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外伤性肠破裂在腹部外伤中十分常见,我院1995年7月~2010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肠破裂362例,均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62例患者中男314例,女48例,年龄3~72岁,其中腹部闭合伤315例,开放性损伤47例.受伤至入院的时间为30min~3 d,348例(96.1%)治愈,14例(3.9%)死亡.  相似文献   
22.
动脉僵硬度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 13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另选择10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自动测定系统对上述人群测定颈动脉-股动脉PWV(cfPWV).结果 健康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cfPWV分别为(8.62±0.82)、(9.97±1.26)、(12.82±1.84)和(16.56±1.64)m/s,在校正了年龄、性别、血压、血糖和血脂参数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cfPWV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动脉僵硬度增加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改善动脉僵硬度可能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益.  相似文献   
23.
82例胸腹联合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TACI)伴膈肌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总结经手术证实的TACI 82例,其中开放性损伤36例(36.90%),以锐器刺伤为主;闭合性损伤46例(63.10%),以交通伤多见.分析不同原因的损伤类别、损伤器官、诊治方法.结果:本病伤情复杂,常为多器官损伤,82例中术前明确有膈肌破裂38例(46.34%);78例在第一次手术中发现膈肌破裂,并予以修补(95.12%),4例漏诊膈肌损伤(4.88%);死亡11例(13.41%).结论:TAC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治疗原则为早期确诊、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先处理胸部损伤,后处理腹内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24.
Er,Cr:YSGG是近年来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应用最广的激光治疗手段,本研究将Er,Cr:YSGG用于口腔医学的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Er,Cr:YSGG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推广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25.
26.
27.
山松  陆咏江  吴洪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18-3118
目的:探讨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提高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各型非单纯性阑尾炎病例325例,其中A组160例切口不冲洗,B组165例切口以甲硝唑冲洗.结果:A组患者术后132例切口甲级愈合,18例乙级愈合,10例丙级愈合.B组患者术后152例切口甲级愈合,9例乙级愈合,4例丙级愈合.结论:阑尾炎手术中局部应用甲硝唑,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率,提高了甲级愈合率,缩短了治愈周期.  相似文献   
28.
山松  翟延东   《中国医学工程》2014,(3):127-127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 r prolapse and haemor rhoids,PPH),于1988年由意大利学者Longo首先报道用于治疗痔病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基础是基于"肛垫"学说。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手术来说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无需多次手术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1]。选择我科2010年4月-2013年11月共完成PPH术的50例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9.
30.
维持人体生存的条件很多.从外在说,有水、阳光、空气。从内在说.有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及其他微量元素及矿物质,而其中蛋白质与维生素又正是中国人普遍缺乏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