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P53、PCNA、bcl-2、EGFR在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意义及价值,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靶向治疗多原发膀胱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996年~2011年间收治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多原发膀胱癌标本15例、单发膀胱癌标本15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多原发膀胱癌相同)、正常膀胱组织15例中P53、PCNA、bcl-2、EGFR的表达情况,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及程度的差异。结果:多原发膀胱癌及单发膀胱癌中P53、PCNA、bcl-2、EGFR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多原发膀胱癌中P53、bcl-2阳性表达高于单发膀胱癌(P<0.05),多原发膀胱癌中EGFR阳性表达低于单发膀胱癌(P<0.001),多原发膀胱癌中PCNA阳性表达与单发膀胱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P53、bcl-2、EGFR表达有差异性(P<0.05),P53、bcl-2高表达而EGFR低表达见于多原发膀胱癌,联合检测P53、bcl-2、EGFR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多原发膀胱癌中有一定临床价值。EGFR在多原发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01),这为靶向治疗多原发膀胱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构建基于儒家思想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下称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中国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方法拟定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及75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咨询表,采用Delphi法对分布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及医学人文教育领域的30名国内外专家进行3轮咨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果获得包含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59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系数为93.3%~100%,权威系数为0.86,第2、3轮调查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58、0.335,集中度好。结论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具有客观、系统、可操作的特点,可用于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自我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有1支血管病变狭窄≥50%入选为冠心病组(n=58),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为对照组(n=32),抽取空腹动脉和静脉血4ml分别测定Hcy和ET。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支病变者血浆Hcy和ET显著高于单支病变者(P<0.001),动脉血与静脉血Hcy和E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显著增高,血管病变支数越多,Hcy和ET增高越显著。血浆Hcy和ET增高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山楂Crataegus pinnalifida Bge.系蔷薇科植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三萜酸、黄酮等。其中黄酮类成分有降压、调血脂、增加冠脉流量、强心、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由于山楂果实中果胶含量很高,给提取分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对山楂有效成分的定量研究多集中于山楂叶和山楂核。本实验采用4种方法提取山楂果中的总黄酮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以60%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效率较高,且方法简便易行。山楂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已有报道,但其作用机制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通过给药前后细胞内钙和DNA含量变化对山楂果总黄酮体外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5.
常规体检发现的老年人肺癌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高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以及依那普利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128例高龄各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服用依那普利5~10mg Bid,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DCG)及心率功率谱分析(HRPS),时域分析用统计法,指标采用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频域分析采用快速Fourier转换法,心率功率谱密度单位用ms2/Hz,总功率谱(TP)为<0.40Hz,低频功率(LF)为0.040~0.150Hz,高频功率(HF)为0.150~0.400Hz.结果经依那普利治疗后各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有效下降(P<0.05),心率变异损害明显改善.用药后SDNN、SDANN 、HF明显增加,TP、LF明显降低,3级高血压病患者的SDNN、SDANN 、HF显著低于2级,LF显著高于2级,药前、后呈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高龄患者反映交感神经活动度的低频功率显著增加,而反映迷走神经活动度的高频功率明显减少.3级原发性高血压高龄患者的自主神经损害明显重于2级原发性高血压高龄患者,2级则重于1级.经依那普利治疗8周后,随着血压的下降,SDNN、SDANN和HF显著增加,TP、LF值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08.
我市自1954年有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报告以来,逐年均有病例发生,1982年发病最多(150例),发病率为29.27/10万;1969年发病最少(3例),发病率为0.725/10万。1993年按国家、省及我市HFRS监测方案要求,对该病进行了监测。结果如下:一、疫情监测:全年发病22例,逐例进行了个案调查;抽查病人血清8人份,全部阳性。二、鼠情监测:1993年9~11月共捕鼠345,其中黑线姬鼠、褐家鼠均为138只(各占40%),大仓鼠37只(10.72%),鼩鼱12只(3.48%),东方田鼠11只(3.19%),小家鼠7只(2.03%),巢鼠2只(0.58%)。野外鼠密度,9…  相似文献   
109.
<正> 常见的冠心病、肺心病、脑血管疾病等都与缺氧有关。我们从解决缺氧角度出发,在黑龙江省寻找具有抗缺氧作用的中草药,经初步研究,山高粱具有这种药理活性。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山高粱:1978年从黑龙江省玉泉采集,利用其茎叶穗,加水煎煮三次,做成水煎液,经校正,pH为中性、浓缩成1毫升中含1克生药,腹腔注射;灌胃时将其浓缩为1毫升含4克生药备用。  相似文献   
110.
柏晓玲  代琴琴  楼婷  张永春  方茜 《重庆医学》2016,(18):2584-2586
新入职护士处于护理岗位的适应期,也是专业发展的入门和探索阶段[1]。为帮助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完成从护生到临床护士的角色转变,本院所有新入职护士定科后均要进行为期1年的临床科室轮转学习。如何开展新入职护士轮转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培养出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的合格护士,是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为此,本院根据每位新入职护士所定科室性质,结合护士长及轮转护士意见,制订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新入职护士轮转培训方案,让其在提高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水平的基础上,融入专科知识与技能,为其今后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