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8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91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456篇
预防医学   208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205篇
  2篇
中国医学   238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分析鼓膜穿孔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诊断及治疗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906例门诊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6例鼓膜穿孔患者中,男682例,女224例;平均年龄(32.64±10.81)岁;168例(18.5%)患者受伤与饮酒有关.致伤原因为耳外伤319例(35.2%),中耳炎282例(31.1%),外耳道清理不当173例(19.1%),外耳道异物84例(9.3%),交通事故35例(3.9%),鼓膜通气管拔出后未愈合8例(0.8%),其他5例(0.6%).季节分布为春季248例(27.4%),夏季203例(22.4%),秋季265例(29.2%),冬季190例(20.9%).硬管耳内镜检查判断患者鼓膜穿孔的阳性率为100%,高于电耳镜检查的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6例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在4周后复查时完全愈合.结论 耳外伤和中耳炎是鼓膜穿孔发生的主要原因,男性占绝大多数,高发年龄为19~ 29岁,创伤性鼓膜穿孔大部分在4周左右可愈合.应用耳内窥镜检查在鼓膜穿孔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涉及的海洋药物及含海洋药物经方在现代妇科疾病辨治中的运用,并参照历代文献的相关阐述,探讨海洋药物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的理论依据,分析海洋药物研究与发展的趋势,以帮助开拓用药思路,推动相关海洋药物治疗妇科疾病的现代化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促炎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有无致凋亡作用。  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分别以浓度 2 0 μg/ml单独或二者共同与平滑肌细胞培养 3 6h ,实验分 4组 :TNF α组 (T组 )、IL 1β组 (I组 )、TNF α+IL 1β组 (TI组 )及对照组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  结果 :①细胞凋亡分析显示 :TI组两种因子的联合作用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明显增加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二者单独作用未能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②细胞周期分析发现TI组在TNF α +IL 1β刺激下 ,细胞增殖能力与其他组比有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生长逐渐停滞 ,而二者单独作用对细胞增殖有轻微刺激作用 ,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促炎因子TNF α和IL 1β的相互作用 ,可以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4.
目前专业总结已经成为临床微生物学工作的普遍行为。而在实际工作中,各个实验室的专业总结内容各不相同,质量差强人意。为提升业界对专业总结的认识,本文对微生物学总结的前提、频次、内容、质量和审校、发布、解释和应用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应专业建议。  相似文献   
55.
本文分析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发现血细胞检测结果受环境温度、放置时间、采血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检验人员在采血和检测过程中应尽可能排除各种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真实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脉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观察45岁以上受检387例,测血压和动态心电图(DCG)。其中高血压病(EH)患142例,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脉压≤60mmHg(A组)、>60mmHg(B组)分两组,结果:随着脉压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结论:EH患脉压与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aneous analgesia,PCIA)对学龄前胆总管囊肿患儿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 (n=20),镇痛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配方为舒芬太尼2 μg/kg+曲马多5 mg/kg+地塞米松5 mg+昂丹司琼4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C组不予术后镇痛;收集术前1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患儿Wong-Baker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资料,并随访分别在T1-T4各时间点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其血浆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结果:2组患儿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Wong-Baker评分在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及分组与时间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儿血浆NE和5-HT水平在不同组别和不同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E、NE、5-HT水平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同一时间点行两两比较,T2-T4时P组患儿Wong-Baker评分和血浆NE、5-HT水平[(3.90±1.65)、(3.10±1.37)、(1.50±1.28)分;(514.13±75.32)、(441.32±69.53)、(364.83±49.33) pg/mL;(262.35±30.31)、(209.38±39.02)、(199.48±30.94) pg/mL]均显著低于C组[(5.30±1.63)、(4.50±1.10)、(2.40±1.23)分;(574.71±100.95)、(483.56±53.47)、(404.61±59.36) pg/mL;(290.81±47.31)、(248.40±48.52)、(232.16±33.75) pg/mL;P<0.05]。2组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组患儿术后非计划拔管率显著低于C组(P<0.05)。患儿血浆NE、5-HT水平与Wong-Baker评分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1=0.38、r2=0.56(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PCIA用于学龄前胆总管囊肿患儿术后镇痛是安全的,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促进其术后恢复,并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乙肝携带产妇血清标志物类别及婴儿喂养方式,为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借助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收集本辖区所有助产机构分娩产妇的孕期或产时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婴儿三个月内的喂养状况。结果 5226例HBsAg携带产妇血清标志物居于前三位的分别为(1)(4)(5)阳性64.54%,135阳性20.97%和(1)(5)阳性11.02%;HBsAg携带产妇所分娩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为65.10%,HBsAg和HBeAg双阳性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62.31%,低于其他类别的纯母乳喂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BsAg携带产妇血清类别HBsAg和HBeAg双阳性依然占有比较高的比例,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产妇的喂养指导最好结合母亲血清或乳汁中的HBV-DNA水平进行。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估圆锥角膜快速跨上皮交联手术前以及术后1mo Corvis ST参数的重复性及差异性。方法:研究纳入了30例30眼圆锥角膜患者进行分析。圆锥角膜患者术前和术后1mo分别进行三次Corvis ST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克伦巴赫alpha系数(Cronbach'α)、可重复性系数(RC)和变异系数(CV)评估Corvis ST参数的可重复性。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评估术前与术后Corvis ST参数的差异。结果:术前39个Corvis ST参数中,26个(66.67%)参数重复性较好,6个(15.38%)参数重复性中等,7个(17.95%)参数的重复性较差。交联术后1mo,34个(87.18%)参数的重复性较好,3个(7.69%)参数重复性中等,2个(5.13%)参数的重复性较差。与术前相比,交联术后1mo圆锥角膜患者的眼压、生物力学校正眼压、第一次压平时间、曲率半径、第一次压平时的形变幅度、最大压陷偏离长度、角膜硬度参数值增加;而陡峭曲率、平坦曲率、平均曲率、第二次压平时间、2 mm最大形变幅度比值和综合半径值降低(均P<0.05)。结论:交联手术前和术后1mo Corvis ST参数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术后1mo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硬度较术前增加。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角膜硬度参数(SP-A1)在不同年龄以及不同严重程度分级圆锥角膜患者中的特征。

