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丁亚萍  许勤  顾平  王建芬  崔焱 《护理研究》2010,24(9):2339-2341
[目的]组织护理本科生参加周末社区义工活动,树立为社区服务的理念,提高其综合能力。[方法]老师协同社区护理见习基地制定义工服务内容和规章制度,学生会实践部负责义工的报名、登记、组织和落实。学期结束不记名书写义工活动感想,填写义工活动情况反馈表。[结果]2007年10月—2009年6月共有359名学生参加了周末社区义工活动,每名学生平均参加义工活动2.37次,每次2.6h。收到360篇义工感想,350份义工活动情况反馈表。99.14%的学生认为参加义工活动很有意义;98.00%的学生表示今后会主动参加义工活动;98.00%的学生认为义工活动能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96.29%的学生认为义工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协作能力;91.43%的学生认为义工活动能提高他们评判性思维的能力。[结论]开设《社区护理》课程的同时,开展护理本科生周末社区义工活动,能提高学生对社区实践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其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2.
太极拳锻炼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跌倒是最常见的老年人致病的风险因素之一,会给老年人带来心理创伤、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的丧失,以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1,2].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锻炼项目,已被证明可有效防止社区内老年人跌倒的发生[3],并且其研究已经细化到了关节、肌肉、步态中的生物力学分析等层面[4-6].但是,老年人的跌倒是多因素导致的,即便是单从内因方面考虑,亦涉及到了心理、绝对肌肉力量、关节柔韧性、运动幅度、反应速度等方面,所以如果把太极拳锻炼防止老年人跌倒的作用归功于某一方面是片面而不恰当的.同时,太极拳传统理论也强调"整体观",把人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本研究认为应当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芜湖市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大一、大二年级的3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结果: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总均分为(3.65±0.629)分。学习动机均分(3.74±0.607)分。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在年级、高考志愿上,有差异(P<0.05)。在学习动机六个维度得分高低顺序为:物质追求>小群体取向>社会取向>求知进取>个人成就>害怕失败。结论: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均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专科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4.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防治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该疾病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1]。据流行病学调查[2]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高达8.2%,约有4000多万人罹患COPD,每年有数以百万的人死于该疾病,致残人数近千万,COPD已跃居我国疾病负担的首位[3]。社区COPD患者每年平均住院(6.10±2.61)次,每年住院时间平均为(51.65±15.91)d,直接经济负担约占家庭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强化教育及强化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各60例,强化组采用强化教育及强化随访,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于入组时和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测量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采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DMQLS)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的HbA1c值、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入组时(均P0.05);强化组HbA1c值、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强化教育及强化随访较传统健康教育更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制备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观察肝组织胶原的合成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进一步观察及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所致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治疗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3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治疗组大鼠高脂饮食12周后每d同时予以己酮可可碱16mg/kg,及治疗4周。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饲养。实验16周处死3组大鼠。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肝组织Ⅰ、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Ⅰ、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大鼠肝组织中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模型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肝组织中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鼠肝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量模型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肝组织中TNF-α mRNA的表达量模型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及TNF-α可能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己酮可可碱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TGF-β1和TNF-α降低脂肪性肝炎肝脏细胞外基质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对NASH引起的肝纤维化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检验芬兰、丹麦、泰国3个糖尿病危险评分量表在我国体检人群中的应用效力.方法 对500名体检空腹血糖≥5.60 mmol/L者采用3个量表分别对其进行评分,同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各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诊断指数及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不同量表的效力.结果 3个糖尿病危险评分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低于原人群;丹麦量表的筛检效力较理想,泰国量表的预测能力较高,芬兰量表的筛检与预测能力均一般.结论 3个国外糖尿病危险评分量表应用于我国体检人群时,其筛查效力低于原人群,主要可能与不同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差异有关,在推广应用时需对其进行效力检验.  相似文献   
48.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护理教育学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教育学实践课教学的应用。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12个班890名学生的护理教育实践课教学,以问卷调查其效果。结果显示小组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能促进其认知发展,提高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嗅觉安抚措施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2例需足跟采血测血糖两次以上的新生儿,进行自身对照,第1次足跟采血为常规组,全过程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第2次足跟采血为干预组,采血前2 h给予香兰素混合溶液熟悉气味.采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DAN)、哭泣时长、心率变化及回复基线心率所需时间作为疼痛评估指标.[结果]干预组新生儿NFCS评分在针刺、挤捏时、挤后1 min和挤后2 min分值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1);干预组新生儿DAN评分在面部表情、肢体运动、声音表现3方面分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1);干预组回复阶段哭泣时长显著短于常规组(P<0.01);干预组心率均值低于常规组,在足跟采血针刺后30 s、45 s、60 s、75 s、90 s、105 s、150 s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回复基线心率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足跟采血时给予嗅觉安抚措施可以显著缩短新生儿哭闹、疼痛评分分数、心率和回复基线心率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case,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治疗以活血化瘀方为主,并根据中医辨证(痰热阻肺型,痰浊阻肺型,肺肾阴虚型,肺脾气虚型)随证加减。对照组28例,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中的全血黏度,肺功能(FEV1、FEV1/FV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可改善全血黏度(P<0.05)。结论 两组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但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较单纯常规西药治疗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