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制备聚山梨酯-80包裹的神经毒素-Ⅰ(NT-Ⅰ)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PBCA) 纳米粒(T-80-NT-Ⅰ-PBCA-NP),并考察其脑内药动学特征。 方法 以 PBCA 为纳米材料,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 T-80-NT-Ⅰ-PBCA-NP,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经鼻腔给药后,运用脑微透析取样技术,以未包裹的 NT-Ⅰ-PBCA 纳米粒 (NT-Ⅰ-PBCA-NP) 为对照组,研究神经毒素-Ⅰ在脑内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 的动力学过程。 结果 大鼠鼻腔给药后,聚山梨酯-80包裹与未包裹的 NT-Ⅰ-PBCA 纳米粒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 tmax分别为 (71.018±7.641)、(55.830±6.072) min; Cmax分别为 (117.189±10.036)、(52.277±6.217) ng/mL;AUC0→∞分别为 (22 836.633±51.052)、(12 786.934±30.723) ng·min·mL-1。 结论 T-80-NT-Ⅰ-PBCA-NP 鼻腔给药后延长 NT-Ⅰ 达峰时间,且显著提高 NT-Ⅰ的脑内浓度。  相似文献   
92.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深化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在教学管理中的相互关系,明确职责和权利;健全教学管理评估体系;提高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完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队伍管理的配套制度,真正实现校院二级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Cur-PEG-PCL-NPs)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HPLC法考察Cur-PEG-PCL-NPs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采用MTT法考察Cur-PEG-PCL-NPs体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结果姜黄素原药(Cur-Sol)和Cur-PEG-PCL-NPs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ur-Sol组t1/2α(7.76±1.80)min,t1/2β(20.11±5.30)min,AUC0→∞(248.59±25.31)mg·min·L^-1,CL(0.08±0.008)mL·min^-1;Cur-PEG-PCL-NPs组t1/2α(4.34±0.66)min,t1/2β(207.20±12.17)min,AUC0→∞(573.06±64.21)mg·min·L^-1,CL(0.04±0.004)mL·min^-1。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Cur-PEG-PCL-NPs较Cur-Sol对HepG2细胞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制备的Cur-PEG-PCL-NPs具有缓释特性,能延长血中滞留时间,且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优于Cur-Sol,为后续肝癌治疗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制万通炎康分散片.方法 以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万通炎康分散片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结果 以5%微晶纤维素( MCC)、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以及5%交联聚维酮(PVPP)为混合崩解剂;1%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为溶胀剂;37.75%硫酸钙为填充剂;0.25%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制得的分散片在3min内完全崩解,符合分散片要求.结论 确立了万通炎康分散片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为其进一步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喷雾干燥法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鑫君  程巧鸳  赵宁  李范珠 《中草药》2008,39(5):679-682
目的 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模式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以包封产率为指标,考察处方及工艺因素对壳聚糖微球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壳聚糖质量浓度0.01 g/mL,川芎嗪与壳聚糖的质量比1:4,进风温度120℃,空气流速500 L/h,所制得的川芎嗪壳聚糖微球表面圆整,载药量为(18.60土0.15)%,包封率为(93.01士0.76)%,平均粒径为(10.69±0.64)μm.体外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在1~15 h内拟合Higuchi方程Q=19.798 t1/2 25.209(r=0.997).结论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的川芎嗪壳聚糖微球包封产率较高,制备工艺简单、过程稳定,可望成为实现中药微球工业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
健力颗粒对运动性疲劳能量代谢与自由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力颗粒对运动性疲劳能量代谢与自由基的影响,探讨其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游泳法建立慢性力竭性运动性疲劳模型,测定血清尿素氮、肝糖元、肌糖元,心肌、骨胳肌及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健力颗粒各剂量组和阳性组血清尿素氮降低,肝糖元和肌糖元增加;MDA含量减少,SOD活性提高(P<0.05~P<0.01)。健力颗粒中、高剂量组作用优于阳性组(P<0.05)。结论:健力颗粒能改善实验大鼠能量代谢与自由基代谢,具有较好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97.
药学大类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的中心环节,其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药学综合人才意义重大。本文就药学大类实验教学模式现状及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进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三项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8.
拓宽专业方向,培养新型中药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中药人才的需求愈加趋于多样化,中药领域的各行各业迫切需要引进各类复合型新型中药人才。然而,目前中医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协调,存在专业划分过多过细,专业口径过窄等问题。因此,应以“前期趋同、后期分流”思想为主导,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拓宽专业方向,培养新型中药人才。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索可生物降解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nanoparticle,NP)作为大分子蛋白质药物的载体经鼻黏膜给药的可能性。[方法]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神经毒素(α-cobro-neurotoxin,CNT)PLGA纳米粒(CNT-PLGA-NP);光子相关光谱法测定了Zeta电位和平均粒径;放射性计数法测定了CNT的包封率;考察了CNT-PL-GA-NP的体外释放特性;评价了CNT-PLGA-NP经鼻黏膜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过程。[结果]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CNT-PLGA-NP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圆整,Zeta电位为-13.4mV,平均粒径为320.2nm,包封率为45%;CNT-PLGA-NP的体外释放分为两相,即突释释药相和缓释平台相;CNT、CNT-PLGA-NP和CNT-PLGA-NP-(B T)的AUC及t1/2(β)分别为1.14、7.12、8.37μg·h/ml和20.06、44.14、34.82h,可见吐温-80和冰片有明显的促吸收作用。[结论]PLGA-NP可能成为神经毒素鼻黏膜给药的新型载体;吐温-80(T)和冰片(Borneol,B)可作为CNT-PLGA-NP鼻黏膜给药良好的吸收促进剂。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阿霉素纳米囊(adriamyc in nanocapsu les,ADM-NC)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优化最佳制备工艺,并对ADM-NC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以可生物降解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olybutylcyanoacrylate,PBCA)为囊材,采用乳化聚合法(emu lsion polym erization m ethod)制备ADM-NC;以NC粒度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design)优化制备工艺。以小鼠尾静脉注射方式分别测定空白纳米囊及载药纳米囊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优化制备工艺后ADM-NC冻干前后的粒径分别为110nm和130nm;Zeta电位为114.6mV;以凝胶色谱法测得ADM-NC中药物的包封率达53.5%;测得空白纳米囊的LD50为(238.1±40.0)mg/kg,载药纳米囊ADM-NC的LD50为(36.6±6.2)mg/kg。结论利用乳化聚合法可制备具有较高包封率的ADM-NC;与ADM普通制剂的LD50(8.7±0.3)mg/kg相比,ADM-NC的毒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