-PK mRNA的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肝癌的大小、门脉癌栓、淋巴转移、肝内转移、AFP水平及患者5年生存率无关(P>0.05)。结论:TUM2-PK mRNA的高表达提示肝癌的分化差。可作为评估肝癌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