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细胞凋亡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探讨中性粒细胞(PMN)的自然凋亡和PMN凋亡对细胞吞噬、趋化和活性氧(ROS)生成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光镜、电镜、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研究手段探讨PMN的自然凋亡;通过葡萄球菌法、滤膜法和化学发光的方法研究凋亡PMN吞噬、趋化和ROS生成的改变。结果: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PMN,在体外进行10%血清培养,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PMN凋亡率升高,同时PMN的吞噬、趋化以及ROS生成等功能都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肺损伤的机理及白介素1β(IL-β)及其受体拮抗蛋白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造成I/R损伤模型.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损伤前后和各处理组血液、肺组织灌注液中IL-1β和IL-1ra水平.同时采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IL-1β和IL-1ra的mRNA的表达含量.经光镜和电镜观察肺局部白细胞浸润及组织损伤情况.结果I/R损伤后6小时血液中IL-1β和IL-1ra有所增加,即表现为损伤组IL-1β比对照组明显增加,而IL-1ra不明显;但IL-1ra的损伤组和对照组二者均在损伤后6小时比伤前自身对照组明显增加.肺组织灌洗液中损伤组IL-1β明显增多,而IL-1ra不明显.肺组织中IL-1β的mRNA在损伤后表达明显增加,而IL-1r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经非特异性磷脂酶A2(PLA2)阻断剂(氯喹和三氟拉嗪),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阻断剂SR27417A,环氧化酶抑制剂消炎痛以及抗氧化剂愈创木酸等处理后,血清、肺灌注液和肺组织中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肺内白细胞的聚集和浸润明显减少.结论IL-1β和IL-1ra可能参与肠I/R介导急性肺损伤,并且同局部PLA2活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3.
神经酰胺介导粒细胞凋亡机理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神经酰胺对HL-60及中性粒细胞(PMN)凋亡产生的影响,探讨其在粒细胞发生过程中可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光镜及RT-PCR等技术对细胞进行凋亡鉴定及相关基因bcl-2,c-myc,mRNA表达分析。结果 神经酰胺(c2-ceramide)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长春新碱(Vincristine)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导HL-60及成熟PMN产生凋亡,CPK激活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了解大庆市社区脑卒中患者残疾率,并探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此类患者开展社区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大庆市5个社区的311例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脑卒中患者总残疾率为38.59%,轻、中、重度残疾率分别为12.86%、7.07%和18.65%。年龄、脑卒中类型、发作次数、高血压为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大庆市社区脑卒中患者残疾率较高,多种因素影响患者残疾。建议制定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方案及健康管理体系,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5.
秦丽  周郁秋  李英丽 《护理学杂志》2020,35(2):91-93+98
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特征,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管理提供指导。 方法 根据扎根理论方法,以半结构式开放性访谈法对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对原始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与选择式编码。 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自我管理行为特征包括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自我管理行为轨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自我管理的4种类型。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自我管理行为轨迹是连续的、动态的、逐步推进又可反复变化的复杂过程,同时其服药自我管理类型是多样的、变化的,医护人员应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实际情况识别其服药自我管理行为特征,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服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