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31.
目的:比较两种分离方法原代培养所获小胶质细胞的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分别采用振摇法和温和消化法从胶质细胞/神经元的混合培养体系中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通过1,1'-己二酸双酯-3,3,3',3'-四甲基吲哚菁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活体标记显示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分别用Griess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小胶质细胞经脂多糖刺激后释放的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温和消化法小胶质细胞的得率是振摇法的5.7倍,且其获得小胶质细胞的纯度(99.9±0.1)%远高于后者.温和消化法所获的小胶质细胞转化为静息状态需要的时间较振摇法明显缩短;经脂多糖刺激后,振摇法所得的小胶质细胞释放NO和TNF-α的水平均较温和消化法者高.结论:温和消化法在小胶质细胞的得率、纯度以及与静息状态的相似性方面明显优于振摇法,因此应在与小胶质细胞有关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中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32.
中耳病变及人工镫骨形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听骨韧带、肌腱硬化和切除以及人工镫骨置换对声音传导的影响。方法 基于CT扫描数据,通过自编C++程序读取CT数据中体单元建立人耳结构几何模型,将几何模型导入PATRAN中赋予材料参数、设置关节接触面以及相应其他边界条件生成数值模型。结果 利用本文人耳数值模型进行正常耳和病变耳的谐响应分析,得到正常耳和病变耳镫骨底板和鼓膜凸的振幅变化规律。并由此构建了套型人工镫骨。结论 正常耳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证明了本模型准确性,可以模拟人传声功能。本模型模拟病变耳的计算结果可以从力学角度解释病变对声音传导的影响,为病变耳治疗提供参考。本文的套型人工镫骨较我国临床用的环型人工镫骨更吻合人耳的生理功能,其重建听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骨癌痛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意义。方法: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n=20):空白对照(C)组;骨癌痛模型(CP)组,左胫骨内接种含2×105个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的悬液10 μl;假手术(S)组,左侧胫骨骨髓腔内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在接种后第4、7、10、14、17、21天进行疼痛行为学测试,在第14、21天各组分别选10只大鼠,取背根神经节,5只行免疫组化染色,另5只抽提RNA行实时PCR,检测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CP组大鼠在胫骨内接种肿瘤后第10天开始出现痛觉过敏,第14~21天最为明显。CP组接种肿瘤后第14、21天患侧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P2X3受体免疫阳性细胞率明显增高(P<0.05),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骨癌痛模型大鼠存在痛觉敏化,可能与P2X3受体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各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cervical intraepithial neoplasia,CIN),宫颈鳞癌中p7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18例慢性宫颈炎作为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标本各16例及宫颈鳞癌标本3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73和VEGF在不同宫颈病变的表达,来揭示其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结果p73表达于细胞核,并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表达增加。VEGF表达在细胞浆,其表达程度随宫颈病变的进展而逐渐增加。二者有显著相关性(r=0.90,P〈0.05)。结论宫颈病变过程中p73和VEGF之间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以为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5.
本文总结了巨型方舱医院短时间内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管理和实践经验,从方舱医院护理质量提升、物资保障、感染防控和人文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未来巨型方舱医院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青少年近视眼病的社会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尉玉  李晓青 《医学与社会》1998,11(4):34-35,55
当前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呈现不断增高的趋势,据全国1991年22个省市25万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城市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19.7%~30.0%,中学生为29.4%~40.0%,农村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8.4%~16·2%,中学生为16.3%~24.8%’‘’。安徽省合肥市调查结果就更为严重,中学生视力不良率:1992年为40.9%,1993年为567%,1994年高达647%,致使1994年参加高考的3200名考生中,有258O人因视力不良而限制了报考专业,占80.6%“’。造成近视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社会因素进行讨论。1青少年近视的社会因素1.l家长望子成龙因素:…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 细胞中的表达及活化。 方法 培养的人RPE细胞经同步化后分为两组:无血清组和含20%新生牛血清的血清组。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中转录因子E2F1蛋白的表达。用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其与DNA的结合活性。 结果 在RPE细胞核抽提物中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60×103的E2F1蛋白,血清刺激使其表达增加(P<0.001)。EMSA分析示在血清刺激下,E2F1核蛋白与DNA的结合活性增强。 结论 转录因子E2F1存在于人RPE细胞的细胞核中,血清刺激可诱导其表达增加,并增强其与DNA的结合活性,发挥其调控基因转录的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224-226)  相似文献   
38.
细菌对消毒剂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随着消毒剂广泛使用,尤其是细菌反复接触亚致死量消毒剂,可使细菌对其产生抗性。与耐抗生素菌株一样,抗消毒剂菌株的出现可能将会导致医院消毒的失败。因此,探索细菌对消毒剂产生抗性的机理,以减少抗消毒剂菌株的产生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人们对细菌抗消毒剂的机理...  相似文献   
39.
晚近我们收治两例马凡氏综合征病人,1例并发大动脉炎和急性心肌梗塞,另一例并发夹层动脉瘤和急性左心衰竭;两例均经双维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 CT 检查证实。我们对2例并发症的机制作了探讨和文献复习,文献强调马凡氏综合症心血管并发症经超声心动图检出率高达92.3%,一般体检仅为30.8%,凡年轻人患有难以肯定胸腹痛者应想到夹层动脉瘤可能,不失时机作出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0.
耳压刺激试验对预测胎儿预后的意义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61031)栾美英,任春娥,于红梅,李晓青,吕秀萍,王立杰产前耳压刺激试验(auricularplaster-pressedstimulatingtest,APPST)是一种利用胎儿电子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