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70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27篇
  2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该病虽不能根治,却可以很好地控制,而控制的关键环节是患者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52例):埃索美托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托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d;奥美拉唑组(52例):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埃索美拉唑组第1天和第2天腹痛缓解率分别为34.6%和59、6%,高于奥美托唑组的17.3%和38.5%(P〈0.05)。埃索美托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3%和88.5%,Hp根除率分别为88.5%和82.7%,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安全有效.腹痛缓解速度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14.
1998年7月-2001年11月本科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安体舒通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87例,均收到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电切术在宫颈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3年6月,应用宫腔电切镜切除359例各类宫颈病变。结果359例均在门诊一次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15min,术中出血2-10ml。术后病理诊断慢性官颈炎33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Ⅱ级26例,CINⅢ级1例。335例随访2~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2个月308例慢性富颈炎一次性治愈率98.7%(304/308);237例随访1年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及宫颈肥大未复发;27例CIN术后随访6~12个月未显示CIN病变。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红艳  刘永明 《华夏医学》2004,17(3):459-461
细胞凋亡是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毁灭过程。凋亡异常与许多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形成及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细胞凋亡调控机制研究证明。多种基因(如P53、C-myc、Bcl-2、Bax等)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TFAR19基因是由我国科研人员最近新发现的另一重要的凋亡相关基因,笔者主要就其结构特点、性质功能、临床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18.
用原位杂交、点杂交及Northern杂交技术研究了正常及糖尿病大鼠眼组织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基因。IGF-I基因在眼组织的表达呈区域性:视网膜内核层及神经节细胞表达最强;脉络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外核层次之;巩膜最弱;角膜、晶体未见表达信号。糖尿病眼组织IGF-I基因表达显著增强(P<0.05或P≤0.01)。每微克正常及糖尿病眼球壁总RNA中含IGF-ImRNA分子拷贝数分别为:1.2×104及7.7×104个,后者的表达强度高出前者5.4倍,而且两者的表达不仅在数量上存有差异,表达的IGF-ImRNA片段长度也可能存在不同。糖尿病眼组织除具有正常组织的7.2kb片段还出现了4.3kb片段。结果表明,整个眼球组织形成了一个IGF-I旁分泌、自分泌作用系统;糖尿病眼组织IGF-I基因高表达预示IGF-I可能诱发并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上接总第 6 7期 )公开和交流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科研成果是对医学科研人员科研质量的检验 ,出版物是生物医学科研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杂志上发表论文是研究人员寻求认同、接受评判和传播观点的途径。无论是从伦理学还是从实践角度而言 ,出版物的指导思想都是让工作者充分展示他的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以便他们的工作得到公正的评判从而被肯定和传播。许多杂志对来稿如何阐明一个研究项目的关键部分做出严格的规定。因此 ,受篇幅限制或担心竞争都可能使作者删去他们作品的细节 ,而这些细节可能推导出更深刻的结论。公开性意味着科学是一种公有的…  相似文献   
20.
65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症状分析及中医辨证论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观察65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称SARS)患者症状基础上,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分析。将非典型肺炎(SARS)命名为肺系瘟疫,其病情演变与心包、脾胃密切相关。肺热、湿浊、瘀阻为标实,气阴亏虚为本虚,高热期以邪热炽盛为突出,喘憋期以湿浊阻肺为突出,后期以气阴亏虚为突出,标本虚实中各有侧重。由于该病西医治疗使用大量激素,即使在该病的恢复期,许多患者也表现出热盛湿阻的证候,故治疗强调在固护气阴的基础上注意清热宣肺、化湿浊、活血通肺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