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4篇
  3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犀角地黄汤加味对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型)患者血清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Ⅱb/Ⅲa,GPⅡb/Ⅲ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与肾脏保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0例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血热妄行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  相似文献   
62.
随着脑卒中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死亡率逐渐下降,存活率、致残率有所增加。尿失禁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但目前临床上只注意尿失禁的处理,对于尿失禁的原因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非卒中专科医院中常不主动处理尿失禁,护理人员又缺乏对尿失禁患者的康复指导,而多数患者携带并发症回归家庭。故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尿失禁的观察与护理应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本文参照了近三年来临床52例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临床观察与分析,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需行冠状动脉旁路术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肾动脉支架治疗,以防止冠状动脉旁路术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方法自2001年4月至2005年1月,我院对拟行冠状动脉旁路术的892例患者中的874例(98%)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共检出肾动脉狭窄行支架术治疗患者82例(占9%),狭窄肾动脉104支,狭窄>70%或跨狭窄压差>20 mm Hg(1 mm Hg=0.133kPa).82例中男56例,女26例,平均年龄66.6±5.1(56~77)岁,合并高血压者77例,肾功能减退者21例.肾动脉支架术前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低分子量肝素,术前抗凝用肝素.支架内径4~7mm,长度14~22mm.肾动脉支架术均先行球囊扩张,再置入支架.每例患者造影剂一次用量35ml~200mi.80例肾动脉支架术后5天内行冠状动脉旁路术,2例肾动脉支架术后第13、15天内行冠状动脉旁路术.结果104处病变肾动脉支架成功率100%,无并发症.术前肾功能减退者中9例于出院时血肌酐下降,3例支架术后一过性血肌酐升高;术前肾功能正常者中4例支架术后一过性血肌酐升高,P>0.05.所有支架术后一过性血肌酐升高均为双侧肾动脉重度狭窄.892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术者术后未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2001年4月之前我院共行冠状动脉旁路术106例,术前均未行肾动脉造影,其中2例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结论肾动脉狭窄可致冠状动脉旁路术术后急性肾衰的发生,本组冠状动脉旁路术前行肾动脉支架术者占9%.需冠状动脉旁路术者肾动脉狭窄病变多符合动脉硬化病变特点,由于术前成功置入肾动脉支架,冠状动脉旁路术后无一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动脉支架术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方法.为防止冠状动脉旁路术术中及术后出血并发症,肾动脉支架术者于冠状动脉旁路术术前应停用抗血小板药及低分子量肝素,因此,尽量缩短肾动脉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旁路术的时间间隔,既可以减少肾动脉支架术后血栓并发症,亦可以减少患者持续卧床的时间.肾动脉支架术对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术合并肾动脉狭窄并肾功能减退患者的术后肾功能改善有益.  相似文献   
64.
<正>耳穴按压是中医学中的经典保健预防疾病方法,糖尿病是耳穴按压治疗的优势病种〔1〕。但临床应用取穴多样,临床护士、病人掌握有难度,不易坚持。基于以上认识,耳部按摩可刺激耳部多个穴位,同时又能发挥经络自身的调节作用〔2〕。耳部按摩方法在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方面发挥作用〔3〕。本研究旨在观察耳穴按摩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选择某省级三甲中医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216例行PCI成功的CTO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作为研究组(82例),继续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134例)。研究主要终点为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原性死亡)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一般不良事件(包括出血、呼吸困难)的发生率。结果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总体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6%比21.3%,P=0.318),但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在研究组显著降低(3.9%比12.6%,P=0.038)。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比9.4%,P=0.430),但研究组呼吸困难更为多见(9.1%比1.6%,P=0.011)。结论与氯吡格雷比较,替格瑞洛用于CTO-PCI术后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但呼吸困难症状较多见。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A组)55例、单纯脑梗死患者(B组)53例及单纯T2DM者(C组)55例,分别检测各组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hsC-RP及Hcy水平。另根据A组入院时Hcy和hsC-RP水平分为Hcy<22μmol/L亚组28例、Hcy≥22μmol/L亚组27例;hsC-RP<21mg/L亚组24例、hsC-RP≥21mg/L亚组31例,比较预后结局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A组Hcy和hsC-RP水平均高于B组和C组(P<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Hcy和hsC-RP水平均下降(P<0.05);(2)Hcy<22μmol/L亚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Hcy≥22μmol/L亚组[4(0.14)vs 11(0.41),χ2=4.850,P=0.028];hsC-RP<21mg/L亚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hsC-RP≥21mg/L亚组[4(0.17)vs 14(0.45),χ2=4.989,P=0.026]。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hsC-RP和Hcy水平高于单纯脑梗死和糖尿病患者,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CABG)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因素,分析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27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CABG后AKI相关因素,并分析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应用呋塞米、多巴胺、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米力农、胺碘酮、羟乙基淀粉及前列地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CABG后AKI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P=0.004)、应用呋塞米(P=0.001)、肾上腺素(P=0.035)与CABG后AKI有关,AKI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较非AKI组长,低氧血症发生率、二次插管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30天内死亡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时间、应用呋塞米、肾上腺素是CABG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AKI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延长,低氧血症发生率、二次插管率高。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系统评价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对适合Meta分析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对不符合Meta分析的资料进行定性描述。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应用模拟人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P0.05);但在自信心提升方面,各研究结果不一致,尚无统一结论。结论 :在急救护理教学中使用高仿真模拟人可显著提高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但在提升自信心方面,目前结果并不统一,确切结果仍有待于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CKD2期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使用氟伐他汀后仍未达标时加用依折麦布进行联合降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高危及极高危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接受氟伐他汀(40mg/d)3个月治疗后血脂水平仍未达标,再联合应用依折麦布(10mg/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氟伐他汀治疗后血清TG、TC、LDL-C、Lp(a)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P〈0.01。在氟伐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可使TC、LDL-C进一步下降,P〈0.01。加用依折麦布后45%的高危患者及25%的极高危患者血脂达标。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所有患者肾功能保持稳定。结论:CKD2期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单用氟伐他汀不能达标时,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能够更好的达到血脂目标水平,短期使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0例尿毒症规律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高通量透析(HFD组)、普通血液透析(HD组)进行治疗。观察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血清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变化。结果HP/HD组、HDF组、HFD组治疗前后,血清PTH水平下降,皮肤瘙痒明显缓解;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透析较普通血液透析能更有效的清除PTH,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