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6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方法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对其超声检查方法予以进一步探讨。方法对27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方法一、二两种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方法一的敏感度65.3%,特异度44.4%,阳性预测值88.7%,阴性预测值16.0%,准确度69.7%,阳性似然比1.5。方法二的敏感度90.4%,特异度84.0%,阳性预测值96.3%、阴性预测值65.6%、准确度89.2%,阳性似然比5.7。结论检查方法二明显提高了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对48例冠心病用清栓酶治疗前后的左心室收缩时间间期(STI)测定,结合心电图及与健康者40例STI测值的比较,结果提示清栓酶治疗冠心病,其改善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76.76%,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54.16%,心功能总改善率为78.12%。说明STI为较敏感的指标,对确切评价清栓酶治疗冠心病疗效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3.
豚鼠喉粘膜创伤愈合过程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喉粘膜创后超微结构变化的特点,用微型锉对16只豚鼠喉粘膜造成伤模型,主要以透电镜观察其愈合过程。发现:喉粘膜上皮擦伤缺损的修复始于创缘基底细胞,24小时后再生上皮开始迁延、移行,胞浆内见少量分布的网状和/或窄幅束状张力丝;5日后覆盖创面的幼稚细胞活跃增殖,胞浆内弥漫分布网状和束状张力丝;10日后束状张力丝成密集状,介增殖停止代之分化;21日创面皮分化成熟至正常。再生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和  相似文献   
44.
左侧游离多肾右侧双肾盂1例解放军二六二医院李朝军,杨荣娟李×,男,20岁。因活动后肉眼血尿3天于1992年8月18日入院。既往无腰酸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颜面水肿等病史。家族史无特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潜血(++),镜检:红细胞满视野,...  相似文献   
45.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病因复杂、病情凶险、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近年来,人们对SAP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入,在SAP的诊断、重症监护和药物治疗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SAP的病死率仍为10%~30%[1]。2009年5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血管耦联关系的临床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3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分为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组(A组)45例与心功能衰竭组(B组)1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测量3组左侧肱动脉压,获取左心室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左心室壁相对厚度、心肌耗氧参数心率血压二重乘积及有效动脉弹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筛选耦联参数有效动脉弹性的独立关联指标.结果 A,B组心率血压二重乘积较对照组增高(P<0.01);A,B组左心室收缩末压、心率血压二重乘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左心室壁相对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效动脉弹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糖、左心室壁相对厚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心率血压二重乘积,其标准回归系数的绝对值依次减低,分别为0.471,-0.333,0.236,-0.166和0.133.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血管存在耦联关系,并与生化指标及心肌耗氧参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应用高频二维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心肌超声造影以及组织病理技术观察健康比格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外膜下层心肌及心肌内冠状动脉分支情况,通过测量分支点角度,利用流体力学原理以及心脏舒缩运动的特点分析其分支结构特点与冠状动脉循环的关系,深入认识心肌血流灌注的特点。方法 (1)8只健康比格犬,常规动物术前准备,开胸制作心包吊篮模型;(2)应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心肌超声造影经心外膜观察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斜角支(OB)及其心肌内分支的连接和走行方向,尤其是心外膜下层心肌内分支,采集其长轴和短轴二维超声灰阶、心肌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实时图像,并储存;(3)图像采集后,处死比格犬,取出心脏固定后游离左心室前壁,沿LAD、OB长轴及短轴制作大体标本、组织病理切片,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心外膜冠状动脉及心肌内冠状动脉走行、连接,并摄影存图;(4)脱机应用photoshop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沿所观察血管长轴和短轴的二维超声灰阶图上于LAD、OB上段(SSOB)和下段(ISOB)走行区域选取3支心外膜下层心肌内冠状动脉血管(SIMCA),测量其收缩末和舒张末与其上级主干血管夹角角度θ(θs、θd)。同时测量大体标本或组织病理切片上感兴趣区域(ROI)冠状动脉分支角度;(5)对所有进入分析的定量资料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近似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x-±s表示。LAD、OB上段和下段走行区域心外膜-心外膜下层心肌内冠状动脉分支角度三者之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节段舒张期和收缩期分支角度两两之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心肌超声造影观察:比格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分支多以锐角"旋入"心外膜下层心肌;从LAD主干近端到分支OB远端,心外膜-心外膜下层心肌冠状动脉分支夹角角度逐步减小;膈面血管绕过心尖到达左心室前壁,其分支夹角开口与左前降支在心外膜下层心肌内的分支夹角开口方向相反。(2)大体标本及组织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LAD分支多以锐角进入心外膜下层心肌,并斜行于中层心肌片层间隙,在中层心肌内其反向延长线与心外膜下冠状动脉长轴略垂直;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分支处内弹力膜明显增厚,凸入管腔内形成内膜垫。(3)长轴切面LAD、SSOB及ISOB组间心外膜下层心肌冠状动脉分支角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LAD组>SSOB组>ISOB组。ISOB组内θs和θ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D组和SSOB组组内θs和θ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轴切面LAD组、SSOB组间心外膜下层心肌冠状动脉分支夹角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组、SSOB组及ISOB组内θs和θ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心外膜冠状动脉分支成锐角进入心外膜下层心肌,角度从LAD主干至斜角支下段分支逐步减小,斜角支下段分支冠状动脉进入角度在收缩和舒张期存在明显差异。"锐角连接"更符合伯努利方程和雷诺方程原理以及心脏自身舒缩运动特点。(2)心外膜冠状动脉分支旋转进入心外膜下层心肌及随心肌旋转运动而旋转,符合心室肌壁扭转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冠状动脉管壁结构特点。(3)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冠状动脉循环功能的解剖学基础。(4)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以及心肌超声造影技术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心外膜冠状动脉进入心外膜下层心肌时角度变化和旋转运动的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48.
科学研究作为一种创新性活动,对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乃至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科研成果呈现多样性,对其业绩的评价日趋复杂。科学、系统的医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是医学机构科研绩效评估的核心。对医学科研机构的科研绩效做出科学的评价,就必须具有评价组成科研机构不同单元(人员、科室)的科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主要介绍新建三甲医院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中不同单元的赋予的权重值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及分层法(AHP),确立多角度评估体系的指标体系与权重系数,初步建立了一种以医生和科室为评估对象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并应用于实际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医生及科室的科研情况,为医院进行科研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经颞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无法切除的晚期上颌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6例无法切除局部晚期上颌恶性肿瘤患者,行选择性颞浅动脉插管后,根据化疗方案用微量输液泵经导管远心端药池输注相应化疗药物:多西他赛60~75mg/m2匀速灌注2h,d1;顺铂75mg/m2大剂量冲击2h,d1;氟尿嘧啶500mg/m2连续灌注120h,d1~d5;吡柔比星25mg/m2匀速灌注2h,d1~d3;吉西他滨1000mg/m2连续滴注30min,d1、d8。21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分别采用RECIST 1.1标准和NCI CTC 3.0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并随访远期生存情况。结果16例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其中CR 1例,PR 10例,SD 5例,RR为68.8%,DCR为100.0%。14例获随访(87.5%),中位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6.0个月和4.0个月。全组未有4级毒副反应发生,无治疗相关性死亡,3级毒副反应主要为1例耳廓部分坏死、3例贫血及1例骨髓抑制,其余均为1~2级。结论 无法切除的晚期上颌恶性肿瘤经动脉灌注化疗后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