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临床优质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2月庄浪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22例采取针灸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双盲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针灸治疗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临床优质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护理服务取得患者高度认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2.
目的 了解MSM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滚雪球”和方便抽样方法,分别对MSM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开展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68人,其中MSM 186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182人。18.4%的MSM和23.1%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听说过HPV,10.2%的MSM和15.4%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听说过HPV疫苗。34.9%的MSM愿意接受免费的HPV疫苗,低于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70.9%(χ2=47.651,P<0.01)。26.2%的MSM和20.2%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愿意在20岁之前接种HPV疫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肛交性行为中为接受方(OR=2.831,95%CI:1.703~13.526)、过去6个月肛交性行为中从未使用安全套(OR=3.435,95%CI:1.416~20.108)、过去12个月中曾诊断过性病(OR=1.968,95%CI:1.201~8.312)的MSM更愿意接受HPV疫苗;过去3个月有过异性商业性行为(OR=1.748,95%CI:1.207~8.539)、过去3个月异性商业性行为中从未使用安全套(OR=1.926,95%CI:1.343~5.819)和过去12个月中曾诊断过性病(OR=2.017,95%CI:1.671~7.264)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更愿意接受HPV疫苗。结论 MSM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PV及HPV疫苗的知晓率较低,且性行为相关的危险因素会影响两类人群接受HPV疫苗的意愿。应该加强针对HPV及HPV疫苗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知晓率,为以后HPV疫苗的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3.
目的明确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注入大鼠胫骨的骨髓腔后,应用人β防御素3(HBD-3)抑制耐药菌植入物表面生物膜感染的机制。方法将MRSA注入SD大鼠左胫骨骨髓腔中构建耐药植入物细菌生物膜感染的模型:各实验组(包括空白对照组,HBD-3组和万古霉素组,每组20只)髓腔感染24小时后腹膜内注射药物,对照组注射2 mL生理盐水,HBD-3组注射2 m L 8 g/mL(1 MIC)HBD-3,万古霉素组注射2 mL0.5 g/mL(1 MIC)万古霉素,每组分别在腹腔注射后第1,7,14和21天处死5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植入物表面上的生物膜和活菌的数量,免疫组化评估NF-κB和TLR-4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10及TNF-。结果对照组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以及生物膜形态和对照组的存活细菌的数目随时间逐渐增加,而HBD-3组和万古霉素组随时间下降(0.05)。HBD-3组NF-κB和TLR-4表达量在第1天增加,在第7天达到峰值,在第14天开始下降,每个时间点的相对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0.05)。NF-B和TLR-4表达量各时间点在HBD-3组中较对照组和万古霉素组中均有统计学差异。IL-10及TNF-4的表达在对照组中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0.05)。结论β防御素3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抑制大鼠胫骨骨髓MRSA引起的耐药菌植入物生物膜感染。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氟西汀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氟西汀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高压氧组和氟西汀组分别单独使用高压氧和氟西汀治疗,联合组使用高压氧联合氟西汀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标准,对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治疗6周后,联合组 HAMD得分为(13.19 ± 3.14),显著低于高压氧组和氟西汀组得分[(18.26±2.31)和(17.55±2.46)],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联合组在NIHSS上得分为(6.5±3.8),也显著低于高压氧组和氟西汀组得分[(10.3±3.8)和(9.8±4.1)],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氟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5.
王英明  孔荣  禹德万  朱晨 《安徽医学》2015,36(11):1350-1352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注射对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5例重度膝骨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氨甲环酸组术中松止血带前30 min 静脉应用氨甲环酸10 mg/ kg,并于手术结束后经引流管向关节腔注射1.0 g 氨甲环酸,夹闭引流管4 h,弹力绷带包扎。对照组的处理为给予相应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 引流量并于术后第3天复查血常规。结果氨甲环酸组术后切口引流量平均约220 mL,与对照组450 mL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3天复查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氨甲环酸组降低约12.9 g/ L,明显小于对照组23.5 g/ 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注射可以明显降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CT分型,以指导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操作.[方法]收治髋臼发育不良伴严重骨性关节炎或股骨颈骨折的Crowe Ⅰ型患者63例,行双髋置换10例,术前常规行X线和三维CT明确诊断及髋臼侧和股骨侧有无畸形及程度并进行分型,根据新的分型合理设计手术方案.术后及随访X线片评价假体位置、有无移位、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及肢体长短.[结果]平均随访3.3年,术后无切口或深部感染,无假体周围骨折及神经损伤,所有患者Harris评分由置换前的(37.9±6.9)分提高到术后近期的(91.2±2.8)分.除早期2例(占总数占2.7%)因术后脱位行二期翻修外;余71例(97.3%)经长期随访,X线示股骨柄和髋臼杯的位置以及与周围的骨质匹配整合良好.63例患者中,术前37例肢体不等长,术后34例等长,短缩<1 cm3例.[结论]对于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新的CT分型,能更好的处理髋臼及股骨近端的畸形,指导选择合适的假体,获得理想的术后功能.