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6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80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479篇
内科学   224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91篇
综合类   925篇
预防医学   429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394篇
  13篇
中国医学   441篇
肿瘤学   17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考察RGD多肽化学修饰聚苯乙烯培养板细胞相容性研究.方法 采用高锰酸钾硫酸溶液对聚苯乙烯表面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羧基位点;水溶性碳二亚胺活化羧基,接枝明胶、胶原和RGD多肽.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动态接触角等研究了RGD化学修饰聚苯乙烯的变化,并考察了RGD化学修饰聚苯乙烯后细胞相容性的变化.结果 XPS结果证实了聚苯乙烯表面N原子的引入,RGD是共价键合在聚苯乙烯表面的.动态接触角下降显著,证明修饰表面的亲水性能提高.在修饰后的聚苯乙烯培养板种植入表皮细胞,结果显示提高了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结论 聚苯乙烯表面进行RGD化学修饰,有利于提高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能力,有望为免疫磁珠分离得到的高纯度内皮祖细胞提供良好的培养介质.  相似文献   
72.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探究伴有认知障碍的内侧颞叶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患者的静息态脑网络(resting-state network,RSNs)的改变及意义。方法纳入24例伴有认知障碍的mTLE患者(蒙特利尔评分26分)和18例健康志愿者,采集所有被试的rs-fMRI数据并提取RSNs后,比较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RSNs间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强度的差异以及分析有组间差异的RSNs与MoCA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执行控制网络(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ECN)与内侧视觉网络(medial visual network,m VN)间的FC减低;ECN与感觉运动网络(sensorimotor network,SMN),ECN与左额顶网络(left frontoparietal network,l FPN)间的FC均增加,且增加FC的与MoCA总分及语言、抽象、注意力分数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发现伴有认知障碍的mTLE患者出现以ECN为主的多个RSNs的异常改变,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mTLE患者认知障碍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73.
张超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815-3817
胆红素是人体内卟啉类化合物分解代谢的产物,主要在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生成,经过血液转运至肝脏处理后,作为胆汁的组成成分经胆道系统排人肠腔。可通过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重吸收作用进行肠肝循环,最后有70%~80%被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74.
75.
JAGS是为了弥补WinBUGS软件和OpenBUGS软件而研发的一款基于贝叶斯统计的软件。该软件属于编程软件,自身独立拥有软件的一套贝叶斯运算函数及公式。JAGS软件具有操作界面简单,与系统兼容好,运行流畅,且与其他软件具有良好交互性的优点,能够完成各种类型的Meta分析。由于该软件自身缺乏对结果数据读取、解读以及图形绘制等功能,使得其的应用及推广较差;而其与其他软件具有良好交互性的这一特点,使其能够与R软件完美地相结合并充分地弥补该部分功能不足。本文以实例剖析的形式介绍了如何使用JAGS软件实现最复杂和最热门的网状Meta分析。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负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的学习曲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月6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陕西省肿瘤医院由同一医师完成的135例US-FNAC患者的操作耗时及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按手术先后分9组(A~I组),每组15例定为一手术阶段后进行两两对比分析,比较各阶段的操作耗时、并发症及操作无效率。根据得出结果将135例患者分为前、中、后(X、Y、Z)3组,比较组间差异,进一步验证结果。 结果在A组至I组进行两两对比统计学分析得出,在A~D组间操作耗时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D组与E组间出现转折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而E~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X、Y、Z 3组比较中,X组操作耗时明显长于Y组和Z组[分别为(6.23±1.38)min、(3.47±0.45)min、(3.21±0.45)min],X组与Y组和Z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07、23.15,均P<0.05),Y、Z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t=1.92,P=0.067)。随着操作例数的增加,并发症及无效操作的发生率逐渐降低。 结论对于期望熟练掌握US-FNAC技术的超声医师,遵循对操作的全面认知和科学操作步骤,在指导下开展45例左右的US-FNAC后,可望快速安全越过学习曲线转折点。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 比较2015—2019年某焦化厂下风向居民不同人群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方法: 2015—2019年夏季,选取中国北部某焦化厂下风向(1~2 km)两个村庄的常住居民为研究群体,按照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液及尿液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及尿肌酐(Cr),并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尿液中多环芳烃代谢物1-羟基芘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结果: 2015—2019年某焦化厂下风向居民中,女性血清IgG含量均值在各年份间均高于男性(P<0.01),IgM含量均值在2015年和2016年高于男性(P<0.05);成人血清IgG和IgA含量均值在各年份间均高于未成年人(P<0.01),IgM含量均值在2016年低于未成年人(P<0.01)。2015—2019年某焦化厂下风向居民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异常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清IgA和IgM在不同年份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016年成人血清IgG、IgA和IgM含量异常率均高于未成年人(P<0.05),2015年和2016年女性血清IgG含量异常率高于男性(P<0.05)。2015—2019年,该地区居民尿液中多环芳烃代谢产物1-羟基芘的检出水平(用尿肌酐含量校正)中位数依次为0.468、0.797、0.678、0.169和0.021 μg/g。结论: 2015—2019年焦化厂下风向居民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其异常率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9.
目的总结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认识。方法通过整理分析我科近年收治的合并有副肿瘤综合征NB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归纳总结NB副肿瘤综合征的特点。结果近年我科收治的68例NB患儿中有9例(13%)伴有副肿瘤综合征的表现;神经系统受累4例(44%),消化系统2例(22%),心血管系统2例(22%),血液系统1例(骨髓未受累,11%);组织学分类:神经母细胞瘤6例,神经节母细胞瘤3例;人血丙种球蛋白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可缓解副肿瘤综合症;随诊期2例复发,2年生存率71%。结论 NB副肿瘤综合征可涉及多个系统,但以神经系统最常见;免疫治疗可缓解副肿瘤综合征;合并有副肿瘤综合征的NB患儿预后似较好。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