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20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23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呼吸运动状态对动态调强放疗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不同幅度、周期、方向的呼吸运动对动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肺癌病例,按靶区体积大小分为A(72.0~200.2 cm3)、B(271.7~380.0 cm3)、C(498.9~684.9 cm3)3组,每组10例,平均体积分别为151.5、327.1和583.3 cm3。使用呼吸运动模拟平台带动含二维电离室矩阵的模体沿枪靶方向运动。分别转动准直器至0°和90°,在不同呼吸运动幅度(0、4、8、12和15 mm)与周期(3、4和5 s)下,采集模体等中心层面剂量。其中周期为4 s测量5次,以绝对剂量及γ通过率(3 mm/3%)为指标,分析采集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TPS)输出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 在两个方向上,呼吸运动降低了靶区边缘内侧剂量,提高了靶区边缘外侧剂量。呼吸运动周期之间的γ通过率差异最大达3.54%(t=2.301,P<0.05)。当呼吸运动幅度超过8 mm时,γ通过率<90%,且随幅度增大而减小。静态与呼吸运动之间γ通过率的差值和靶区体积呈负相关,A、B、C 3组的平均γ通过率依次增大。5次叠加剂量的γ通过率高于单次剂量平均γ通过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6~-5.95,P<0.05)。结论 动态IMRT靶区剂量分布主要受呼吸运动幅度及自身体积影响,部分幅度下呼吸运动周期对剂量分布有影响。多次剂量实施后,可消除部分单次剂量实施误差。医师需要根据呼吸运动幅度对靶区进行合理外扩,同时优化呼吸运动方向上靶区边缘组织受量。对于靶区体积过小以及呼吸运动幅度过大的患者,应采取呼吸管理技术提高靶区剂量实施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下颈椎行颈前路融合内固定(anterior cervical fusion,ACF)术后邻近节段矢状面角度丢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6例行ACF治疗的下颈椎外伤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随访时间、手术方式、入院及末次随访ASIA评分(ASIA分级A~E级分别记为1~5分),在颈椎侧位X线上测量上区域角、下区域角、局部后凸角、融合节段角度、邻近椎体及椎间隙角度等相关参数,回顾所有患者术前MRI、CT,明确邻近节段损伤情况,所有患者局部后凸角术后角度丢失大于5°归为A组(术后邻近节段角度丢失组,23例),术后邻近节段角度无丢失为B组(373例),并通过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以上相关因素行两组间对比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CF术后邻近节段角度丢失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邻近节段椎间隙、椎体及融合节段角度在局部后凸角、上区域角、下区域角中所占比例,明确ACF术后邻近节段角度丢失的主要部位。结果:ACF术后邻近节段角度丢失发生率为5.81%(23/396),A、B组年龄分别为48.26±8.61岁、31.04±6.17岁,入院时ASIA评分两组分别为3.5±0.8、3.7±1.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21,P=0.045)。手术方式、性别、随访时间、末次随访ASIA评分在A组和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CT、MRI上显示非手术节段MRI椎间盘信号异常(A组3/23,B组13/373)、不伴椎间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单侧非移位型关节突骨折(A组2/23,B组0/373)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3)。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RI上非手术节段椎间盘信号异常、不伴椎间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单侧非移位型关节突骨折是ACF术后邻近节段矢状面角度丢失的危险因素(P分别为0.031、0.006、0.002),入院时ASIA评分与ACF术后邻近节段后凸畸形发生无相关性(P=0.301)。上邻近第1椎间隙角度丢失在局部后凸角、上区域角、下区域角角度丢失中分别为78.07%、85.00%、90.19%,上邻近第1椎间隙角度丢失是邻近节段角度丢失的主要成分。结论:ACF术后局部角度丢失有一定发生率,年龄、MRI上非手术节段椎间盘信号异常及不伴椎间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单侧非移位型关节突骨折是ACF术后后凸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上邻近节段角度丢失为主。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把符合CCMD-Ⅱ-R诊断标准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40例为精神病药物合并心理治疗,对照组(B组)40例为单纯药物治疗。在治疗前、中(6个月)、后(12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疗效评定和因子分析。结果A组治疗后BPRS总分平均下降16.39分,有效率70%.B组治疗后BPRS总分平均下降4.97分,有效率17.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A组治疗后BPRS各因子均有明显变化,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治疗能够帮助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减轻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配合归因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及动态变化。方法:对32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采用抗抑郁药配合归因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12周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及36周评定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32名正常对照组评定GQOLI-74。