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比较改进型超声引导下针状可视肾镜(Needle perc)钬激光碎石术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1~2 cm肾下盏结石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肾内单发下盏结石(最大径1~2 c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30例患者(软镜组)和改进型超声引导下Needle perc钬激光碎石术的30例患者(Needle perc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Needle perc组较软镜组的整体住院时间[(3.00±1.25)d vs.(4.00±1.25)d]、手术时间[(44.63±5.42)min vs.(48.50±7.24)min]和住院花费[(15 518±441)元vs.(16 872±903)元]均较少(P<0.05)。Needle perc组术后清石率高于软镜组[93.3%(28/30)vs.50.7%(15/30),P<0.001)]。术后降钙素原(PCT)上升幅度低于软镜组[(0.02±0.01)vs.(0.12±0.18),P=0.007],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10年来收治的6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疗结果.结果:6例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均为膀胱嗜铬细胞瘤,充分术前准备后,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血压均降至正常.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典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高血压,间隙性肉眼血尿和排尿时典型发作三联征,定位诊断主要依靠B超、CT、MRI等,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VMA对本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手术切除肿瘤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特征和首次穿刺活检HGPIN阳性针数对再次活检前列腺癌(PCa)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使用穿刺活检法对551例疑似为PCa患者进行诊断.依据诊断结果比较各组间血清PSA水平以及首次穿刺活检HGHN阳性针数组间再次活检PCa检出率.结果 活检结果显示37.0%(204/551)患者为PCa患者,43.6%(240/551)患者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0.7% (59/551)患者为低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LGPIN),48例患者为HGPIN,其中阳性针数为1针者28例、2针者13例、3针及以上者7例.PCa、阳性针数为2针以上患者PSA水平显著高于BPH患者(P<0.05).BHP患者复诊PCa检出率12.8%(6/47)、LGPIN患者10.3% (3/29)、单灶HGPIN患者10.7% (3/28)、双灶HGHN患者23.1% (3/13)、三灶及以上HGPIN患者57.1% (4/7).结论 单灶型HGPIN血清PSA水平较低,多灶型HGPIN血清PSA水平升高,且多灶型HGPIN再次活检时PCa检出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transrectal 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TRTE)引导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经直肠常规超声及TRTE检查评估前列腺病变的良恶性,对TRTE发现可疑病灶的28例患者行TRTE引导靶向穿刺(2针)+系统穿刺(8针),对TRTE未发现可疑病灶的24例患者行直肠常规超声引导系统穿刺(12针),分析TRTE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及对比分析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的穿刺阳性率。结果 本研究最终病理确诊前列腺癌25例,良性病变27例;TRTE诊断前列腺癌28例,良性病变24例,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21/28)、83.3%(20/24)。TRTE发现可疑病灶的28例患者,靶向穿刺共56针,诊断前列腺癌36针,阳性率64.29%(36/56),系统穿刺共224针,诊断前列腺癌89针,阳性率39.73%(89/224);靶向穿刺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显著高于系统穿刺(P<0.05)。结论 TRTE可较好地诊断前列腺癌,其引导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更高,可在减少穿刺针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穿刺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em—o—lok在后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去顶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肾盂旁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2)常规行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术;治疗组(n=10)行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术并囊壁残端钳夹Hem—o—lok。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肾蒂、肾盂及肾实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术囊壁残端钳夹Hem—o—lok,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镜改良后联合电切镜鞘经尿道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肾镜改良后与电切镜结合,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或超声碎石清石系统,同期处理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结石。结果治疗28例大小不等的膀胱结石,均一期完成,治愈率100%,术中视野清晰,没有因膀胱胀满结石移位或反复放出膀胱内液体而影响手术进度。结论将标准肾镜改良后结合前列腺电切镜设备,同期处理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方法简便,取材容易,低压下操作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创伤,是一种容易推广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心脏康复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冠心病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现况已及发展情况,阐述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分期,同时介绍国内外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内容,并探讨可实践的我国护理心脏康复工作模式,充份发挥护理人员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地指导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工作,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以及提高心血管疾病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最大程度的恢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PKERP)的技巧改进与应用.方法 应用Gyrus等离子内镜系统,对6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PKERP.整个手术技巧的掌握分3个步骤:前列腺尖部撬剥(10例),分叶撬剥(20例),腔内剜除(35例).结果 6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78±24) min,切除腺体组织质量(69.0±9.4)g,术中出血量(110±35) ml.术后有2例拔除导尿管后排尿困难,再次留置导尿管后排尿通畅,术后无真性尿失禁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尿道外口狭窄2例,经尿道扩张后治愈.术前与术后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6±1.3) ml/s比(18.3±2.6) ml/s、(30.6±4.2)分比(11.2±1.5)分、(5.0±0.7)分比(1.6±0.3)分,P< 0.05].结论 PKERP的方法是可以掌握的,此技巧的掌握要循序渐进,先简单、单叶的剜除,后整体剜除,最后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发生机制和内在联系,为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冉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大鼠左肾组织中BMP-7与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两种因子表达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再灌注2、12、24h后的肾组织中BMP-7蛋白的表达随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加重而逐渐减弱,再灌注损伤48、72h后表达逐渐恢复;再灌注2、12、24h后的肾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随着损伤的逐渐加重而增强,冉灌注损伤48、72h后表达逐渐下降;BMP-7与TGF-β1蛋白的表达在统计学上有明显的负相关性.结论 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MP-7随着损伤的加重表达逐渐减弱,而TGF-β1却随着损伤的加重表达增强,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统计学上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可能在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和恢复过程中两者是一对重要的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