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乳腺癌在威胁女性健康中居首位,现代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配合放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法,但其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产生的耐药性在逐年增长,降低了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肿瘤表现为毒副作用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经济适用等优点而备受患者青睐。化痰散结法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全文就化痰散结治疗乳腺癌的理论认识、实验研究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阐述化痰散结治法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有潜在氧饱和减少危险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方法将受检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为分步给药法,对照组为常规给药法,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异丙酚用量,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镜时的镇静程度、咽部反射、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评价2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异丙酚用量少(p<0.01),对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较常规给药法小(p<0.01).观察组的患者镇静深度较常规给药法的镇静深度浅(p<0.05),术后患者的满意度与常规给药法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有潜在氧饱和减少危险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用分步给药法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  相似文献   
23.
青光眼是以特异性视神经损伤和视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眼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不十分明确。青光眼动物模型对于更好的可以为我们研究青光眼发病机制、药物治疗效果等提供了重要帮助。先将几种常用的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做简单的总结,为青光眼研究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出血性综合症,其主要特征是出血、休克、脏器功能不全。DIC是癌症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文献报道在6.8%~68%,但肺癌并发DIC临床上极为少见。我科于1998年9月收治1例此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73岁,因咳嗽、咳痰,经抗炎治疗效果欠佳,随即右面部及右上肢肿胀,呈火灼样疼痛,经CT检查示:右肺上钩癌,于1998年9月4日人院。查体:右面及右上肢肿痛,右锁骨上窝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质硬,固定无压病,双肺可闻及哮鸣音,以右肺为重,实验室检查:WB…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初步鉴定M蛋白峰完全重叠的双M蛋白血症。方法用血清蛋白质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并根据IgG、κ、λ定量推算IgG重/轻链配对比值,对患者血清进行综合鉴定。结果血清蛋白质电泳显示在γ区有1条明显的M蛋白峰,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定量初步提示为IgM-κ型M蛋白;而重/轻链配对比值IgG-κ/IgG-λ7.8,显著高于IgG-κ/IgG-λ比值正常上限2.7,提示同时存在IgG-κ型M蛋白;琼脂糖免疫固定和毛细管免疫固定均证实该患者存在IgG-κ型和IgM-κ型双M蛋白,2条M蛋白完全重叠。结论 2种单克隆M蛋白电泳条带完全重叠时,血清蛋白电泳无法区分,免疫球蛋白重/轻链配对比值可以用于免疫球蛋白克隆性的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26.
在泌尿系结石中,输尿管下段结石特别是膀胱入口处结石,用体外碎石、中药等保守方法治疗效果欠佳。近些年来,我们使用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孟慧  许勇 《药学实践杂志》2009,27(5):362-364
目的:分析沪产艾蒿鲜叶的挥发性成分,为艾蒿鲜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水蒸馏法提取艾蒿鲜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艾蒿鲜叶挥发油中鉴定了68个成分、主要为大香叶烯D(gennacrene D)、桉叶素(cineole)、石竹烯(caryophyllenene)、侧柏酮(thujone),占总含量80%以上。结论:沪产艾蒿鲜叶含有的挥发油成分主要为大香叶烯D、桉叶素、石竹烯、侧柏酮,其中侧柏酮为艾蒿鲜叶的最主要成分,与干燥药材的挥发油成分有较大区别,在应用新鲜艾叶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总结86例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的临床护理实践.结果:均安全渡过手术,伤口Ⅰ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现象.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抓住护理要点,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及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9.
孟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624-5624
目的:为提高医院穿刺针清洗消毒质量,进行清洗方法的改进。方法:将穿刺针用多酶清洗液浸泡,蒸馏水煮沸,冲洗,烤干后与传统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经过对清洗干燥后的穿刺针洁净度、透明度、热源及存活的细菌等指标检测证明,用传统方法清洗处理,上述指标合格率为75.58%,用改进方法清洗处理上述指标合格率为91.86%。结论:改进后的清洗方法对穿刺针清洗质量优于传统方法,极大提高了清洗合格率。  相似文献   
30.
基于嵌入式PC的医用检验仪器的扫描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应用在微孔板扫描式医用检验仪器中的微孔板扫描装置。该装置由嵌入式PC控制,利用嵌入式PC实现对微孔板平面X、Y定位扫描控制,最终完成嵌入式PC控制微孔板扫描装置,搭建微孔板扫描类医用生化检验仪器开发平台。同时,还介绍扫描驱动、定位电路的设计制作。该装置已应用在新生儿苯丙酮尿症荧光检测仪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