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18-09/2020-12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诊断为圆锥角膜的患者247例345眼,平均年龄24.51±6.38岁。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20岁组、21~30岁组和≥31岁组。采用Amsler-Krumeich(AK)分级将圆锥角膜严重程度分为AK1、AK2、AK3和AK4。测量患者视力、角膜平坦曲率(K1)、角膜陡峭曲率(K2)、角膜平均曲率(Km)、最薄点角膜厚度(TCT)。应用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测量患者的角膜SP-A1以及眼压、最大形变振幅(DA Max)、第1次压平时间(A1T)、第1次压平速度(A1V)、第2次压平时间(A2T)、第2次压平速度(A2V)、凹面半径(Radius)、生物力学校正眼压(bIOP)。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SP-A1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以及不同疾病严重程度间SP-A1差异。

结果:不同年龄组间性别构成比、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K1、K2、Km、TCT和严重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圆锥角膜患者SP-A1与年龄呈弱的正相关(rs=0.137, P=0.011)。≥31岁组患者角膜SP-A1显著高于≤20岁组和21~30岁组(P<0.05)。≤20岁和21~30岁组中SP-A1与K1、K2和Km呈负相关,≥31岁组中SP-A1仅与K2呈负相关(P<0.05)。此外,总人群及各年龄组中SP-A1与DA Max、A1V和A2T呈负相关(P<0.05),与TCT、眼压、bIOP、A1T、A2V和Radius呈正相关(P<0.05)。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年龄≤20岁组和21~30岁组圆锥角膜患者的SP-A1逐渐降低(P<0.05)。年龄≥31岁的圆锥角膜患者,AK1组与AK4组、AK2组与AK3组、AK2组与AK4组SP-A1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35、0.001)。

结论:圆锥角膜患者SP-A1与年龄正相关,且在年龄≤30岁的患者中,SP-A1会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