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深刺风池穴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偏头痛患者40例,分为深刺风池穴组(20例)和常规针刺风池穴组(20例),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及血液流变仪检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深刺组有效率100%,常规针刺组有效率85%。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BA)血流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深刺风池穴对偏头痛患者脑血管机能及脑血流变化可能有更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F基因对c-myc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探讨HCV F基因表达产物参与肝细胞癌变的机制。方法构建c-myc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质粒,与HCV-F和HCV-C的表达质粒共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 2细胞,测定萤光素酶的活性,分析HCV-F、HCV-C对c-myc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在HepG 2细胞中,HCV-C对c-myc启动子的转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比对照组提高约7倍,且在HCV-C的剂量为2~10μg时,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HCV-F对c-myc启动子转录活性也具有激活作用,在剂量为2μg时,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约为对照组的3倍,c-myc启动子对HCV-F的剂量依赖激活作用不明显。结论 HCV-F相比HCV-C不能有效的调节c-myc启动子转录活性,HCV-C起主要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不同的治疗时间在正畸治疗中对支抗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用 160例经方丝弓矫治器固定矫治治疗的病人 ,分为长期组和短期组两组 ,每组病人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 ,配对测量正畸治疗前后支抗牙根长度 ,将牙根长度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 ,并评价牙根吸收情况。结果 :长期组和短期组正畸治疗前后支抗牙根长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但两组之间不同的吸收量除了上前牙支抗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1)外 ,其余各组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正畸治疗中不同治疗时间对前后支抗牙根吸收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研究补虚颗粒对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联用致血虚小鼠的影响.方法 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联合作用于小鼠,建立小鼠血虚症模型,观察补虚颗粒对小鼠外周血常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 补虚颗粒给药组小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模型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 补虚颗粒对化学物质致血虚小鼠具有生血、补血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对肝癌H22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肉瘤移植模型后,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顺铂组、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和奥曲肽+奥美拉唑组(联合用药组),给药后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和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奥曲肽组与奥美拉唑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3.5%、29.6%,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为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奥曲肽组与奥美拉唑组能够降低小鼠肝癌H22的微血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降低更加明显,其中奥曲肽组与奥美拉唑组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29.34±8.78)、(40.95±9.23),联合用药组为(23.89±5.76)。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能够显著抑制肝癌H22的生长,联合用药可能具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27.
复方司帕沙星滴眼液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雷  李鹏  朱雪松  朱瑜 《医药导报》2009,28(12):1610-1611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司帕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司帕沙星为主药配伍地塞米松磷酸钠等制备复方司帕沙星滴眼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司帕沙星、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结果所制备的复方滴眼液中,司帕沙星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120和5~80 μg&#8226;mL 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1%(RSD=0.83%)和100.32%(RSD=1.33%)。结论复方司帕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三维电视辅助胸部外科技术(Three dimensional television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techniques, 3D-VATS)联合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单操作孔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4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95例NSCLC患者为对象,行3D-VATS联合3D-CTBA单操作孔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情况,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手术切除肺段部位,随访1年,统计患者复发转移、远处转移及预后。 结果95例NSCLC患者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淋巴结清扫数目(9.25±2.31)个、术后胸腔引流量(431.36±54.17)ml、术中出血量(92.17±12.26)ml、住院时间(5.36±1.14)d、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78±0.62)d、手术时间(141.38±28.17)min。95例NSCLC患者中9例(9.47%)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少量咯血1例、肺部感染4例、肺漏气1例、肺不张1例、心律失常2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肺段位置结果显示,主要集中在上叶及下叶背段。随访1年,其中2例失访,无复发转移、死亡、远处转移情况。 结论采用3D-VATS联合3D-CTBA单操作孔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早期NSCLC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加中药乙肝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抗病毒作用.[方法]109例CHB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拉米夫定、乙肝康、拉米夫定加乙肝康治疗.[结果]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35.6%、34.4%和59.4%(P<0.05);显效率分别为64.5%、65.7%和87.5%(P<0.05).其抑制乙肝病毒(HBV)DNA的作用: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西药组.[结论]拉米夫定和中药乙肝康对HBV复制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两种药物协同应用的临床疗效及抗病毒作用均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或乙肝康.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9月对3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的临床资料.腹腔镜单纯胃底折叠术5例(Toupet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加胃底折叠术25例(Nissen式3例,Toupet式22例),腹腔镜单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3例.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85 min.术后平均住院6d.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无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4个月,32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例明显好转.结论:对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