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正>患者男,51岁,半月前出现左上肢无力,活动后头晕;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挠动脉、肱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双上肢收缩压差45 mmHg。经颅多普勒检查:左椎动脉血流反向;CTA: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伴明显纡曲,闭塞段长约14mm(图1)。入院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天后,经股动脉穿刺入路行闭塞段开通、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将8F导引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8”字张力带钢丝双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肘后切口,行双“8”字张力带钢丝双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09例。效果:随访3个月~2年。功能恢复,优89例,良15例,可5例。优良率95.4%。结论:双“8”字张力带钢丝双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局部损伤小,固定坚强,不需外固定,关节功能恢复好,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郑芳  朱雪松  李鹏  李志浩  李春雷  李聪 《安徽医药》2015,19(12):2302-2305
目的:建立HPLC-DAD法测定“武当三号金银花”不同部位中芦丁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方法采用Fortis Xi Phenyl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5%冰醋酸溶液(B)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4 nm;柱温:30℃。结果芦丁和木犀草苷在各自测定的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99.3%。结论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控制“武当三号金银花”不同部位芦丁和木犀草苷的质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华法林给药方案的设计,探讨华法林个体化给药的合理方式。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华法林抗凝过度致肾损伤患者的用药方案的优化和药学监护。结果: 确定符合患者特点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方案,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用药依从性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个体化给药过程,有利于增强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和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自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PAB)与原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Abraxane)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Lewis和RM-1肿瘤模型,荷瘤小鼠分别静脉注射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的PAB和20.0和(或)30.0 mg·kg-1剂量的Abraxane,比较给药后PAB组与Abraxane组的抗肿瘤作用。结果PAB 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H22肿瘤生长,PAB 20.0 mg·kg-1剂量组与等剂量的Abraxane组比较对H22肿瘤地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B 20.0,30.0,45.0 mg·kg-1剂量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ewis和RM-1肿瘤生长,PAB和Abraxane对C57雌性荷瘤小鼠的最大无毒剂量均为20.0 mg·kg-1。PAB各剂量组与等剂量的Abraxane组比较,对RM-1和Lewis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荷瘤小鼠的毒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同给药剂量下,PAB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和毒性与原研品Abraxane相同。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63岁,主因突发双下肢疼痛伴感觉、运动障碍16h入院。入院当天7:00入厕时突然出现左下肢疼痛,无知觉,不能活动,继之右下肢出现相同症状,急诊入院。查体:血压240/110mmHg,双下肢动脉自股动脉以下未触及波动,双下肢皮温偏低,双足明显,伴有轻度发绀,双下肢感觉减退,运动障碍。急查肾功能、心肌酶正常。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图1,2)示:腹主动脉下段及双侧髂总动脉闭塞,髂外动脉及双侧股、腘、膝下动脉显影,左侧腹部肿物,三期均无明显强化,性质待定。病因复杂转上级医院,查磷酸肌酸激酶4000U/L,考虑病因不明,缺血时间长,建议非手术治疗。于夜间23:00再次入院。此次查体:血压130/85mmHg,右下肢动脉搏动恢复,左下肢仍未触及波动,双下肢肌力Ⅰ级,感觉减退,酱油色尿,尿量少。既往伴有脑梗死,日常活动量小,无高血压、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史。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尿素9.53mmol/L,最高达24.81mmol/L,肌酐106μmo/L,最高达453μmo/L;磷酸肌酸激酶80120U/L,之后逐渐下降致130U/L,肌红蛋白最高达183μg/L,后降至48.50μg/L。入院后给予碱化尿液、利尿、持续性血液净化(共12次)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1次/12h,波利维75mg口服1次/d等抗栓治疗,治疗6d后左下肢动脉搏动恢复,磷酸肌酸激酶由7120U/L再次上升至9720U/L,同时出现左大腿及小腿肿胀,超声未发现下肢静脉血栓,考虑再灌注损伤所致,第7天时出现失血性休克,血凝4项,国际标准化比值1.1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93.6s,凝血酶时间测不出。查腹部CT示,双肾形态正常,右侧腹膜后巨大占位,考虑血肿(图3),考虑与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有关,对症处理后好转,18 d时复查下肢动脉 CT血管成像(图4,5),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肾下型)伴附壁血栓形成,右侧腹膜后团块状低密度影,考虑为巨大血肿,较前缩小,24d时患者肝肾功能指标正常,血红蛋白稳定,双下肢无明显肿胀,皮温正常,双侧股、腘、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可触及,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下肢感觉基本正常,好转出院,腹主动脉瘤限期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顽固性隐源性咯血(CH)和慢性肺结核(CTB)咯血的动脉造影表现特点及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顽固性CH患者(CH组)及20例CTB咯血患者(TB组)行责任血管栓塞,比较两组责任血管数目、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NBSA)参与供血血管数目、血管造影表现及栓塞后中远期效果。结果 TB组人均责任血管数目、NBSA参与供血血管数目多于CH组(t'=5.469,t=5.212,P0.01);TB组血管增粗、纡曲、富血管化、BP分流及动静脉瘘的发生率均高于CH组(P均0.05)。TB组术后2年复发率高于CH组(P0.01)。CH组和T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71%(11/17)、95.00%(1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是CH的主要责任血管。CTB咯血因存在大量NBSA供血,责任血管复杂。CTB咯血复发率高,与栓塞不彻底有关。根据造影特点选择栓塞剂及决定栓塞程度可预防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