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比较,除婚姻与家庭因子,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除性功能因子及婚姻与家庭因子,其余各指标随治疗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01)。结论:抗抑郁药配合急性期归因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使其生活质量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能在治疗结束后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持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关于c-fos、c-myc两个癌基因在皮肤鳞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79例皮肤鳞癌病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fos、c-myc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与正常皮肤组织的表达情况进。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c-fos、c-myc两个癌基因不表达,而在皮肤鳞癌中两者分别有70#.9%和78.5%阳性表达,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与两者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P <0.05),分化程度越高的肿瘤c-fos表达水平越高,而在分化程度越高的肿瘤中c-myc表达水平越低。结论可用c-fos、c-myc的表达水平判定皮肤鳞癌及分化程度及指导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机器学习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治疗计划对心脏和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预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1例肺癌VMAT计划,随机选取其中43例为训练组,剩余8例为验证组。分析训练组中患者的解剖信息与两侧肺V5、V20和心脏V30、V40的相关性。采用机器学习方法,以解剖信息为输入、危及器官(OAR)的DVH为输出,分别构建并训练关于两侧肺以及心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验证组中8例VMAT计划中的解剖信息分别输入到已经构建好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预测OAR的DVH。结果:两侧肺V5、V20和心脏V30、V40受自身体积大小影响可忽略,受OAR与靶区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影响较大。患侧肺、对侧肺、心脏的人工神经网络结构模型中隐藏层分别含有41、38、34个神经结点,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994、0.975、0.986。对验证组中患侧肺和对侧肺的V5、V20的预测误差分别为2.70%[±]1.83%、2.84[%±]1.97%和13.7%[±]7.8%、0.72[%±]0.75%,对心脏V30、V40的预测误差分别为3.20[%±]0.63%、2.1[%±]1.5%,仅对侧肺V5的预测值和实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对肺癌VMAT计划中解剖信息与OAR的DVH数据进行学习,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预测出患侧肺、心脏V25[~]V60和对侧肺V20的DVH数据,可为临床计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明确转染c-kit基因对A375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分为A组(实验组)、B组(转染空病毒载体的阴性对照组)、C组(空白对照组)。转染后采用RT-PCR检测c-kit mRNA表达情况,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A375细胞分化及形态,MTT比色分析法检测对A375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分析术,Anexin-v-PI双染色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的变化。结果:转染后A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破裂,漂浮细胞增多。RT-PCR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A组扩增出c-kit c DNA 230 bp大小片段,而B、C组则没有扩增出相应大小的片段。转染后A组OD值低于B、C组(P0.05),A组早期凋亡率高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转染c-kit后A375细胞增殖被抑制,早期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治疗组黛力新治疗,HMAD量表判断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观察患者的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起效快,副反应少。结论黛力新可明显改善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症状,且临床副反应少,适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表达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H-S细胞,用DATS和(或)LPS进行干预。反转录PCR检测细胞中TNF-α、IL-1β mRNA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检测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磷酸化(p-IκB)及非磷酸化IκB的表达。结果LPS刺激MH-S细胞可导致TNF-α、IL-1β mRNA、p-IκB表达增加及NF-κB活性升高。用DATS(0.1、0.5、2.5、5.0mg.L-1)预处理细胞30min后再给予LPS刺激,可使TNF-α、IL-1β mRNA表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的NF-κB活性及p-IκB表达均显不同程度的抑制。单独DATS对TNF-α、IL-1β mRNA表达及NF-κB活性无影响。结论DATS可通过抑制IκB磷酸化及NF-κB活化,进而下调LPS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NF-α、IL-1β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