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 CCL21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将30例1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不同分为3组:A组(病程<2个月)12例、B组(2个月≤病程<3年)10例和C组(病程≥3年)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3组患者及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外周血中CCL21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CCL2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随着病程的延长,CCL21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CCL21表达增高,并随病程的延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恩格列净、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D-二聚体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拉鲁肽组、利格列汀组及二甲双胍组,各42例。利拉鲁肽组:皮下注射0.6 mg,1次/d(第1周),第2周开始及以后皮下注射1.2 mg,1次/d;恩格列净组:早上口服10 mg片剂,1次/d;二甲双胍组:口服0.5 g,进食或餐后服用,1次/d,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12周后3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BMI)、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指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D-二聚体和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3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的体重、BMI、ALT、AST、GGT、FINS、HOMA-IR、FPG、2 hBG、TG、HbAlc、血清D-二聚体、CRP、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利拉鲁肽组的LDL-C和T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恩格列奈组治疗前后的LDL-C和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3组间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恩格列净组、利拉鲁肽组的BMI、ALT、AST、GGT、FINS、HOMA-IR、FPG、2 hBG、TG、HbAlc、血清D-二聚体、CRP、IL-6及TNF-α均较二甲双胍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利拉鲁肽组的TC和LDL水平低于恩格列奈组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和恩格列净在控制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血糖、降低体重和胰岛素抵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预防血栓效果相当,均优于二甲双胍,但是恩格列净在改善血脂方面不如利拉鲁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 CCL21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将30例1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不同分为3组:A组(病程<2个月)12例、B组(2个月≤病程<3年)10例和C组(病程≥3年)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3组患者及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外周血中CCL21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CCL2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随着病程的延长,CCL21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CCL21表达增高,并随病程的延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孙文早  王亮  黄晶  邹毅 《安徽医药》2015,19(9):1776-177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转录因子(Yin Yang-1,YY1)在垂体瘤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Immunohistochemistry-SP法)对临床垂体瘤组织标本进行VEGF和YY-1蛋白表达的检测,应用RNAi( RNA interference)的方法对大鼠垂体瘤细胞系做传代培养,培养的细胞进行VEGF和YY1干扰,干扰后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测两者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和YY1蛋白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 P<0.05)。 RNAi的结果分析显示,当干扰VEGF后,YY1的蛋白表达也降低(P<0.05),反过来干扰了YY1因子后VEGF蛋白的表达也降低(P<0.05)。同时在垂体瘤中VEGF和YY1蛋白共阳性表达率为80.77%(21/26),VEGF和YY1蛋白共阴性表达率为78.72%(37/47),两组表达表达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VEGF和YY1蛋白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且VEGF和YY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没有明显相关,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以及远处转移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在垂体瘤中VEGF和YY1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短期胰岛素泵(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和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multiple daily injections, MDI)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中远期疗效费用. 方法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对照组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 治疗观察时间2周. 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达标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 追踪观察1 a疗效及平均费用.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能更快速更显著控制血糖, 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1), 且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偏少(P<0.05或P<0.01), 中远期总体医疗费用明显偏少, 患者费用较少. 结论 CSII疗效明显优于MDI, 安全性好, 且总体上减少治疗费用,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淋巴清扫对甲状腺癌患者骨密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行甲状腺癌根治术与淋巴清扫患者76例,并按手术范围分为A、B、C 3组;检测患者血钙、血PTH,比较术前与术后变化;术后6个月随访,检测患者骨密度。结果术后3天A组与B组或C组比较,血钙和血PTH均下降,差异显著(P<0.05);B组与C组比较,血钙和血PTH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个月,3组患者血钙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C组或者B组与C组比较,血PTH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组骨密度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淋巴清扫可影响患者血PTH水平,对血钙及骨密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并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联合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作为分组依据,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73例.糖尿病肾病组47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检测上述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Lp(a)和hs-CRP的水平,并与UAE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Lp(a)与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患者组间比较发现,随着 UAER的增加,Lp(a)与hs-CRP 水平呈递增趋势(P<0.01)。Lp(a)与 hs-CRP 水平与 UAER 呈显著正相关(r=0.387,P<0.05; r=0.782,P<0.01),Lp(a)与 hs-CRP 变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793, P<0.05)。结论 Lp(a)与hs-CRP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转归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甲巯咪唑联合双膦酸盐对甲亢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左甲状腺素灌胃)、甲巯咪唑组(左甲状腺素灌胃,甲巯咪唑治疗)、双膦酸盐组(左甲状腺素灌胃,双膦酸盐治疗)和联合组(左甲状腺素灌胃,甲巯咪唑联合双膦酸盐治疗),每组12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含量,骨代谢指标钙(Ca)、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含量。检测各组大鼠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以及股骨骨折应力和压碎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FT3、FT4含量均显著升高(F=18.560、35.120,P均<0.05),Ca含量显著降低(F=4.607,P<0.05),TRAP、ALP、BGP含量均显著升高(F=22.850、15.790、18.480,P均<0.05),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股骨骨折应力和压碎力显著降低(F=8.565、2.567、13.790、21.490,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调控β-1,4-甘露糖基转移酶(ALG1)对甲状腺癌(TC)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慢病毒表达载体(pLV)构建pLV-EGFP空载与pLV-ALG1过表达8305C细胞系,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水平表达,使用Kaplan-Meier数据库分析TC患者总生存期(OS);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从TCGA数据库中筛选出TC患者中与PARP1表达呈显著相关的前1 000个差异基因,富集相关信号通路,比较这些通路的差异表达状况,并在过表达细胞系中进行相应验证。结果 PARP1在TC细胞系中表达显著增加,且与患者OS呈负相关(P<0.05)。PARP1抑制剂(NMS-P118)显著抑制8305C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P<0.05)。TCGA数据库筛选并富集分析发现,N-糖基化修饰信号通路显著富集,NMS-P118显著抑制了β-1,4-甘露糖基转移酶(ALG1)的表达水平(P<0.05),但对p38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