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CⅠ(ApoC1)和维生素E结合蛋白(AFM)与肺结核患者脂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ApoC1、AFM在31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和26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含量,两组均空腹抽血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等指标,并分析肺结核组血清差异蛋白质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肺结核组ApoC1含量为(34.60±4.60)μ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43±5.12)μg/mL (t=2.703,P<0.01);肺结核组AFM含量为(15.69±6.79)μg/mL,高于对照组的(11.95±6.36)μg/mL(t=2.054,P<0.05),且AFM 与患者的甘油三酯含量存在负相关性(rs=-0.371,P<0.05);ApoC1与所有临床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 ApoC1和AFM可能参与了肺结核患者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为解决杆状病毒作为基因传递载体瞬时表达缺陷,拟构建睡美人(SB)转座子介导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通过检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变化来评价该系统在哺乳动物体内外的表达效率.方法 以pFastBac DUAL质粒为骨架,将pPh启动子替换为CMV-SB100X-SV40 PA表达元件,然后在其下游插入IR/DR-CMV-EGFP-SV40 PA-IR/DR表达元件,获得的质粒命名为pBacSB-CE;同时作为对照构建pBac-CE,在pPh启动子下游插入CMV-EGFP表达元件.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经蓝白斑筛选后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acSB-CE和Bac-CE.将重组病毒转导人胶质瘤U87细胞,通过MTT、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以及EGFP的表达效率;建立裸鼠皮下胶质瘤肿瘤模型,通过组织免疫荧光进一步观察重组病毒在体内的转导效率.结果 经PCR鉴定成功获得了重组病毒BacSB-CE和Bac-CE;MTT结果证实重组病毒对U87细胞的增殖无副作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结果显示,EGFP在BacSB-CE转导的U87细胞中至少能表达60 d,在转导15 d后仍能检测到约109 a.u.总荧光强度,而在Bac-CE转导的细胞中,15d后已检测不到荧光细胞和荧光信号;体内组织免疫荧光检测进一步显示BacSB-CE组在第10天时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细胞,而Bac-CE组在第5天时基本看不到荧光细胞.结论 该研究成功构建了SB转座子介导的杆状病毒基因传递系统,获得的重组病毒对哺乳动物细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能介导EGFP在哺乳动物体内外持续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63.
李梦婷  晋军 《临床军医杂志》2023,(11):1201-1205
<正>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较高[1],早期发现有助于改善临床结局。心血管影像是检查心血管异常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冠状动脉CT造影、放射性核素成像。但医学影像的标记和人工判读工作量大,高度依赖于专业医师的水平,且存在误诊、漏诊、耗时等问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使计算机辅助诊断成为可能。在医学领域,人工智能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影像诊断[2]、  相似文献   
64.
心力衰竭小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上升,威胁着人类健康。心力衰竭的致病因素复杂,血流动力学异常,心室负荷增加导致心肌肥厚,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过度激活引发心室重构等原因均会导致心衰症状。然而,对心衰的发病机制和干预治疗的研究远没达到临床要求,进一步了解心衰的机制和寻找更有效的药物和手段是目前亟需的。心衰动物模型通过多种手段模拟人类心衰的发病过程,能提供心衰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由于大型动物心衰模型对基础实验设备及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加之造模成本昂贵,故而在进行药效筛选及机制研究中,常选用成本低廉且操作相对简便的小型心衰动物模型。常用的小型动物心衰模型按造模原理可分为压力负荷型、心脏缺血型、心脏抑制型等,造模方法主要包括主动脉缩窄法、肺动脉高压法、盐负荷法、冠状动脉结扎法、阿霉素法、异丙肾上腺素法、戊巴比妥钠法、普罗帕酮法等。各种造模方法复制的心衰模型具有其各自的发病原理和特点,因此在选择心衰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时应综合考虑实验目的、基础设备、实验经费等。  相似文献   
65.
<正>甘温除热法是以性味甘温的药物益气升阳,治疗因脾气不足或气血亏虚所致的内伤发热及虚人外感发热的疗法,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吾师薛晓红将本法用治乳腺病术后发热,获效良好,现举验案2则如下:1粉刺性乳痈术后发热曹某,女,34岁。2018年4月24日初诊。主诉:发现左乳肿痛10天。患者10天前因左乳  相似文献   
66.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检索工具,全面检索古代文献中输穴的主治功用,归纳并总结输穴治疗痛症的规律。输穴主治痛症包括躯体关节痛、头面五官痛及脏病痛。十二经输穴均可治疗躯体关节痛,阳经输穴又善治头面五官痛为主,阴经输穴可治脏病痛。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推动我国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在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护理研究生核心能力框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各指标进行筛选,经过两轮咨询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结果 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75%、95.56%;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7;一、二级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0.072~0.165、0.077~0.204;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0.21(均P<0.01).最终确定包含临床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8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该指标体系的构建更注重临床护理科研能力,可作为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考核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药效学和代谢组学研究,探讨椒红丸及组方药物对东莨菪碱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东莨菪碱诱导构建AD模型,选用椒红、地黄、椒红丸分别进行干预,采用旷场、水迷宫、物体识别、避暗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及胆碱能系统和氧化应激相关生化检测,探究椒红丸及其组方药物药效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对小鼠大脑皮层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行为学数据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椒红丸高剂量、椒红、地黄组小鼠新物体识别实验中辨别指数均明显增加(P<0.05);椒红、地黄及椒红丸高低剂量组小鼠水迷宫实验中登台率明显增加(P<0.05,P<0.01);椒红、椒红丸高低剂量组小鼠穿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P<0.01);椒红、椒红丸高剂量组小鼠避暗实验错误次数显著降低(P<0.01),椒红丸及其组方药物组小鼠错误潜伏期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椒红丸两个剂量组、椒红组小鼠大脑皮层乙酰胆碱转移酶活力明显升高(P&l...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肝苏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 mg·kg~(-1))和肝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6.7,8.4,4.2 g·kg~(-1)),每组12只,CCl4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灌胃给药10周。末次给药后,取血检测大鼠肝功能和重要脏器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肝组织中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含量;另取肝组织行一般病理学检查和马松(Masson)染色纤维化观察,并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总蛋白(TP)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HA,LN,TIMP-1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脾系数显著升高而胸腺系数降低(P0.01),肝脏质地变硬,病理学检测见典型假小叶形成,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肝组织TGF-β_1,α-SMA表达明显增强。秋水仙碱组和肝苏颗粒各组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水平均显著下降,球蛋白明显增加(P0.01),肝苏颗粒低剂量组的白蛋白(ALB)含量明显增加(P0.05);各给药组肝组织中HA,TIMP-1水平明显降低(P0.01),纤维化程度有不同程度改善,肝组织TGF-β_1,α-SMA表达减弱。结论:肝苏颗粒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有显著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纤维化病变,机制与减轻肝细胞损伤和抑制纤维病变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静态进展性牵伸(SPS)联合关节松动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TKA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SPS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分别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定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为(122.14±9.73)°、HSS评分(87.13±9.56)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PS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TKA后关节功能障碍,可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扩大膝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