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1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04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09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8篇
综合类   505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04篇
  2篇
中国医学   201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在乳腺实性病灶中的不同增强模式,探讨该技术对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onoVue观察乳腺实性病灶55例,各组别包括腺病25例,纤维腺瘤20例,乳腺癌10例。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从以下方面评价:①ROI曲线的增强时相及强度;②病灶增强的目视特征;③病灶增强的边界特征。结果:53例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ROI曲线形态显示增强均为快速增强型,各组别增强起始时间及达峰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腺病组与纤维腺瘤组的峰值强度与增强持续时间高于乳腺癌组(P>0.05)。病灶增强的目视特征:80%腺病病灶和95%纤维腺瘤表现为均匀增强型,乳腺癌组均表现为周边增强或不均匀增强。病灶增强的边界特征:70%的纤维腺瘤和80%的乳腺癌病灶表现为边界清晰型,76%的腺病病灶表现为无边界型。结论:乳腺实性病灶的不同增强模式能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992.
李利佳   《放射学实践》2011,26(6):691-691
病例资料患者,男,34岁。腰部酸痛伴下肢放射痛3d入院。患者3d前无诱因突感腰部酸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查体:L3-L5棘突棘旁压痛,并向右下肢放射。右侧L2以下感觉支配区痛觉减退,会阴区感觉减退。右侧踇伸、踇屈肌力Ⅳ级,左侧踇屈肌力Ⅳ级,双侧跟腱反射减弱,右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改良的FOLFOX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24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用奥沙利铂(L-OHP)85 mg/m2静脉滴注3 h,亚叶酸钙(CF)400 mg静脉滴注2 h,5-氟尿嘧啶(5-Fu)500 mg在CF滴完后静冲,其后再予5-Fu 2800 mg/m2深静脉连续滴注48 h,每2周重复给药,治疗4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24例中,CR 1例,PR 8例,SD 11例,PD 4例,总有效率(CR+PR)为37.5%。主要毒副作用是外周神经毒性、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结论改良FOLFOX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4.
李利  李倩 《中医药导报》2011,17(12):55-56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电针配合头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本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予颈椎牵引、电针配合头针,对照组予颈椎牵引、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对照组为7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995.
尼泊尔留学生皮肤病学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献  易琴  薛丽  闫薇  王熙  李利 《医学教育探索》2009,8(5):543-544
医学留学生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皮肤病学尼泊尔留学生的教学工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病学教研室在教学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高了尼泊尔留学生皮肤病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6.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ursolic acid (UA)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a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CAOV3. The CAOV3 cells were cultured in the RPMI 1640 media and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UA (0, 10, 20, 40 μmol/L). The proliferation rate of the CAOV3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The apoptosis rate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ERK activity was detected by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the expressions of p-ERK1/2, MKP-1, Bax and Bcl-2 by Western blot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lifer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cells treated with UA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non-treated cells (P〈0.05). The intracellular ERK activity and p-ERK1/2 expression were also reduced in the UA-treated cells, while the MKP-1 expression was elevated. Moreover, the apoptosis was found in the CAOV3 cells exposed to UA; the Bax expression was increased and the Bcl-2 expression decreased. The apoptosis rate in the UA-treated cell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treated cells (P〈0.05). It is concluded that UA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CAOV3 cells by suppressing the ERK activity and the expression of p-ERK1/2. And it can also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the CAOV3 cells by up-regulating the Bax expression and down-regulating the Bcl-2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997.
栀子甙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和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栀子甙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备VaD大鼠模型,予VaD大鼠不同剂量栀子甙[25 mg/(kg·d)、50 mg/(kg·d)、75 mg/(kg·d)]灌胃,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和脑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多奈哌齐治疗组相比较,观察栀子甙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平台象限游程/总游程下降(P<0.05);栀子甙高、中剂量治疗组逃避潜伏期短于模型组、平台象限游程/总游程大于模型组(P<0.05),接近于假手术组和多奈哌齐组水平(P>0.05),栀子甙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反映出其具有改善认知损害作用趋势.病理检查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栀子甙治疗组大鼠皮层及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坏死明显减轻.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慢性低灌注能显著影响大鼠的认知功能, 栀子甙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认知功能损害有防治作用 ,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肝叶切除术病人应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的血液保护效应.方法:择期行肝叶切除术的肝癌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对照组(Ⅰ组)和低中心静脉压组(Ⅱ组),麻醉方法均为硬膜外复合全麻.Ⅰ组术中按1.5∶〖KG-*2〗1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Ⅱ组术中输注乳酸钠林格液1mL/kg/h,维持CVP 1-5cm H2O,术中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MAP≥70 mmHg.分别于术前(基础状态)、手术开始、肝叶切除前即刻、肝叶切除后10min、术毕时及术后7d 测定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酶(GPT)和肾功能指标,并记录各时段输液量和尿量;记录术中失血、输血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术中WBC、GPT、失血量、异体输血量、肝叶切除前输液量、尿量较低,术中Hb及肝叶切除后输液量和尿量较高(P< 0.05).肾功能、总输液量和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病人术后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叶切除术中应用低CVP 技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输血,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9.
总结了28例成人尿道下裂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皮肤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尿道支架管护理及做好出院宣教.认为根据病情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手术后心理护理和临床并发症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00.
护生临床学习环境与实习效果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护生临床学习环境与实习效果,探讨两者相关性,为临床护理教学提出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学习环境量表(C LES)和临床实习行为评价量表(C ET)调查护理本科及专科实习末期的护生,测量其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评价及实习效果。结果临床学习环境和实习效果总评分别为(3.07±0.68)和(3.61±0.53)。临床学习环境评分最高的维度为参与性,最低为个性化;实习效果评分最高的维度为情感,最低为认知。临床学习环境与实习效果呈正相关(r=0.211,P<0.01)。结论护生对所在医院的临床学习环境较满意,实习效果较好。临床教学应重视个性化,并加强理论知识、护理程序方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