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5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要] 目的 观察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3~2013-12骨科围手术期患者96例实施镇痛(术前超前镇痛、术中鸡尾酒疗法局部镇痛、术后镇痛)的临床资料、术后疼痛评分情况、进行功能锻炼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评估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结果 96例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最高4分,最低0分,平均0.76分,术后最长住院天数9 d,最短1 d,平均4.3 d;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进行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锻炼,且围手术期少有疼痛感,睡眠等生活质量佳。结论 骨科围手术期镇痛,可使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早,术后恢复较快,缩短了术后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减轻了医护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比较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3,MMP-3)、IgG和CD68在青少年与中老年患者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个年龄段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方法:收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腰椎间盘髓核标本,青少年组18例,年龄11~25岁,平均20.6±3.4岁;中老年组22例,年龄40~72岁,平均48.0±10.3岁。HE染色观察标本退变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3、IgG和CD68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测并计录数据。结果:标本HE染色提示多数(17/22)中老年组腰椎间盘存在明显退变,青少年组多数椎间盘(13/18)退变不明显或无退变。MMP-3阳性率青少年组(33.33%)低于中老年组(81.82%);IgG阳性率青少年组(66.67%)高于中老年组(31.82%);CD-68阳性率青少年组(83.33%)高于中老年组(45.45%),两组MMP-3、IgG和CD68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和炎症反应可能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病因,而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主要与退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Rom股骨柄假体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2011年6月,对19例(21髋)因髋关节发育不良(Ⅱ~Ⅳ型)引起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及脱位的患者应用组配式(S-Rom,Depuy)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1例;随访12 ~36个月,平均24个月,进行术前、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并记录;记录术前、术后的股区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是否有骨溶解、假体松动、下沉等.[结果] Harris评分在术前与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髋关节活动明显改善;术前、术后的股区视觉模拟评分(VAS)有显著性(P<0.05),术后股区疼痛明显减轻.术后首次X线片显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良好.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有1髋股骨柄假体下沉<1.5mm,此后未见有任何假体下沉.[结论]组配式S-Rom股骨柄假体(S-Rom,Depuy)应用在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关节功能,解决髋关节发育存在的解剖变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棘突间Coflex非融合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对腰椎管狭窄症121例采用后路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棘突间Coflex非融合固定手术。其中119例行单节段棘突间Coflex固定,2例行双节段棘突间Coflex固定。结果121例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平均手术时间40.24min,平均失血量51.43ml;术前下腰椎JOA评分平均为13.62分,术后为25.06分;术前ODI评分平均为67.36%,术后为14.33%;术前腰痛VAS评分为7.89分,术后为2.01分:术前腿痛VAS疼痛评分平均为8.44分,术后为1.22分。结论应用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棘突问Coflex非融合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寰椎横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生物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寰椎横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抗拉伸性能.方法成人寰枢椎固定标本 24例及新鲜寰椎韧带标本 9例.测量横韧带中点处的厚度、宽度以及左右两端的宽度.取 2例新鲜横韧带标本行组织学切片观察.对 7例新鲜横韧带标本,通过 MTS- 858材料试验机测量其抗拉伸性能.结果寰椎横韧带的长度为 (20.0± 2.4) mm;中点处的宽度为 (2.1± 0.5) mm;中点处的宽度为 (10.7± 1.6) mm;左右两端的厚度分别为 (6.6± 1.1) mm、 (6.7± 1.0) mm;左右两端的厚度分别为 (3.8± 1.1) mm、 (3.7± 1.1) mm.横韧带与枢椎齿突的关系可分为 3种类型 (1)横韧带将齿状突后面完全包裹,占 30% (10例 ); (2)横韧带包裹齿状突后面的大部,超过 1/2,占 54% (18例 ); (3)部分覆盖齿状突的后部,不超过其 1/2,占 14% (5例 ).寰椎横韧带的齿状突面的中部可见有纵行的纤维,组织切片显示为较疏松的结缔组织.横韧带的最大载荷为 (606± 90) N,最大变形量为 (4.3± 0.5) mm.结论 (1)本文结果与国外的相关报道比较,在长度上较白种人稍短,而与黄种人相近,这与人种的高矮有关.(2)寰椎横韧带与齿突接触面的中部可有条索状的疏松结缔组织存在.(3)寰椎横韧带与枢椎齿突的关系不恒定,这可能与齿突骨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失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失败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8例,股骨头置换1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Harris评分及优良率。