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内侧半月板损伤与髌内侧滑膜皱襞(mediopatellar plica,MPP)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关节镜治疗的18例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关节镜下行内侧半月板成形术或者缝合术,MPP在关节镜下行清除。依据关节镜下是否存在MPP,分成2组;关节镜下有无病理性MPP,分成2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数据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两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 结果 无MPP组术前Lysholm评分(38.36±3.12)分,术前有MPP组(30.43±1.75)分;术后无MPP组Lysholm评分(78.91±4.52)分,术后有MPP组(70.36±3.71)。术前A、B型MPP组Lysholm评分(38.37±3.23)分,术前C,D型MPP评分(30.78±1.10)分;术后A、B型MPP组Lysholm评分(79.75±2.90)分;术后C,D型MPP评分(70.27±2.81)分,经协方差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MPP和型别可能会影响手术疗效。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Lysholm评分与含有MPP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92,P<0.05)。 结论 MPP影响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疗效,关节镜下需准确清除MPP,尤其是C、D型MPP。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术后近期镇痛及临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19-12期间择期行单侧DAA下THA患者139例,随机分为髂后路腰丛神经阻滞组(L组,n=45)、 FICB组(F组,n=46)、对照组(C组,n=48)。L、 F组在全麻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L组实施后路腰丛阻滞, F组实施FICB, 2组患者均予以0.375%罗哌卡因30~40 mL; C组直接予以全麻诱导。三组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侧卧位下行DAA下THA。记录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患者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的停留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予以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术后镇痛,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功能康复及影像学Harris评分、 WOMAC评分以及关节疼痛(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均有效随访1个月。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手术30 min (T_3)、 HR在拔管后(T_4), L、 F组明显低于C组(P0.05); L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患者拔管时间、 PACU停留时间明显低于C组(P0.05); L、 F组术后24 h静息时,术后24 h、 48 h、 1个月运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1个月, L、 F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 WOMAC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FICB应用于侧卧位DAA下THA,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急、慢性疼痛,结合良好功能康复锻炼,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FICB应用于此类微创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基本等同于后路腰丛阻滞,其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更能让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济南市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水平,并对其致癌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于2013年3—4月采用大气微污染物采样仪在济南市某地采集52组大气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分析16种优控PAHs。结果大气中总PAHs(气相+颗粒相)浓度范围为6.56~767.02 ng/m3,平均浓度为214.54 ng/m3;气相PAHs主要以分子量低、易挥发的3环为主,颗粒相PAHs主要以分子量大、不易挥发的5~6环为主。苯并(a)芘只存在于颗粒相中,平均浓度为2.04 ng/m3,低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2.5 ng/m3)。特征分子比值法和主因子分析法表明燃烧及汽车尾气排放是大气中PAHs的主要来源。颗粒相中以苯并(a)芘为参照的8种分子量≥228的PAHs的致癌等效浓度(TEQ)和致突变等效浓度(MEQ)分别为11.914和9.904 ng/m3,分别为单一苯并(a)芘浓度的5.84倍和4.85倍。成人和儿童的PAHs终身致癌超额危险度分别为4.06×10-6和1.77×10-6。结论本次调查的部分时段大气中PAHs污染较严重,但是根据平均暴露水平估算的人群通过呼吸途径所造成的终身致癌危险度处于正常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0.
许中华  陶伦  刘载阳  李阳  李杰  张珺  张峡  王敏  李长青  陈光兴  杨柳  张大伟  曹晓瑞  张国强  李凭跃  包倪荣  李川  周胜虎  常正奇  吴波  钱文伟  王卫国  吕明  唐浩  李虎  何川  陈云苏  李慧武  胡宁  聂茂  谢峰  曹治东  康鹏德  斯焱  朱晨  许伟华  刘先哲  毛新展  谢杰  张晓岗  胥伯勇  杨佩  王伟  李晓峰  冯尔宥  张振  刘保一  马建兵  李辉  马元琛  孙立  张志峰  耿硕  黎观保  王禹基  李二虎  周宗科  黄伟  周一新  曹力  柴伟  熊雁  张瑗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髋关节学组  全军骨科专委会青年关节学组  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  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重庆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 《中华创伤杂志》2023,(11)
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挑战, 医院资源消耗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结果和转归欠理想。髋关节置换术(HJA)是当前治疗老年FNF的主流方法, 但传统的手术入路和技术方法仍然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 如脱位、跛行、肢体不等长等。近年来, 直接前路(DAA)-HJA成为关节置换领域的新方法。DAA入路由于通过神经肌肉间隙完成手术, 符合软组织保留和术后加速康复理念, 可提升HJA治疗老年FNF的临床效果。但DAA-HJA治疗老年FNF的标准技术与规范流程尚缺乏统一认识。因此,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髋关节学组、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关节学组、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重庆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组织相关专家, 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订《老年股骨颈骨折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23版)》, 主要针对DAA-HJA在老年FNF中应用的适应证、手术设计与假体选择、手术技术与操作流程、术后管理等方面提出13条推荐意见, 旨在推广规范化、系统化、个体化诊疗理念, 改善患者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