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丹龙醒脑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片 (DLXNP)对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VD)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方法建立VD大鼠模型 ,颈动脉取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 ,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 (P <0 .0 1 )。丹龙醒脑片大、中、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 ,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 (P <0 .0 1~ 0 .0 5 ) ;丹龙醒脑片大、中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丹龙醒脑片可能通过改善VD大鼠血液流变状态 ,从而改善大脑血液供应 ,这可能是丹龙醒脑片治疗V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本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血糖监测及用药护理、运动护理、分娩期护理、产后生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干预组的血糖改变优于对照组(P0.01),且干预组孕产妇早产、羊水过多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妊娠结局中胎盘早剥,剖宫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性巨大胎儿、围产期死亡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准确、到位、及时有效的护理治疗,可以促使产妇早日恢复健康,明显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对母婴的危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温针灸治疗远端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远端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3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中药灌肠组予以中药灌肠,温针灸组予以温针灸治疗,联合治疗组则予以中药灌肠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中医症状评分、结肠镜评分、结肠组织病理评分、黏膜愈合及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药灌肠组及温针灸组(P 0. 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显著低于中药灌肠组及温针灸组(P 0. 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结肠镜评分、结肠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中药灌肠组及温针灸组(P 0. 05);联合治疗组黏膜愈合率、复发率均显著优于中药灌肠组及温针灸组(P 0. 05);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温针灸治疗远端结肠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中医症状,降低生化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洛铂(LBP)对肺癌HTB-56、HTB-56/DDP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及不同药物浓度对细胞影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人肺癌HTB-56及其耐DDP细胞株HTB-56/DDP为研究对象,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LBP作用于腺癌细胞株不同时间的OD值(optical density,光密度),比较药物剂量与其生长抑制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 LBP能够抑制肺癌细胞株HTB-56及其耐DDP细胞株HTB-56/DDP的生长,并呈浓度与时间的依赖关系,随着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对两种细胞的抑制率也随之增大。结论 LBP能够显著的抑制HTB-56及其耐DDP细胞株HTB-56/DDP的细胞增殖,并不与DDP交叉耐药。随着小剂量LBP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长抑制呈现浓度与时间的依赖。  相似文献   
35.
陈翠梅  庞贇  李明坤  李花 《河北医学》2014,(10):1688-1691
目的:探讨干预孕产妇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门诊及住院确诊为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的4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娩前已接受治疗的218例孕妇设为观察组,把同期确诊为生殖道感染未接受治疗及住院分娩时检查出生殖道感染的208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追访,观察并对比两组孕产妇晚期先兆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羊水异常、产褥感染、胎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晚期先兆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羊水异常、产褥感染、胎儿窒息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分娩费用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干预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36.
我站自1991年对晚期妊娠几种引产方法进行探索,经临床实践认为,人工利股加催产素芳滴引产,为较合适的引产方法,成功率高,方法简便。现将100例剥股加健产素引产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我站于1991年3月至1994年10月行人工利膜引产100例,妊娠40~41周计划分娩20例,妊娠42周<5例,妊高症35例。来临产者80例,胎次为1~3胎,但均为初产妇.方法:引产前首先进行肛诊检查,行官颈成熟度评分(BISHOP氏法人分以上可考虑引产.排空膀脱,取膀脱截面位,按常规对外阴、阴道消毒销无菌巾,戴无菌手套,将食指或中指伸入子宫颈内稍扩…  相似文献   
37.
阑尾炎的发病率较高,阑尾切除术目前仍是腹部外科中经常施行的一种手术。术式并不复杂,但在阑尾位置异常时,也会使术者感到麻烦。阑尾切除术的关键在于阑尾的显露。阑尾位置发生变异时,寻找和显露阑尾比较困难。笔者曾收治20例异位阑尾炎患者,现就寻找和处理阑尾时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难治性癫痫患儿生酮饮食(ketogenicdiet,KD)治疗前后脑电图(EEG)的变化。方法:观察KD临床疗效、起效时间,观察KD前及3个月后EEG背景及癫痫波的变化,评估EEG的变化与KD临床疗效、KD起效时间的关系。结果:KD能改善难治性癫痫患儿的EEG;部分对KD无效的患儿EEG也能改善;KD临床疗效和EEG的改善呈相关性。结论:KD能改善难治性癫痫患儿的EEG。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宫颈刮片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筛查妇女常见病及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方法:对年龄在23~70岁,平均年龄(39.6±2.7)岁的6536例已婚妇女做宫颈刮片,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检查,采用改良巴氏5级分类法分级。结果:Ⅰ级2956例(45.2%);Ⅱa级3254例(49.8%);Ⅱb级301例(4.6%);Ⅲ级25例(0.38%);IV级、V级未检出。对25例Ⅲ级患者行宫颈活检,发现慢性宫颈炎8例,CIN11例,CINⅡ、CINⅢ4例;2例经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结论: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简便易行,是基层医院普查宫颈癌的主要手段,在宫颈癌的筛查中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妇女病普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小脑梗死常见症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近1年多来的小脑梗死患者,结合其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分析其危险因素、主要症状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所有小脑梗死患者均出现头晕,有些合并脑干梗死或枕叶、丘脑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史、心脏病是其危险因素,小脑梗死治疗住院好转率可达85.7%,其临床症状与病灶分布范围有关,19%患者可表现为孤立性眩晕,而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小脑梗死患者出现面瘫及共济失调症状在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脑梗死症状复杂多变,可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应尽早识别明确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