随访通过X线片观察假体生存情况。结果 21例PFNA手术失败患者行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为(120.242±35.623)min,术中出血量为(520.252±212.363)ml,术后引流量为(320.362±180.248)ml。术中发生医源性骨折2例,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1例,所有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获得随访19例,随访时间为1~3年。所有患者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断裂,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优良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失败可行的补救治疗,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前充分评估和术中轻柔操作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手术期应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序贯镇痛治疗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拟手术的60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24h、12h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术毕使用镇痛泵2d,术后3h开始使用帕瑞昔布钠(40mg,2次/d)静注,连续使用3d后改为口服塞来昔布(200mg、2次/d);对照组术前24h、12h给予口服曲马多片(10mg),术毕使用镇痛泵2d,术后3h开始使用曲马多注射液(100mg,2次/d)静注,连续使用三天后改为口服曲马多片(10mg、2次/d)。分别记录静息、活动时(6、12、24、36、48、72h)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前、术后7d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及术后需要止痛药援助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疼痛程度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别(P〉0.05);观察组术后静息、活动时(6、12、24、36、48、72h)的视觉模拟评分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别(P〉0.05),手术后7d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需要止痛药援助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夜间睡眠满意度调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X-2抑制剂序贯治疗在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手术镇痛中效果确切、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副作用小、改善手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加快患肢功能锻炼及改善睡眠状况,适合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的围手术期镇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ipeline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522011年1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5284岁,平均66.7岁。均采用Pipeline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钉固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9084岁,平均66.7岁。均采用Pipeline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钉固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90270 min,平均131.1 min;术中失血量50270 min,平均131.1 min;术中失血量50300 ml,平均125.9 ml,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9.5 d(7300 ml,平均125.9 ml,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9.5 d(718 d)。1例术后早期出现剧烈腰痛(2.3%),1例发生椎间融合器移位(2.3%)。术前腰痛VAS评分(7.62±0.44)分,术后(3.51±0.82)分;术前腿痛VAS评分(8.13±0.61)分,术后(3.12±0.36)分;术前ODI指数(80.26±5.09),术后(28.77±2.53)。44例患者最少获得24个月随访,42例患者椎间骨性融合,2例椎间部分骨性融合。根据Nakai分级,优39例(88.6%),良3例(6.8%),可2例(4.6%)。[结论]Pipeline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手术切口小、软组织剥离范围小、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好等优点,但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需要特殊设备和工具,且术中医患所受辐射量较多。  相似文献   
19.
韦敏克  尹东  孙可 《广西医学》2007,29(1):90-91
目前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已成为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的常用方法,随着使用病例数的增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病例也在逐渐增多.我院1998年2月至2006年6月行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124例,其中13例骨不愈合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过程,并评价不同外科处理方法的效果,为提高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愈合率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臀大肌止点上移松解术治疗重型臀肌挛缩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重型臀肌挛缩症患者38例行臀大肌止点上移松解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平均随访29个月,38例患者术后功能改善满意;驼背与骨盆后倾消失35例(97.2%),步态基本恢复正常31例(86.1%),轻度摇摆步态4例(11.1%),1例仍有明显跛行(2.8%);与术前相比,中立位平均屈髋改善94°;在屈髋90°时,髋内收功能平均改善75;°双髋外展肌力正常者32例(88.9%),单侧外展肌力较差者3例(8.3%),双侧外展肌力较差者1例(2.8%)。结论臀大肌止点上移松解术治疗重型臀肌挛缩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