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2例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观察癌栓部位、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随访.结果:2例均系右侧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均完整取出下腔静脉癌栓,癌栓进入下腔静脉分别为3.3 cm、2.1 cm长,术中出血分别为800 ml、3 000 ml,术后恢复良好,分别于术后第14天...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中情景体验教学指导教师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对专科护士的带教质量。方法:设置教师能力培养指标,采取"跟班听课、技能训练、集体备课、授课示教、教学督导听课与评价"的培训方式。结果:在1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3期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中情景体验教学及考核,使指导教师在临床实践教学能力、组织调控能力、知识水平、授课技巧及评判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结论:"跟班听课、技能训练、集体备课、授课示教、教学督导听课与评价"的培养方式符合我院教学实际,对情景体验教学指导教师起到规范和系统的培训管理,提升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及素质,更好地指导学员深入情景、体验学习,使学员得到最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我国关节病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Medline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到2011年6月,严格按照PICOS原则、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及合成文献资料。[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研究,分别为队列研究4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横断面研究6篇。纳入关节病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P-选择素、肥胖、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史、关节置换、恶性肿瘤、血管手术、高凝状态、使用类固醇、激素或抗凝血剂、口服避孕药、静脉曲张、长期制动、血液学紊乱(如血栓形成倾向、骨髓病)、高龄、骨折(髋部、股骨、膝部、胫腓骨)等。[结论]关节病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肥胖、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史、关节置换、骨折(髋部、股骨、膝部、胫腓骨)、女性、骨水泥的使用、高龄、合并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但研究结果可能受选择性偏倚的影响,纳入研究的地区性可能降低结果的外部效度。  相似文献   
54.
目的:体外观察柠檬酸对纳米细菌(NB)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并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损伤组、干预组A、干预组B及干预组C。检测各组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一氧化氮(NO)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CAM-1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ICAM-1、NF-κB p65、p-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MDA含量、NO水平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下降,柠檬酸干预后,MDA含量、NO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而且上述改变随柠檬酸浓度增加而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损伤组、干预组A、干预组B和干预组C ICAM-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6.56±2.65、17.36±1.51、6.76±0.95和2.77±0.46;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细胞ICAM-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5±0.05、0.93±0.03、0.86±0.04、0.81±0.04和0.70±0.03;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1±0.03、0.99±0.02、0.91±0.03、0.82±0.03和0.55±0.05;p-IκBα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1±0.04、0.61±0.05、0.52±0.03、0.44±0.03和0.32±0.02。结论:NB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后可通过激活NF-κB通路来刺激细胞表达ICAM-1,而柠檬酸可显著抑制此过程,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新生大鼠心祖细胞(CPCs)。方法利用差速贴壁原代分离培养CPCs,形态观察和二乙酸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SE)示踪法检测细胞增殖。使用Fluo-3/AM钙离子检测法,检测集落增殖细胞中钙离子浓度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集落增殖细胞的干细胞标记物及心肌细胞标记物的表达。结果差速贴壁法获得细胞培养1周左右即观察到集落增殖的细胞,圆/椭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集落增大。培养3周左右,细胞集落中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分化),逐渐出现突起或呈梭形等,集落中出现波动/跳动的心肌细胞。用CFDA SE示踪显示,细胞呈集落增殖特点;Fluo-3/AM钙离子检测显示,集落增殖细胞中分化细胞的钙离子浓度增高。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不同的集落增殖细胞具异质性,存在c-kit~+/CD34~-、Nanog~+/CD34~-和c-kit~-/Nanog~-细胞集落;增殖的细胞集落存在c-kit和Gata4阳性共表达,随细胞分化出现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细胞集落。结论差速贴壁法原代分离培养的心祖细胞具有集落增殖和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能力,是研究心祖细胞表面标记物、增殖和调控机制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56.
张永春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18-2919
目的:探讨银花甘草饮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生理盐水250 mL、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10 mg、维生素 B125 mL 以及庆大霉素16万 U;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花甘草饮治疗。比较2组患者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炎的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炎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花甘草饮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方便、实用,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细胞凋亡 (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是英国病理学家kerr等于 1972年最早提出的。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其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们测定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病期PBL凋亡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AMI患者 8例 ,男女各 4例 ,均为我院 1999年 5~ 8月住院患者。年龄 6 0~ 90岁 ,平均 6 7 7岁。冠心病心绞痛 (AG)对照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6 0~ 80岁 ,平均6 5 9岁。健康老年对照组 8例 ,男女各 4例 ,年龄 6 0~ 83岁 ,平均 6 6 5岁。1 2 方法1 2 1 …  相似文献   
58.
张永春 《河北中医》2004,26(5):330-331
目的 观察银花清暑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暑湿袭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1 0 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70例口服银花清暑合剂 ,对照组 3 0例口服香菊感冒颗粒 ,2组均 3日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75 .71 %、97.1 4 %,对照组分别为 5 0 .0 0 %、83 .3 3 %,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组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情况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银花清暑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暑湿袭表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连续起搏标测法指导右室流出道(RVOT)室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经电生理检查确诊且适合导管消融治疗的连续27例RVOT室速病例进入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断起搏标测组和连续起搏标测组.结果间断起搏标测组11例标测成功,另3例需改用连续起搏标测,无操作并发症,随访2.1±0.7年无室速复发.连续起搏标测组11例标测成功,另2例在连续起搏下移动导管时多次诱发短阵尖端扭转性室速,改用间断起搏标测法消融成功,无操作并发症,随访1.9±0.8年无室速复发.结论该方法可作为间断起搏标测法的重要补充用于RVOT室速病人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60.
<正> 室性过早搏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也可以发生于健康者。曾有人提出各种不同的鉴别诊断指标来判断功能性或器质性过早搏动,但均未得到满意效果。本文分析了48例左室过早搏动与不同心脏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