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筛选出卒中后抑郁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丙戊酸镁缓释片)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用丙戊酸镁缓释剂500mg/d,连用14d;赛乐特片20mg,每天早饭后顿服。对照组:单服赛乐特片20mg,每天早饭后顿服,对症处理(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稳压、降糖)2组相同。结果丙戊酸镁缓释片组在治疗后6d,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分开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9d,HAMD评分开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疗效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组有效率93.02%,对照组有效率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辅助抗抑郁药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更佳,起效时间早,不良反应少,故临床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辅助治疗抑郁症,患者耐受性好,可以缩短病程,改善抑郁症状,解除患者病痛,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4岁.无明显诱因上腹部疼痛伴血便,逐渐加重7天;外院CTA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溶栓治疗后症状稍缓解,但出现左下肢肿胀,静脉超声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入院后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无阳性发现,遂给予低分子肝素加华法林抗凝。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70岁,4年前出现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在110mmHg/70mmHg左右。半年前腰部发沉、双下肢无力,但不影响活动;40余天前血压高达180mmHg/100mmHg,伴双上肢及面颈部充血肿胀,联合服用3种降压药物(硝苯地平30mg,2次/日;缬沙坦80mg,1次/日、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2次/日)后血压控制不理想;10天前上述症状加重,行走10米左右即出现间歇性跛行。查体:左侧锁骨上下窝、左肩甲下区及左上腹部闻及吹风样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顽固性隐源性咯血(CH)和慢性肺结核(CTB)咯血的动脉造影表现特点及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顽固性CH患者(CH组)及20例CTB咯血患者(TB组)行责任血管栓塞,比较两组责任血管数目、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NBSA)参与供血血管数目、血管造影表现及栓塞后中远期效果。结果 TB组人均责任血管数目、NBSA参与供血血管数目多于CH组(t'=5.469,t=5.212,P0.01);TB组血管增粗、纡曲、富血管化、BP分流及动静脉瘘的发生率均高于CH组(P均0.05)。TB组术后2年复发率高于CH组(P0.01)。CH组和T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71%(11/17)、95.00%(1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是CH的主要责任血管。CTB咯血因存在大量NBSA供血,责任血管复杂。CTB咯血复发率高,与栓塞不彻底有关。根据造影特点选择栓塞剂及决定栓塞程度可预防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于中风发作期痰瘀互结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P-选择素(P-selectin 140,GMP140)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75例中风发作期痰瘀互结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89例(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86例(采取阿司匹林治疗),选取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hs-CRP及GMP140表达水平,比较各组hs-CRP、GMP140表达差异性.结果 与健康人群比较,中风发作期痰瘀互结型患者血清hs-CRP及GMP140显著升高(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s-CRP及GMP140显著下降,治疗后观察组hs-CRP和GM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2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中风发作期痰瘀互结型患者hs-CRP、GMP140表达水平,是治疗痰瘀互结型中风发作期较为理想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3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中2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为肠梗阻。3例患者均予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2例加阑尾切除术。随访至今,1例手术1年后出现粘连性不全肠梗阻症状,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腹茧症术前明确诊断困难,CT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术中应切除纤维包膜、松解肠粘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全喉切除治疗颈段食管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9年1月一2014年7月胸、腹腔镜联合全喉切除治疗33例颈段食管癌。胸腔镜下分离食管、腹腔镜下管胃成形、全喉切除、气管永久造口、胃咽吻合术。结果胸部手术时间40~66min,平均53min;腹部手术时间35~51min,平均44rain;颈部手术时间128~150min,平均139min。术中出血量130~270ml,平均150ml。术后住院时间8~14d,平均12d。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高分化2例,中分化19例,中一低分化7例,低分化5例。切缘病理学检查无癌组织残留。31例淋巴结转移。并发症:吻合口漏2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肺部感染6例,胃排空障碍2例,吻合口狭窄1例,无死亡病例。33例随访1个月~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9%、54.5%、45.5%。结论颈段食管癌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胃咽吻合术是颈段食管癌切除后较为理想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医保政策和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进行的深入,人民的就医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自我保护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尤其随着社会各种急救网络的完善,通讯设施的发达,医院急救中心的工作量也逐年上升。作为医院的窗口,如何加强急救中心建设,提高急诊救治质量,已成为医院管理的当务之急。159医院近几年来对此项工作不断  相似文献   
19.
藏药短穗兔耳草有效部位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M axim挥发油及全草分萃取段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方法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代表菌种,筛选出了对所选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抗菌活性部分。结果短穗兔耳草挥发油、石油醚萃取部分、醋酸乙酯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都具有部分活性。结论短穗兔耳草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菌活性,石油醚萃取部分对5种细菌都不敏感,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有抑菌活性,正丁醇萃取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共报告病例362例,平均发病率为1.41/10万;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7~9月份,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5岁组人群为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6.57%。结论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应该加强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